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曲艺
摘 要:章末复习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于整个章节的知识系统进行全面梳理的过程。但是,在当下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传统章末复习的方法是教师归纳章节知识点或者是用题海战术来进行章末复习,这样的章末复习效率低下,利用率较差。怎样在高中物理章末复习课中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让旧的知识以新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探索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改善复习方法、明确复习目标、重塑复习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思维导图、合作学习和学生说题教学法等建议。
关键词:章末复习;教学难点;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3-0013-3
高中物理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提高各方面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章末复习课是以复习为主的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章末复习课是巩固当前章节的知识体系及完善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也是学习物理学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认知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调理,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并查漏补缺。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上好物理课程的章末复习课已经成为教师们的研究重点。
在高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若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不到全面的了解,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常常停留在文字层面上的了解,而不是真正的理解。这也是因为高中各科之间的课程任务较为紧凑,为追求尽早完成课程并提高升学率,所以总会有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学生没有把教授的知识转变成真正自己的知识,只会单纯做题,而不会灵活运用。学生习惯直接从老师那里得到结果,这也就让学生缺失了真正理解概念的过程。所以,高中物理章末复习课的意义及存在显得更为重要,章末复习课应该如何进行,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
如何上好章末复习课以及怎样创新是章末复习课的难点问题。通常教师在上章末复习课时,学生的状态往往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构建都是直接给出,这样就使得学生更加不懂变通。如果课堂教学的形式一成不变,那么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应当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真正学好物理这门课程。
1 通过章末复习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是一门难懂、抽象的学科,其各知识点之间存在很强的逻辑关系。在教育改革愈发完善的背景下,怎样提高高中物理章末复习课的教学效果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思维导图融入到章末复习课中,以此希望达到提高章末复习效果的目的。下面以物理必修2《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章的章末复习为例进行说明。
教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机械能的相关知识,那么,关于这部分知识大家可以回想到什么呢?
学生A:动能定理。
学生B:功、功率。
教师:大家说的都对,但是并不完整。请大家小组合作讨论画出你们所知道的关于这章节的知识,并且把有联系的知识用线连起来,注意不能重复出现同一个知识。
教师:大家画的图都不错,那么老师选出几个画得非常好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并且请大家根据你们所画的图一起思考一下,这一章节的难点知识都是什么呢?
教师:老师根据同学们画的图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这章的重难点知识吧。
(1)给学生讲解如何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白思维导图对学习物理的作用,然后展示如图1所示的某一章章末总结的思维导图,按着思维导图来讲授这一章节的知识,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
(2)在讲授章末复习课之前,让学生一起探討如何画思维导图,如果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遇到疑惑就一起探讨解决,并在图边角写上本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还没解决的困难。
(3)教师根据学生所画思维导图中收集到的问题,在讲授知识点时,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答疑。
(4)以图1为例,让学生画出《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章的思维导图,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既复习了已有的知识,也找到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得知识能够向多元化转变。学生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主动参与到画图中去,这样的学习便属于高效学习,学生自己主动接受知识,在脑中形成更加牢固的记忆和更加完整的知识网络。且有国外调查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在两周后会保留百分之十,和同学讨论交流过后的知识可以保留百分之五十,讨论中将疑惑弄懂再教给其他同学的知识在两周后则将会保留百分之九十。这样相比传统教学方法的学习效果更加高效。
2 通过章末复习学生说题教学法探究章节知识难点
通过习题的练习,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但章末复习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解经典型例题、梳理章节知识等。学生不应被动地学习和理解,这样十分低效。只有引起学生头脑思维和言语行动的身体力行,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去深入思考问题,拓宽思路并引发求知欲望。可以采用学生说题教学法这种创新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是说教师不需要参与进来,只要学生自己讲题就可以。相反,这种方法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要做的是一个正确的引导者,在恰当的时间进行引导与总结,还需要对学生的讲解进行评价,对其错误进行纠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应成为学习方法的导师或教育的诊断专家,我们要做好这一方面的准备。下面是针对人教版必修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这一节的物体的受力分析与运动状态分析、重要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与运用以及正交分解等教学难点,采用学生说题教学法,按照习题难易程度逐渐增加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题,并且学会主动参与到章末复习中,学以致用,领会学习的乐趣。以下面例子进行说明。
例1 一个质量为20 kg的物体,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匀加速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求物体从斜面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g取10 m/s2,sin37°=0.6,cos37°=0.8)
教师:大家请看黑板上的习题,请利用这章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老师将选出一个解答非常不错的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讲解他是如何解答的。
学生D:
通过受力分析,物体所受合外力为
F=mgsinα-μmgcosα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
mgsinα-μmgcosα=ma
所以a=gsinα-μgcosα
然后把已知条件sin37°,cos37°代入方程,计算出加速度等于4.4 m/s2。
教师:很好,那么老师再进行一下补充。同学们还记得老师曾经说过,有一个公式是连接动力学的桥梁吗?是哪个公式?
学生A:牛顿第二定律。
老师:是的,那么谁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什么?
学生B:F=ma。
老师:很好,那么如果我们想求物体从斜面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第一步是不是应该通过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
学生们:是的。
教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求合外力?
学生C:采用正交分解。
教师:那求出合外力之后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A: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
教师:很好。
3 通过章末复习拓展学生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章末复习一定要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在之前的思维导图已经让学生有了一种思維好像被打开的感觉,这时教师对全班教学节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关键。此时,可以通过适当提出一些有关章节知识点的生活问题加深印象,以“静电现象的应用”一节为例进行说明:
教师:我们通过之前的学习知道静电平衡状态就是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那么,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征有哪些?
学生A: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导体为等势体即表面为等势面,也就是说在其表面移动电荷电场力做功为零;导体表面场强垂直于表面。
教师:很好,那么静电平衡中的导体的电荷分布特点有哪些呢?
学生B: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在导体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越大,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
教师:大家对知识的掌握都非常好,那么大家想一想避雷针是应用什么原理制作成的呢?为什么避雷针能够达到避免雷击的作用?
学生C:避雷针很尖锐,尖端电荷密度大。
教师:很好,现在老师给出避雷针的原理图来给大家讲解(如图2)。
教师:其实避雷针就是应用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电荷的分布特点制作而成的。
我们知道带电粒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剧烈的运动,把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撞散,也就使分子的正负电荷分离,这些带电粒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撞击空气中的分子,使它们进一步电离,产生更多的带电粒子,那些与导体尖端的电荷符号相反的带电粒子,由于被吸引而奔向尖端,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这相当于导体从尖端失去电荷,这个现象叫尖端放电。这也就是避雷针的原理。
4 总 结
笔者希望通过以上方法进行复习课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章节的知识掌握度有显著提高。未来笔者将继续完善章末复习课,将更好的授课方法运用到物理教育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物理,学习物理,研究物理。
(栏目编辑 赵保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