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金水丽
文件编号:1003-7586(2006)09-0038-02
1 实施背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有待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因此,开展网络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广大教师去研究。
2 案例分析
2.1 课前准备
利用校园网论坛(BBS)设4个讨论主题:① “生物圈Ⅱ号”工程简介;②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简介;③ 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实例简介;④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想法。
收集相关网址:http://www.nju.edu.cn地球科学、http://www.qiji.cn、百科笔记、中国环境生态网球、中国环保网等。
设计一份自评表(表1)和一份在线自测题。
2.2 教学流程
2.2.1 明确任务
上课开始,教师作引入后,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及安排,给出4个论题,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完成一个论题,并提出下列要求:
利用网络收集材料,小组整合后指定一位同学用Powerpoint文件对论题进行5 min之内的汇报,并评出优秀汇报课件。
2.2.2 资料收集和整合
时间15 min,小组协作制作Powerpoint文件,并准备资料的讲解。因为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学生很快能进入主动的学习氛围。每个同学把收集到的有关文字、图片,附上自己的观点往相应的论坛主题上传,同时,被指定作讲解汇报的同学负责把本组上传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合,并且把自己的汇报方案及疑难问题上传到论坛上进行组内交流探讨,寻求最佳方案,或者寻求教师指导。
教师应及时进入到网上4个主题讨论区进行探讨,指导,帮助学生把知识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理清思路,形成讲解的层次。整个课堂显得忙碌而有条不紊。
2.2.3 资料的展示讲解与交流
根据全组同学的讨论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对本小组同学来说,他们对自己的成果充满着期待,对非本小组的同学来说,别人汇报的内容是自己所不熟悉的,带着强烈的好奇感,因此都显示出异常的兴奋和关注,我感觉到这样高的参与热情是课堂教学很难达到的。下面是4个小组的汇报情况。
第一组:生物圈Ⅱ号工程简介。他们展示了四组画面:生物圈Ⅱ号外景、生物圈Ⅱ号的内部景观、科学家进入生物圈Ⅱ号之前的照片、科学家退出时的图片,讲解者从生物圈Ⅱ号的建立、发展情况、结果及反思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对生物圈Ⅱ号工程作了全面的描述,在汇报结束后,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第二组同学系统地分析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举例解析稳定性的两个方面内容。
在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实例中,汇报组同学出示了沙尘暴,黄土高坡、草原退化三组图片,最后讲解者把图片定格在一组草原退化的图片——“哭泣的骆驼”,图中站着瘦骨嶙峋的母骆驼,全身因为营养不良而脱落大块皮毛,一头出生不久的小骆驼因为饥饿倒在母亲身边,加上同学生动的语言描述,展示出生态平衡破坏给生物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这个论题的汇报结束后,教室空气一片凝重。
对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看法中,该小组从思想上提高和行动上寻找对策两个层次对提高稳定性作了剖析,这位讲解同学最后还机智地留下2min时间让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补充发言,学生表现出异常的关注,提出若干条有创意的见解。
整个展示过程紧凑,学生参与率高,知识构建效率高。
2.2.4 自我评价和个人自测
教师对小组汇报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堂表现在评价表中作出自我评价,以小组互评的方式评出第三组同学为最佳汇报小组,并且提供10个课堂检测题供学生进行自测达标,结束本课学习内容。
3 案例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实施,我有以下几点的体会。
3.1 网络教学有利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全面落实,提高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要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给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师利用网络教学,网络特有的丰富的信息,方便易用的交互环境,多边性、全时性的共享资源,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主导性学习动机,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同时网络教学可以通过网上学习论坛(BBS)搭起学生之间协作的桥梁。学生在讲座中能各抒已见,各种不同的观点能交融在一起,在群体思考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评语、互相教育、归纳综合的过程来共同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并且学生在相互探讨中能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调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达到认识上的深化和扩展,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
3.2 网络教学的前提在于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内容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学习效率。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生态系统稳定性这一节内容丰富,与生活实践和经验密切关系,有利于培养兴趣,这样提高效率的作用,效果往往是比较显著的。
3.3 网络自主教学的关键是要有全面的教学设计和明确的教学目的、任务
网络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网络信息和网上资源,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他们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充分体现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性原则。
但如果教师只创建教学环境,而没有设计教学活动,就会使网络教学流于形式。有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把网络课等同于平时的上网,以为爱看什么就看什么,以致忽视了他们要学习的内容和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如果放任自流,教师不进行适当的调控,不通过一些教学活动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压力,不能提出有思考力度的问题引起学生讨论或分配给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评价机制不完整,就不能形成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的收获就甚微。
因此,在网络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学活动对实现网络教学的有效性,随时调整教学策略,选择出能够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比如教学结果的展示,增强成功感,引发学生更理性的反应,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这节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效果,我想跟完整的教学步骤设计和明确的任务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崔茂坤.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整合的优势.中小学电教,2006,3:11.
[2] 陈海燕.多媒体网络下的生物学教学.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13~14.
[3] 卢菁菁.设计制作生态缸 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学通报,2006,5:14~1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