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立意高远之任务驱动型作文

时间:2024-05-09

徐桂颖

【写作攻略】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年备受高考命题青睐的作文形式,由命题材料、写作任务、常规要求三部分组成。相较传统作文题,它多了“写作任务”,更强调从贴近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角度引发思考、激发写作欲望,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任务驱动作文的材料类型在逐年变化。2015年和2016年,作文材料往往是单一的事件和话题,如2015年全国Ⅰ卷的“小陈举报违章驾驶的爸爸”材料;2017年开始出现组合型命题材料,比如2017年全国Ⅱ卷的6句名言、2018年全国Ⅰ卷的编年大事件;最近两年则是二者兼而有之,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材料介绍了科学家、摄影家、建筑家三个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及其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写作任务也从单一走向多元,选择性增强。但无论如何,考生都要以“任务”为出发点、聚焦点和归结点。在实际的写作中,如果忽略情境设置,把任务驱动型作文当成传统的命题作文或一般的话题作文来写,难免会偏离主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如何立意呢?关键在于找出并准确理解材料中的任务。具体而言包含四个要点:一是核心事件或具体对象;二是任务驱动点或权衡比较点;三是问题的原因或本质;四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阐释:

1.感悟材料,由果溯因,把握内涵。

考生必须明确“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内容”指向事件,“含意”指向事件所体现的旨意,一般可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把握其内涵。

作文题材料为人物事迹、热点事件的,可以将这些人物事迹、热点事件看作“果”,依据人物、事件之间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追溯形成“果”的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立意。要注意“因”与“果”的联系性和复杂性,区别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等。

如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题中的事件: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分析这段内容,结果是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业,为“春秋五霸”之首;直接原因是占据优势时,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间接原因是身处劣势时,他能装死逃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再进一步深入挖掘: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为了收敛锋芒、蓄势图强,成就更辉煌的未来。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立意:懂得暂时屈身,方能成就霸业。

2.细读要求,明确写作任务。

把握了材料的內涵后,考生还必须细读文题的要求,明确具体任务。

如2022年新高考Ⅱ卷作文题,在材料后有两段文字: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两段就集中展示了命题者设置的任务要求,考生必须明确如下任务:一是要结合材料,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参与征文活动;二是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体现认识和思考。

3.权衡比较,彰显独特思想。

文题要求中的“选准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来立意。如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红楼梦》中众人给匾额题名使用了三种不同方式,写作时就应围绕“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这三个核心角度。当然,在选准核心角度这一前提下,还应尽量选取自己积累的、贴合主题的素材进行阐述。

高考作文是选拔性考试,既有规定性,也有技巧性。高考作文尤其要有亮点,要与众不同,彰显自己的独特之处。那么,切入角度就很关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解读材料的角度多了,在确定立意时,一定要从众多角度中寻找一个最佳角度作为突破口,既要贴合文题主旨,又要感悟最深、最能彰显自己独特的思想。

【文题呈现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打动了无数人,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大家想的都是变得不平凡;现实又是,众多的人不得不接受最终平凡的事实。

面对这样的人生矛盾,请你写一篇文章,为那些对此感到苦恼的青年做一次人生的开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关于“整本书阅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平凡的世界》一书通过描写孙少平、孙少安兄弟等人的奋斗历程,讴歌了普通劳动者的情感、奋斗与梦想,贯注了昂扬的奋斗精神和温暖的人性光辉。文题中存在一对矛盾,即想“变得不平凡”的渴望和“最终平凡”的现实,在物质潮流不断冲击、浮躁风气日益侵袭的当下,具有深沉的现实意义。面对这样的人生矛盾,青年应当从书中汲取精神力量,直面现实、不屈奋斗。考生要有较高的思辨能力,能够对平凡与不平凡的关系做深入理解和分析。“为那些对此感到苦恼的青年做一次人生的开导”,则要求作文内容要贴近青年,让青年人乐于接受。

【习作展示】

我们为什么对“平凡”深怀恐惧?

◎李 昂

“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这是路遥《平凡的世界》的结尾。孙少平出院后,独自一人悄然离开省城,回到久别的大牙湾煤矿,去拥抱他那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本可以留在省城发展,为什么还要回到偏僻的大牙湾煤矿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许多人挤破脑袋进入北上广,不就是对“平凡”深怀恐惧吗?有不少大人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你们要好好学习才能上好高中,上了好的高中才能考上好大学,才能有出息……不少人对“平凡”深怀恐惧,但在我看来,“平凡”并不可怕。

记得上课时,老师让我们思考《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名字的内涵。说真的,这个书名也太平凡了,似乎没有什么深刻的意蕴,可是换成别的名字似乎也不行——唯有这五个字最能够涵盖这部长篇小说的精神内核。

