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4-05-09

朱莉莉

【摘要】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阅读的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环节。本文主要阐述了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图式的有效途径,并介绍了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 启示

“图示”这一概念最早于1781年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而图式理论的完善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研究专家鲁梅尔哈特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把“图示”解释为以等级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里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他认为人们头脑中已有的图示会影响或支配其对于新信息的理解,因而人们认识新事物时,总是设法将其与已有的(已知的) 事物联系起来(找到关联),以促进对新事物(信息)的理解。图式理论是第一个解释阅读过程的理论,因而对阅读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图示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对于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必须要修两学年、四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一般情况下,大学英语开设两类课程——精读课和听力课。而大多数学校又以精读课作为大学英语的重点课程,精读课的课时安排占了大学英语课时的很大比重。以天津天狮学院为例,大学英语课每学期 64 课时,其中精读课占 48 课时,而听力课占 16 课时。精读课也被称作读写课或综合课,其中,阅读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具备坚实的语言功底,开拓视野,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探索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视觉系统输入一定的文字信息,然后阅读者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解释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阅读者如果能够在大脑中找到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就可以说对所读文字信息产生了理解,也就是说,学生理解一篇语言材料的过程就是他们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相互解释、相互作用的过程,当学生将头脑中的相关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建立起联系的时候,就能获得阅读文章所要传递的意义,达到学生与作者互相交流的目的,否则,阅读活动就是失败的,就没有实现阅读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时,就要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语言图式,引导他们建立形式图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阅读理解方法,已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二、图示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读者要理解一篇文章,读者需要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和作者提供的线索要足以激活读者的图式,另外,读者不能误解作者的意思。

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建立相关图式; 帮助他们利用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以点激网”,激活他们头脑中的图式知识网络; 引导他们结合上下文内容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正确推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介绍背景知识,激活图示,导入课文。正如邓炎昌与刘润清所说:“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指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它还指要学习以其为母语的人是如何来看待世界的,他们是如何用该语言表达其观点,反映其风俗及社会行为方式的……语言学习与对其文化的学习是分不开的。”一个民族的语言并不等于语音+ 词汇+ 语法,它还渗透着该民族的文化。缺乏对该民族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一大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没有与篇章有关的某方面背景知识,就应直接向学生提供这样的背景知识。在教授阅读课文时,利用与阅读有关的图片、光盘、影片等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逐步引入课文话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网络,为下一步教学铺平道路。

2.细读——加深理解课文意思,构建文本语义图示。不同领域的信息往往需要特定的框架结构才能被有效地表达,例如,政论文章通常是比较型的,科技文章通常是问题解决型的,历史文章通常是时间型的,这些结构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框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调用了相应的形式图式,就能够更高效地理解文章的大意以及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采取让学生画文章结构图的方式使学生熟悉各类文章的语篇结构特点,帮助学生重整语篇内容。

另外,教师也可以就课文内容设置不同类型的细节性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中的一些语段进行认真阅读、观察并提取相关的事实与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构建篇章大致的语义图式。

3.精读———深层理解课文含义,进一步丰富语义图示。在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深层理解文章内涵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文章中经常没有明确的表达,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对文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更深层次地去揣摩作者的看法和态度。运用图示,化知识为技能。

通过前几步的阅读活动之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整体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结构和语义图示。此时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或改写,以强化所获得的信息。这一步活动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把掌握的知识通过图示转化成了技能。

三、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1.帮助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图式为全面理解文章信息的关键。实际上,理解文章的过程即读者选择适合的图式对文章加以合理解释并正确理解的过程。在图式的帮助下,读者从以往经历中提取相关信息,在记忆中加以解码,结合文章的相关字、词、句、语法等语言信息对文章进行正确理解。一般来说,读者所具备的图式越丰富,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越高。正如Rumelhalt (1984)指出图式具有对事件、事物或情景的解释和理解功能。如果读者具备能解释文章中所描述的内容的相关图式,他们就可以正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反之,则不能达到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

2.提高文章预测的准确性。图式也是一种对新信息进行正确预测的工具。根据图式理论所持的观点来看,预测总是伴随着阅读过程而发生。它是阅读过程中一种非常特别的活动。当适合的图式被确认之后,读者会以从前的经历或已掌握的背景知识为基础,对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推理和预测。也就是说,图式可以为预测课文接下来的内容提供相关知识。只要读者具备了与课文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内容图式,他们就有可能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预测。随着读者图式的不断积累,在预测过程中他们还能够不断纠正,重新构建自身图式。

3.有益于提高读者记忆。个人具备的图式不仅会影响自身学习,而且还会对记忆产生影响。Rumelhalt(1980)曾指出,记忆就像理解一样都具有目标性。在阅读理解中,读者往往积极搜寻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而不是消极等待这些信息的出现。在记忆过程中,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当读者需要一些信息时,他们开始在头脑里搜寻。通过主动的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够从图式中提取出来。通常,在记忆过程中,图式首先为大脑搜寻记忆中的细节提供一个场合,使记忆的搜索过程能凭借由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方式,完成从一般信息到特定信息的查找。然后,图式为信息的输出提供编辑的标准,帮助记忆选择或摈弃一些信息。

4.加大读者注意集中力度。Anderson (1994)认为图式可以为找到并确定文章要点提供一定基础。通常人们认为一些阅读能力较高的读者会运用自身图式知识快速找到文章要点,并确定它们为阅读过程中需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知识点。换言之,读者的图式具备选择性功能,能够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区别重要和次要信息。在图式的帮助下,读者很容易掌握什么信息对于他们而言是重要及有用的。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在阅读中忽略次要信息,以便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关键的信息上。

参考文献:

[1]Anderson,R.C.Role of the Readers' Schema in Comprehension,Learning and Memory[A].R.B.Ruddel,l M.R.Ruddel,l &M.Singer;(eds.).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 of Reading[M].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1994.

[2]Richards J C.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3

[3]Rumelhart,David.E.Schemata: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A].Eds.Bruce,B.C.& Breuer W.E.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1980.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