时间:2024-04-24
核心提示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是浙江首批传统村落,建有600余亩湿地公园景观,吸引着40余家社会组织长期入驻。近年来,武义县始终把加强社会组织党建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通过成立坛头村社会组织党建联盟——“湿地红社”,不断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更好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在助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做一回千寻,为小河洗澡!”前不久的一场暴雨过后,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湿地公园一片狼藉,驻点坛头村的“武义生态文明促进会”发起一则清污活动倡议,得到了村里的社会组织党建联盟——“湿地红社”成员单位的积极响应以及公众广泛关注和参与。“驻村”的10多个社会组织迅速反馈、献计出力,100多人自发到湿地公园里当起了保洁员。不到两天,湿地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坛头村地处武义江下游,以前村里最大的开支就在湿地公园的保洁项目上,每年要花费十多万元,现在有了大家的帮助,压力大大减轻!”坛头村党支部书记林卫良感慨道。“湿地红社”党建联盟成立以后,集聚了原先分散的社会组织力量,村里遇到困难,社员们一呼百应、携手解决。同时联盟也得到了武义农商银行五星党建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团体的大力支持,各项工作的开展比以前顺利了很多。
9月22日,武义县朗诵协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诗歌朗诵会在田庐文创园举行。
“其实,前些年就先后有上百个社会组织在我们村举办过活动。他们来了又走,彼此间没有交集,和村里的交流也少。”林卫良说,看到他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走的身影,大家都觉得很可惜,寻思着如何将这些社会组织精英留下来。今年,武义县委两新工委联合民政局党组、履坦镇党委和坛头村党支部整合成立专属于坛头的社会组织党建联盟——“湿地红社”,由林卫良任社长,充分发挥村支部统筹作用,挖掘坛头村现有景观、古民居、文创园等资源,精心整合社会组织力量。
社会组织需要归属感,自从“湿地红社”成立之后,打破了以往社会组织“各自为政”的情况,通过资源整合,将他们抱成团、“拧成绳”,人力、资金、项目纷纷涌入。联谊多了,志愿服务也多了,有了感情,就把坛头当成了家,来了,便不走了。如今,湿地摄影、书画写生、水上瑜伽等项目,隔三差五就会在坛头村举办。在“七一”前夕,一场读书协会主办的读书之友联谊活动在坛头村举行,同时还有摄影家协会组织100余名摄影爱好者来湿地办摄影展,展会相当吸睛。这两场清新高雅的乡村文化集市,引来武义周边1000多名书友和游客前来“赶集”,村里的农家乐、民宿也随之客满。几年前扎根坛头经营田庐文创园的企业家徐小斌认为,社会组织间加强合作,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深厚质朴的古村人文深深吸引了我们。”诗人冷盈袖被坛头的文雅气息吸引,通过“湿地红社”专门在村里开办了“冷盈袖藏书阁”。以她为主牵头举办的几次“坛头诗会”,一次比一次人气旺盛。村里隔三差五举办诗会、书画展览、音乐晚会等高雅文艺活动,不少村民受到“熏陶”后也玩起了笔墨。在县里一次楹联大赛上,坛头村有五六名村民榜上有名。
目前,坛头村“湿地红社”麾下,聚集了40余家社会组织,通过协调各社会组织资源,以协会、社团活动为载体,吸引许多有情怀、有抱负的各界人才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听说坛头村的‘湿地红社’吸收了众多社会组织,在服务乡村发展治理中传递党的声音。”武义医保行业党建联盟工作人员高梓说道,“我们医保行业党建联盟内有民营医院等8家社会组织成员单位,组建有5支志愿服务队。因为有共同践行志愿的精神,前不久我们联盟内的8家社会组织成员一起申请加入了‘湿地红社’这个大家庭,并开展了送医入农户等各类公益活动20余场。”目前申请加盟坛头村“湿地红社”的社会组织已经越来越多,服务范围主要涉及文化、生态、艺术、金融等类别。
今年初,为更加方便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履坦镇党委启动了“坛头村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工程建设,为“湿地红社”成员单位提供服务和活动场所,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服务中心致力于发挥人才、专业优势,结合群众所需所盼组织社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并记录了坛头村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活动历程,展示了“湿地红社”成员单位和广大党员踊跃投身“服务基层群众、共建美好坛头”实践的动人风采。针对村民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党群服务中心专门邀请了“湿地红社”成员单位金华律协武义联络站,在坛头举办了一场大型普法活动。安排了中义律师事务所等20余名党员律师过来为村民提供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预约等便民服务,同时还在坛头村开展村务法治体检,提升村内村务管理水平。
现在党群服务中心每周组织40个成员单位的50余名党员志愿者和200多名社会志愿者轮流坐镇服务,实现每日开放有内容,每周策划有活动,每月有培训有讲座,努力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社会组织之家、公益服务之家,树立“湿地红社”新品牌。今年,服务中心已举办不下百次的活动,汇聚人气1万余人次,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坛头“湿地红社”成立以来,不断有社会组织主动来联系“落户”,小小的村庄成了“会客厅”,充满蓬勃发展机遇。林卫良欣慰地说,目前村里在建的较大项目就有三个,还有不少人前来洽谈搞文创、开民宿,村里闲置的老屋很抢手,修缮都来不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