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要】慕课作为当前课程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平台,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首先分析慕课的内涵与特征,然后从三个角度论述慕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探讨慕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包括以视频制作为先导、以互动交流为手段、以平台建设为中心、以教学延伸为方向等。
【关键词】大学英语;信息時代;慕课教学
【作者简介】曲春玲(1982- ),女,汉族,吉林通化人,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
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各行各业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融合起来,才能实现发展与新生,教育活动同样如此。大学英语是较早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课程,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在不断变化,从传统的电化教育到多媒体教学,再到当前的慕课,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显著发展。本文以慕课为中心,探讨了慕课在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慕课的内涵与特征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直译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时代教育走向全民化的课程,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传播媒介,以视频为核心,以平台为阵地,在信息时代学生的课程学习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与传统的课程相比,慕课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广泛性;慕课针对的不是某一个班乃至某一个学校的学生,其对象为全球范围内有志于课程学习的学生,因此,学生数量众多,一个网络课程有上万人选修的情况并不少见,而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第二,开放性;慕课课程资源没有门槛限制,对所有人开放,只要你对课程内容感兴趣,无论身处何地,何种民族,何种信仰,都可以利用慕课学习,且大多数慕课是免费的,偶有收费慕课,价格也不会很高;第三,在线性;慕课没有固定的场地与时间,学习者只要有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并根据个人的时间以及学习规划,自如地调节学习进度。
二、慕课的教学价值分析
1.促进英语资源的合理配置。自上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每年入学的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多,这在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高校师资力量的负担,不少高校存在师资短缺的现象,特别是英语教师,作为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教育的主要依靠,师资力量更是不足。以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为例,英语教师共62人,其中专职教师仅为45人,承担全校20个学院学生的专业和公共基础课,专职教师人均至少达到周12课时的工作量。不仅如此,各高校英语师资还存在着分配不均的现象,比如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英语师资较为雄厚,欠发达地区则非常薄弱,英语博士、教授在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较低。慕课使英语教学突破了学校和课堂的限制,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借助全球范围内慕课平台注册在线学习,弥补本校英语师资力量不足的同时,实现英语资源在全体学习者中的合理分配。
2.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线下教学为主要模式,教师牢牢占据着课堂主体地位,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现代教育理念,特别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背道而驰。慕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开辟了新的教学阵地,线上教学逐渐成为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不同于线下教学中教师的单向度灌输,线上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进度,教师则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学者,并在积极探索线下线上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拓展学生学习的资源总量。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课程资源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否具有完备的课程资源,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总量偏少,多数为学校内部课程资源,且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难以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慕课的诞生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很好地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丰富并拓展学生课程学习资源的总量。
诸如2012年4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的Coursera平台,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平台之一,为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万名学生在线免费提供世界顶尖大学超过575门网络公开课程,其中英语课程占84%,门类设计很广泛,包括社会科学类、人文类、生物与生命科学类等;2012年12月英国12所大学联合成立了FutureLearn慕课平台,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于2015年11月9日首轮推出在线开放课程《跨文化交际》,获得2018年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国内外的慕课平台为高校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课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利于培养跨文化教育新思路,满足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度推进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及教学改革需求,从而打造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跨国复合型高端人才。
三、慕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1.以视频制作为先导。慕课作为信息时代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在我国多所高校深入开展,相应的慕课平台数量也在增加,比如清华大学创建的在线学堂慕课平台。完整的慕课由多个层面的内容共同组成,如评分标准、课件、测验与作业、考试、讨论区,其中课件居于主导地位,课件又包括文字课件、PPT课件以及视频三种主要形态,视频是其中的核心,或者说,微视频是慕课教学得以在课程教学应用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利用慕课教学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时,教师同样要以视频制作为先导,并从以下几点出发,提升视频制作的效果。首先,控制视频的长度,每段视频的长度以10分钟为宜,过短则难以清楚地讲透某个知识点,过长又有悖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其次,保障视频的质量,视频制作要紧扣教学内容,比如在“Famous Universitie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登录世界名校官网,搜集下载其英文介绍资料以及相关图片,以此为依据制作小视频,向学生介绍世界各著名学府的情形,这对慕课教学更好的开展大有裨益。
2.以互动交流为手段。慕课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既有着突出的优势,也有不少的劣势,最为典型的便是慕课难以像传统课堂那样,师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导致师生间难以构建有效的关系,由此带来最为直接的后果便是慕课的高退學率。对此,学校在慕课教学的应用中,要突出互动交流,以此为手段来提升慕课在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实效性。互动交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充分发挥好讨论区的作用,慕课平台在课程资源下面设置有讨论区,学生在听课之余,可以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这种带有社交网络的英语知识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维系学生的听课热情,也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讨论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其次,突出在线批改在师生交流中的作用,慕课有随堂测试以及考试,教师如在学生测试完成后,立即在线批改,将批改成果反馈给学生,并与部分学生展开网络交流,将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3.以平台建设为中心。2013年是我国的慕课元年,大量慕课平台应运而生,就我国现阶段慕课的发展现状而言,MOOC中国、慕课网、爱课程、好大学、课堂在线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慕课平台。就慕课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而言,慕课平台的建设是关键,2018年3月23日在北京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外语学科特色为主的国际化慕课平台,即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 其汇聚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首的全国多所具备外语学科优势的高校对的综合语种资源,打造资源共享、体验多元、灵活开放、积极互动的泛在化外语学习空间,提供了精品课程《海外名校巡礼—理念、特色与求学路径》及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英美印象—穿越时空之旅》等优质英语学习资源;各大学也可以和已有的外语慕课学习平台对接,将英语课程教学进驻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比如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大学英语:英语语言技能提高方法。
4.以教学延伸为方向。英语课程作为语言类课程,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又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学生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课时较多以外,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每周只有4课时的学习时间,根本难以实现英语教育的目标。慕课的出现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开辟了新的方式,慕课也成为课堂教学自然而然的延伸。借助慕课平台,学生一方面可以将课堂学习中未能掌握或者理解中存在困难的内容抽调出来,反复观看,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慕课平台来观看其他学校的英语课程,拓展英语学习的内容。因此,在慕课的利用中,要注意以教学延伸为方向。
四、结语
慕课自2008年提出以来,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短短的10年时间,便成为席卷全球的重要课程教学方式,在各个国家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变革、全球信息技术井喷式爆发、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角色对人才培养要求逐步推升,聚焦教育、放眼世界、着眼未来,三者共同的作用使得慕课教学成为高等外语教育必然的选择。慕课是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线上平台,有着突出的教学优势,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问题,教师在利用慕课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时,要注意扬长避短,全面提升慕课在教学应用中的作用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吉荣.国外慕课研究最新发展述评[J].外语教育与研究,2016, (1):118-127.
[2]李晓明,张绒.慕课:理想性、现实性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潜在影响,2017,(2):62-65.
[3]董玲玲.慕课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55-56.
[4]马武林,胡加圣.国际 MOOCs 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J].外语电化教学,2014,(5):121-123.
[5]尚云鹤.大学英语教学中慕课资源的运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7,(7):126-12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