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例谈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二次开发

时间:2024-05-09

石燕

摘 要 通过案例分析,从教学目标的细化、分解、拓展和叙写四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标准中界定的教学目标的二次开发。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二次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06 - 0070 - 03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师要对教材文本二次开发,应先对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进行二次开发。由于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的界定比较笼统,描述比较粗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师生都不明确具体知识点的讲解和学习,以及要达到的程度和要求。教学目标又是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对教学目标的二次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1 用一定的分解方式细化教学目标

教师确定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而言,课程标准太过上位,教师需要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即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与资源等具体情况,将课程标准特别是内容标准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

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3种文本结合,初步细化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描述为:“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笔者将其简单细化成如下的教学目标:

(1) 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

(2)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

(3) 说出“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

(4) 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并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结论;

(5) 认同科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在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的作用。

人教版教材内容编排如图1所示。

江苏省的考试说明叙述为: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级要求:C(此为最高等级)。

从3种文本的不同描述中,可以看出,最关键的是分析相关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结论,也就是达成教学目标1、2、3,最终得出结论完成教学目标4,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目标5。

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1、2、3仍然不够具体和明晰,因此需要将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以教学目标2的细化为例:

原教学目标2,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

可细化为教学目标:

(1) 知道赫尔希和蔡斯在1952年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并能在选项中准确识别。

(2) 知道T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寄生。

(3)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该实验所用方法——放射性标记法,并能解释出用35S和32P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的原因。

(4) 通过讨论,能总结说出实验过程中标记噬菌体的步骤。

(5) 能准确重复本实验步骤,并说出实验结果。

(6) 能准确说出实验过程中搅拌、离心的目的。

(7) 能独立总结出本实验的实验结论: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8) 能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本实验进行对比,通过讨论说出各自思路。

(9) 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此实验总结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2 用相应的逻辑顺序分解教学目标

将课程标准分解为各个层级的学习目标,是一个复杂的历程。这种课程标准分解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各个层级的学习目标变得更为丰富,教师设计课程的自主性和弹性变得更大。因此,可依靠其内在的逻辑顺序,寻找关键字、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分解教学目标,最后形成剖析图。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为例。

《课程标准》对“基因突变”的要求表述为“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对教学要求简单而笼统的说明,无法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经过学习之后需要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可将其进一步细化和分解为图2。

根据上述分解,本节的教学目标可细化为:① 学生能够解释基因突变的原因,根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寻找并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② 根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学生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并能够总结说出基因突变的概念。③ 学生在教师的举例引导下,推断出基因突变的特征,并且能够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独立举例深化。④ 教师提供适当材料,学生在讨论和探究的基础上扩展基因突变的意义,至少说出2点。

3 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展教学目标

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知识从广度上可以分成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整体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每一种知识的本质属性和表征方式各不相同,不同知识的学习方式也有所差别。根据知识分类的不同,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即本课时应重点学习的基本知识以及应达到的认知水平。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为例。

《课程标准》对该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描述为: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课程标准对该节内容教学要求描述为:

(1) 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 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 简述植物激素的概念含义。

(4) 简述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根据知识间内在联系,将其拓展为如下的教学目标:

(1) 循着科学家的实验路径,探究和领悟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

(2) 观察植物向光性的现象,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因。

(3) 说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等。

(4) 说出其他植物激素名称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5) 尝试分析科学史经典实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6) 由生长素发现过程感悟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

上述拓展的教学目标(3)为事实性知识,只需要达到识记及记忆的层次;教学目标(4)为概念性知识,除需达到识记和记忆水平层次外,还需达到理解水平;教学目标(1)、(2)为程序性知识,需要在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领会知识的本质,达到对知识的运用、迁移等;教学目标(5)、(6)关注的是生物学科素养和学科思维方法,需达到理解、领悟和初步应用的水平,这些科学实验程序和方法的掌握,需要学生长时间的学习。

4 用具体的行为动词叙写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叙写有一套规范的方式,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规范的教学目标叙写应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要选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词语。

《课程标准》对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并且分为不同的层次,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动词。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应以《课程目标》中提供的行为动词为依据。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4课题2“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为例。

教学目标如下:

(1) 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 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或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3)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说明如何使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如何根据不同的外在条件(如温度)清洗不同衣物等日常生活问题。

在这个课堂教学目标中,分别用了“说出……的原理”“探讨……的区别”“解释说明……日常生活问题”,这些行为动词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笼统、抽象、不可预测的。

上述的教学目标,虽然省略了行为主体——学生,但事实上学生这一行为主体已经隐含在其中了,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叙写时,教师应该清晰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同样判断教学效果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

总之,对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进行适度的二次开发,细化、分解、拓展和叙写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中,紧紧围绕设定的教学目标创设情景,组织课堂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