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工作思考

时间:2024-05-09

赵平

【摘要】随着初中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初中英语教学更加推崇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我们要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完善,从而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本文对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 高效课堂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英语的教学历来是教育的关键,无论是从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的角度而言,还是从英语是基础素质教育课程的角度而言,学生应当在英语的学习之中付诸较多心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一点。然而,笔者在自身的教学之中却发现,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认识并不全面,甚至在一些观念上是存在偏差的。

一些学生认为,现如今的社会科技非常发达,与外国人沟通可以使用字典,或者使用先进的科技设备进行翻译,只要自己能够掌握好一门生活之中经常运用的语言,能够在日常生活之中进行沟通交流即可;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对其进行学习仅仅是为了在与外国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能够用一门通用的语言順利的进行交流,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壮大、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们的中国话也开始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孔夫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设置,让中国话的学习者逐渐增多,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以汉语交流的方式来逐渐替代英语交流的方式,从而使得学生在对汉语和英语的衡量之中,产生了对英语学习的错误认识。

笔者认为,学生会产生英语学习的错误认识,是因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意义并没有形成全面的理解,而这些错误的学习认识,使得学生以较低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进行课堂的学习,从而使其在课堂之上的学习效率颇低。因此,摆正学生的英语学习认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英语教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工作。

二、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1.以专业的教学摆正学生的学习认识。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对与这门学科的认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断强调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当然,笔者认为这种专业性包括教学的专业性和学科的专业性。在课堂之中利用专业的教学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认识,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高效课堂构建的第一步。在教学之中,我们应当对学生适当的使用一些专业名词,一方面来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则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内容的博大精深。例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状语从句的教学时,可以将as作为教学的重点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观,As I waited at the stop,I heard a big noise之中,as引导时间状语从句;As she was not well,I went there alone之中,as引导原因状语从句;Child as he is,he knows a lot之中,as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一个小小的as,就能够在状语从句之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将能够产生对每一个单词、每一个用法的好奇,进而产生对英语进行学习的兴趣,并在兴趣的引导下,形成规范的学习认识,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不断发展。

2.以有效的提问促进学生的不断思考。提问,使教师常用来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有效的、适时的提问,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思考,并使学生在自身“最近发展区”的不断更新之中,获得英语学习的进步。“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在自身教育理论之中所提出的概念,在维果斯基看来,学生现有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部分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教学工作就是引导学生从第一个水平到达第二个水平,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被革新,同时使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水平不断的提高,推动自身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在课堂之中利用有效的提问,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不断更新,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具体来看,英语教师可以这样做: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定语从句的教学时,可以先对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He is the man whom/ that I saw yesterday,对其进行先行词the man、引导词whom/that、从句I saw yesterday的明确指出,再为学生提供一些定语从句,要求学生指出句中的先行词、引导词、从句,再在此基础之上要求学生自主写出简单的定语从句,进而要求学生对长难句之中的定语从句进行解析,并逐渐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写出复杂的句子。以此逐步递进的过程来促进学生的不断思考,推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之中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对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冰冰.新课改教学环境下的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感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140-14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