多年前,我在报纸上见过这样一篇短文:“我刚到德国留学的时候,邻居是一个下水道工人。当他得知我来自中国,便睁大眼睛向我提问:‘先生,我们国家许多哲学家认为老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而我则更推崇庄子,你能告诉我他们之间的区别吗?’我只能凭借对教科书的模糊记忆乱答一通。我好奇地反问他为什么如此喜欢哲学,他彬彬有礼地回答:‘先生,当我在黑暗的下水道里工作的时候,回味着昨晚看到的黑格尔,感觉连污水都变得美好起来了。’”

一个是煤矿工人孙少平,一个是下水道工人,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呢?他们的职业都很平凡,然而他们又都有各自不平凡的地方。德国下水道的工人精通哲学,推崇中国的庄子;而孙少平从省城回大牙湾煤矿时,专门去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他最喜欢的《一些原材料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他们虽然身处平凡岗位,但都热爱生活,心有追求,他们有“诗和远方”。

是啊,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不必苦恼于自己的平凡,眼睛向下,温情向上,用善良和坚强拥抱平凡的世界。

也许我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我希望自己今后能够热爱我所从事的工作,不忘初心,奉献力量。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请不必为“平凡”而苦恼,直面现实,顽强奋斗吧,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实现不平凡的人生!

◆教师点评

作者对《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的细节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分析有理有据,这是完成作文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习作反映出考生较强的思辨能力,对平凡与不平凡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读来令人深思。

【文题呈现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俄国哲学家赫尔岑曾说:“充分地理解过去,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就是向前进。”

上述材料对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高三(1)班拟举行“鉴往知来,砺行致远”的主题班会,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1.审文题

这是一道“材料+任务驱动”作文题。材料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告诉人们,水有波痕,可以由此看出流向;车轮留下车辙,可以据此寻找走过的路线。所有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都会留下印记,我们回看这些印记,就能据此辨清前路的方向。第二句话阐明了“走过的路”与“向前走”的关系,指出我们“不能忘记走过的路”。第三句话进一步辨析了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向后看,就是向前进。材料中的“过去”“未来”是关键词,对两者关联的思考和认识是写作要凸显的核心内容。

2.析任务

“上述材料对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提示写作要体现“当代青年”对材料内容以及含意的认识和思考;“鉴往知来,砺行致远”明确了写作的主题和内容;“发言稿”明确了写作的文体;写作身份是高三(1)班的学生;发言对象是参加班会的本班师生。

3.巧立意

文题已经给出了写作的主题:“鉴往知来,砺行致远”,其中“过去”“未来”是关键词,“鉴往”可以“知来”,品味过去,才能认清现在,思索未来。考生要在准确把握“过去”“未来”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进行立意,不能孤立地看待二者。

考生可以从个人角度,国家、民族的角度,以及哲学的角度进行立意。人要反思自省,获取经验教训,从而指引以后的工作学习;国家、民族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汲取历史的智慧,走向更美好的未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识生命的过去才能明确生命的当下与未来。

【习作展示】

以时间为鉴,共万物而行

◎白峻伊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以时间为鉴,共万物而行”。

苏轼曾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总体来看,生命似乎无穷无际,但于个人,不过是白驹过隙,分分秒秒都在流逝。人的生命旅程中充满了表象与感知,但唯独时间——最真实,却不易察觉。倘若我们能早些明白时间对自己的意义,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是否就能多一些感悟呢?

时间被现在分隔成過去和将来,我们站在现在,身前是迷雾重重的未来,身后是清晰可见的过去,二者紧密相连,却又存在界限。未来难以预测,但人必须前进,想要获得一些前进的方向,就必须回望过去,从中汲取经验。

回望过去能看到些什么呢?如果可以,我想请你望得更远一点,看看我们生命的起点——自然。自然是生命、时间的起点,存在无限的过去,也延伸出无限的未来,在自然里,时间静静沉淀。莫是龙赞石曰:“借尔白玉姿,对此青霞客。”倘若我捡到一块古老的石头,我必惊叹于它阅尽千帆的美!它静静地与我对视,我看到时间覆流其上,微风与花香共它起舞。它见过日出日落,见过兴衰存亡。它也许曾与王羲之共饮于会稽山阴,听到了那纵论死生的感慨。它或许亦有豪情壮志,可惜却被顽皮的牧童无意间踢进了水里——陶潜说:“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石头离开溪水,被磨去了曾经的粗粝,留下了现在的圆润,也许还有未来的白玉之姿;就如陶潜把官服脱在过去浑浊的河水里,袒露出生命的真相,最后留下写给未来的不朽诗篇!

