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03版与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比较

时间:2024-05-09

杨丽君 马 淼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3)

自2003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颁布以来,指导了我国十余年的生物教育教学工作及课程改革实践,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及教育发展新形势,2003版课程标准逐渐体现出其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为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指导思想,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国教育部结合多年来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于2013年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并于2017年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下面对2003版和2017版生物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剖析新旧课程标准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变化和调整以及二者之间的继承与创新,以此指导中学生物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

1 课程性质的比较

从课程性质来看,2003版与2017版课程标准中对生物学的学科定义基本一致,2003版课程标准中阐明了高中生物的课程性质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其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2017版的课程性质中增加了对生物学学科属性的概述,指出生物学的学科属性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不仅包括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还包含了特有的思维方式与探究过程。同时,2017版的课程标准还突出了生物学科地位的重要性,强调了生物学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是落实以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载体,并在科学素养的基础上提出生物学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要求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亲历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并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终生学习和创新实践的能力。由此可知,2017版课程标准对已有课程性质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这对教师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课程性质,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具有积极作用。

2 课程理念的更新

课程理念是指导课程实施者进行具体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蕴含于整个课程设计及教学活动之中,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推进,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与2003版课程标准相比,2017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原有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有所继承和发展,内容上体现出了其创新性,具体表现的以下几个方面。

(1)在2003版课程理念中指出“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任务”,强调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及科学素养;而2017版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则涵盖了“生物科学素养”的内容,注重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003版课程标准的“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授课时应结合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授课内容应适应学生全面及其终生发展的需要;而2017版课程标准倡导“内容聚焦大概念”则是突出“少而精”的原则,将课程内容集中于大概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同时,掌握生物学大概念是对每位学生的基本要求,可弥补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所导致的对课程内容掌握不均衡的现象,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的前提下,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在教学实践过程中,2003版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对生物科学活动的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实践能力;而2017版课程标准倡导“教学过程重实践”的课程理念则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极主动的亲身参与,并在实践中实现概念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进而能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4)2003版课程标准倡导“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主要是指在教学中将生物学科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倡导学生在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并使之学以致用,以此反馈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程度。2017版课程标准中新提出的“学业评价促发展”则重视以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其评价内容既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还包含对其所学知识应用情况、综合实践能力及多方面发展潜能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自我改进和发展。

综上可知,2003版与2017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均注重学生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以及知识技能的迁移运用,相比较之下2017版课程标准在继承原有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其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阐述的内容更加深入全面,并提出了聚焦大概念的课程设计和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及时更新并深入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对其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课程目标的对比

2003版课程目标中包含了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总目标,以及在其指导下细分出的具体课程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针对不同维度又划分了不同的水平,并有与其相对应的行为动词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及教学活动的开展。与之相比,2017版课程标准中则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与课程目标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模块。学科核心素养融合了原有三维目标的内容,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部分的内容。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相互联系与渗透、共同作用,使得育人目标更加的明晰具体,教师可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将知识、能力、情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对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形成生命观念,发展科学思维,锻炼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4 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变化

通过2003版与2017版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可知,2017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诸多方面有所变化和调整,具体见表1。

表1 2003版与2017版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比较

由表1可知,在模块内容的设置方面,2017版课程标准为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原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选择性必修课程。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必修课程中减少了原有的“稳态与环境”模块,并将其拆分为“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两个模块并划入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选择性必修部分有“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三个模块,所选内容可为学生未来专业和职业发展做铺垫,拓宽其科学视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选修部分则包含了现实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学业发展基础这三个方向下的多个拓展模块,旨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为后续学习及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在学分设置上,2003版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各6个学分,均为每个模块2学分,而2017版则要求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每个模块仍为2学分,而选修部分则是每个模块1学分,从整体来看,减少了必修课程的内容和学分,增加了选修课程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在保证完成学科核心基础知识学习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选择性以及个性的发展。

高中生物课程中每个模块均有多个主题,在2003版课程标准中每个主题由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所组成,其中具体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所要达到的基本学习目标,并以不同水平的行为动词加以呈现;活动建议则列举了有利于学习目标达成的教学实验及探究活动,以此指导师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2017版课程标准中必修及选择性必修的具体内容主要由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三部分构成,内容要求主要以大概念及重要概念表述的方式进行呈现,体现了内容聚焦大概念的基本课程理念,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直观具体;教学提示是为帮助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所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可为教师教学设计的有效实施提供可行性参考;而学业要求中则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规定了学生学习完某一模块之后应达到的核心素养标准,可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选修部分提出了各模块内容的开设建议,为学校和教师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学校的特色、学生兴趣及发展需求,应当开设哪些恰当的选修课程提供引导性的建议。

在选课方式上,2003版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在修满必修模块的学分后,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自由选择是否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校不做强制要求;而2017版课程标准则与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相互对接,除必修课程学分必须修完及选修课程自主选择之外,对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习则视具体情况而定,规定选择将生物学纳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生,应完成选择性必修所有模块内容的学习,其他学生可根据自身爱好、特长及发展需要进行选择亦可不选。

课程结构的变化与课程内容的调整不仅会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高中生物教科书的编写格局以及高考命题的整体趋势,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两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结构与内容做详细的对比分析,理解两者的联系与差异,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5 学业质量模块的增加

与2003版课程标准相比,2017版课程标准中新增了学业质量这一模块内容,为学生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包括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三个部分。高中生物学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4个维度,结合课程内容的重要概念、方法,对学生学习课程后表现出的核心素养水平的描述,划分为了4个水平,且不同水平描述了不同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对于学业质量水平则是以表格形式呈现了其不同水平对核心素养不同维度的质量要求,教师需做细致的研读分析,准确把握各个水平的质量标准,以此指导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中指出学业质量标准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其中,一、二级水平是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标准,即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其解决问题的程度较低,包含了必修课程的所有内容;而三、四级水平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问题难度相对较高,设置的情景更为复杂,课程内容涵盖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所有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各不同质量水平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及试题难度。

从整体看来,2017版课程标准在2003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其框架及内容有诸多调整,一线教师及准生物教师有必要仔细研读并比较两版课程标准的异同,理解新版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把握教学的关键,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以此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