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结尾亦让课回味无穷

时间:2024-05-09

谢水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直以来多数英语老师都在课堂的导入上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想尽办法,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课堂导入。固然,课堂导入如果设计得巧妙,是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但不少老师在重视课堂导入的同时,却忽视了课堂的结尾,导致课堂结尾平平淡淡,令人扫兴,使原本美妙的一堂课留下了缺憾。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堂课中学生的认识积极性呈一个波浪形。最初的1-2分钟注意不稳定,其后的20-30分钟学生注意力进入最佳状态。下课前几分钟注意力进入分散区。因此,如何在下课前几分钟再一次把教学推向高潮,这应该是值得引起注意的。无疑,良好的课末设计将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接下来,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种行之有效的英语课结尾方式。

一、總结归纳法

总结归纳法是教师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也是最朴实,最节约时间的课堂结尾法。它是指老师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较完整,较系统的认识,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果让学生自己来总结的话,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比如,在一堂阅读课后,可以让学生归纳整理出该堂课老师分析的语言点,老师再根据学生整理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修改。

二、设置悬念法

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总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结尾,这总让读者以“言犹尽而意未尽”的感觉,而产生了急于知道下回内容的欲望。其实每个人对新奇事物都有探究的欲望,中学生尤其如此。一节课用悬念结尾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教师仔细分析上下两节课之间的联系,设计扣人心弦的课堂结尾,造成悬念,让学生迫切地寻找答案,为进一步学习作铺垫。比如,在讲“I Love Autumn”一课时,笔者就用以下的话来结尾。“Jemmy mentioned Thanksgiving Day in her e-mail to Li Ming. Do you know when they celebrate it and how they celebrate it?”这样,下课了,学生仍会在那议论纷纷,到底西方的感恩节是怎么回事,也激起了他们预习下一节的兴趣。

三、迁移法

迁移法就是提供与所学知识相仿的训练材料,让学生举一反三,在新的训练中巩固所学知识。复述课文,改写对话,做填空题,以及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小品表演等都属于这类结尾方式。如在上完“One Wet Danny?”一课后,笔者就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对话的内容复述一遍。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其实就是把课文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进而对所学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

四、视听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的介入,使局限于教师讲解的传统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和结构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丰富。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授课内容,授课特点给学生呈现生动的图片,视频。在一节课的结尾倘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吸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多种感观刺激,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事半功倍。比如,在教学形容词的最高级这一语法的课末,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the Great Wall – the longest structure in the world;the Three Gorges Dam – the worlds biggest dam; the Grant Hyatt Shanghai – the worlds highest hotel.等图片,让学生运用最高级的句型来造句,巩固一下该语法。

五、前后呼应法

前后呼应是指与一节课的开始相呼应,所呼应的内容可以是导入时设置的悬念,或是开始时所提出的问题,亦或是导入新课时所用的时事话题、材料插图等等。呼应的实质是到一节课结束时,将问号化为句号或感叹号,并给以必要的强调,使整节课做到有始有终。比如,上“Higher, Faster, Stronger”一课,笔者就以学生所熟悉的奥运五环旗为导入,课尾再呈现五环旗,并围绕着五环旗对本课所讲的内容作一下回顾。

六、延伸法

延伸法就是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长,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些课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去考虑。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一般情况下,延伸的内容可以涉及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奇闻轶事等等。

总之,课堂结尾虽然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很小很小的环节,但它的作用不容忽视。有时甚至关乎一节课的成败。正如戴尔·卡内基所说:“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箴言之前挂在嘴边的词儿可能使人记得最久。”成功的教师都深深地体会到课堂结尾的重要。当然,一节课的结尾方法不仅以上所讨论的这几种,而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并非都是某种方法单独使用的,相反地,更多时候是几种掺杂使用的。一位教师精心设计一个余音袅袅的结尾不仅是教学智慧的体现,也是教师的课堂结尾艺术的体现。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活跃思维,发挥学生创造性,达到“课虽尽而趣犹存”的良好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