我们和石头都从过去的流光碎影中走来,爱着过去的花,赏着过去的纹理,轻抚着日月流云,这才成为如今充满灵气的模样。看似每个清晨都在告别旧夜,迎接新日,可别忘了,早晨太阳铺下的光辉,夜晚满天闪烁的星星,都是过去的问候罢了——人永远不能割裂过去,却可以在过去中寻找未来。正如黑格尔所言,“密涅瓦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后才起飞”,要找到事物的本质,必须进行理性反思,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要“吾日三省吾身”,而不是“明日复明日”!

记着:石之美在于岁月河流的雕琢,从过去吸取怎样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开创怎样的未来!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教师点评

作为一篇发言稿,作文文体特征明确,引用恰当,语言优美。作文把抽象的“过去”与“未来”的概念转化成一个具体的、美的意象——石,用充满诗意、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深刻揭示了二者的关系,极富哲理性和启发性,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文题呈现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中就要毕业了,理想和远方在召唤。回看学过的经典课文,你心里有哪些感受和思考?请从下列课文中选取两到三篇,形成有机关联,以“带着课本去远行”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沁园春·长沙》《荷塘月色》《老人与海》《烛之武退秦师》《离骚》《赤壁赋》《兰亭集序》《劝学》《师说》《苏武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材料+任务驱动”作文题。审题立意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写作任务。写作这类作文必须有任务意识,作文必须针对情境,有所感而发,有所指而言;不能脱离情境,泛泛而谈。文题限制了写作对象,一定要根据材料提供的课文来写,体现有机关联。

审题立意的难点是情境不完整。题目给出了“毕业”,这是起点的情境,是一个封闭的情境;但“远方”“远行”这个终点是不确定的,是开放的。在作文中,如果不能明确自己要面向的远方是什么样的远方,同样很难进入情境,有的放矢。

“远方”的涵义可以理解成以下几种:

走向爱国:能卫国者必有爱。可选择《离骚》《苏武传》。

走向教育:我将不再是中学生,但我需要永远学习;我将成为老师,但我永远都是学生。可选择《劝学》《师说》。

走向世界: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一双求真求知的眼睛,像苏轼、德谟克利特和达尔文一样。向外求知是为了回归自我;走向世界,是为了建设自己的祖国。可选择《沁园春·长沙》。

走向幸福:幸福永远短暂,珍惜生命中的幸福,就是珍惜生命。可选择《荷塘月色》《兰亭集序》。

【习作展示】

永久的流传

◎陈万兴

划一叶扁舟,我遨游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苏轼的《赤壁赋》中,好似我轻轻离开了校园。虽然我将不再是一名高中生,但我永远是一名学生。我想像故事中的那位老人一样勇敢坚定,但我更想像苏轼一样从容豁达!

我们生活在自然与社会中,被反复锤炼与锻造。在日后的生活中,我们能否像老人一样,拼尽全力追逐自己的目标呢?老人与海的斗争象征着坚毅顽强的个体与命运的抗争,融入自然,同时又以强大的精神去驾驭自然;然而却不能摆脱人作为一个渺小个体的事实,这也是人类的宿命。有战斗,有胜利,有悲愤,最终一切都归于平淡。但我们不能只是如此,我们还应该像苏轼一样,在遭到重挫的时候不哀不羡,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山間之明月”。

在苏轼看来,生死如同四季交替,都是大自然赋予生命的状态。“我”和世间万物一样,不会真正消失,所以,何必感慨悲伤?他深受道、佛两家思想影响,再加上自己屡遭苦难,对生死已经看得透彻。

老人不过也是在苏轼所阐述的变与不变中徘徊:他靠自己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大鱼又被鲨鱼吃光,好似什么也没有发生;他以一己之力向大自然宣战,但好似什么也没改变。这不正是苏轼《赤壁赋》中所强调的变与不变、动与不动的循环吗?我们在离开校园后总会努力做些什么,但有时当我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有了结果时,可能会发现不曾有什么改变——获得时,我依然是我;失去时,我依然是我。也许应该像苏轼一样,包纳所有的痛苦,自我消化。海明威与苏轼用他们一生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从容应对变与不变,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和能力。

这不仅仅是两个缓缓升起、交相辉映的灵魂,更是我们日后遇见苦难应持的态度与想法。当我们碰壁时,是否能像老人一样毫不退缩、放手一搏,或者与苏轼一样,邀好友共乘一叶扁舟,同销万古之愁呢?我们的态度决定我们的做法,我们的做法又会决定我们的命运与未来!

带着课本远行吧!经典永远不过时,广阔的见识、哲理的光辉、坦荡的胸怀、顽强的精神……都将永久流传,在现实中闪光。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议论文。作文紧扣驱动任务,写离开校园后自己将面对的生活情境,分析了面对这样的生活情境,曾经的课文给了“我”什么样的启发。既体现了对所选择的课文的理解,也体现了对生活的理解,较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作文语言优美,结构清晰,尤其在结尾部分,把读书与未来的人生之间的关系做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引人深思。

【河北香河县第一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