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史结合以史促文

时间:2024-05-09

欧玉刚

[摘 要]历史与语文学科联系密切,自古文史相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从历史文化知识中汲取营养,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对于突破课文难点,增强人文品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大有裨益。教师在阅读理解,写作指导,学习品质培养等方面适当融入历史知识,以史促文,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历史知识;阅读;写作;学习品质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历代文人为时为事的写作历史使命感。实际上,“文史不分家”。利用历史知识对文学的紧密关系,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历史文化,做到融会贯通,以史促文,则会使语文学习更显轻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历史背景,理解课文主题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是在特定背景下写出来的,这个“特定背景”往往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不借助历史知识,很难弄清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适时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历史时事,学生再去理解课文内容,问题则会化难为易,由惑而解。

如《囚绿记》一文,最显著的特点是运用了托物抒情的手法,通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作者忠于祖国的情怀。但是绿色的常春藤与作者的爱国情怀怎么联系起来的?学生就难以理解了。我们在课上不妨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奋勇抵抗,开始悲壮英勇的淞沪会战。12月日本残无人道地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军民遭杀害。国难当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抗日本侵略者,“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共同呼声。这样,再联系作者当时烽烟四逼的处境中“囚绿”“放绿”的经历,学生融史悟本,就不难理解散文于平淡中包藏的深邃意蕴和丰富情感。因此,作者借助绿友常春藤不屈的精神,所抒发的不畏强暴,坚贞不屈,渴望民族解放的爱国情怀也就呼之即出了。

课本中大多数的诗词与历史关系紧密,往往相互融合,赏析时同样要融入历史知识。如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就要了解南朝佛教兴盛的历史,南朝统治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据此,杜牧说“四百八十寺”显然说少了。通过对南朝佛教盛行历史的认识,然后结合诗句,学生就能体会出“南朝四百八十寺”这些历史的遗物,虽然如今已和江南美妙风景融为一体,但在审美之中不乏讽刺的诗的内涵,避免理解本诗时只知表层,不解深意的片面性。

二、结合历史知识,深刻领悟文言文

史以文传,历史以文章典籍的形式传承至今,现在我们学习文言文,也需运用历史知识,融会贯通来领悟作者的思想及其表达的艺术,以对文章有深刻精到的理解。如讲《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邹忌以一段具体的家庭琐事为譬喻来劝说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取得四国皆朝于齐,不战而胜的效果。学生明白这种设喻讽谏的好处后,不禁会问:国家大事,作为一国之相的邹忌进谏齐王为什么不能直奔主题,像魏征那样直言以劝,非要绕这么多弯子?对于这个说理性问题,教师应不急于从正面作答,可以先用历史事例作以引导,释疑解惑。在古代历史上,商朝比干劝说纣王善待百姓,被剖心而死,葬身牧野;春秋的伍子胥建议吴王杀掉勾践灭越国,被吴王夫差所杀;宋朝的李纲进谏宋钦宗抗金勿和,遭到贬谪。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像唐太宗之类的明君毕竟不多,“伴君如伴虎”,即使是忠贞耿直的朝中重臣,进谏若不谨慎,肺腑之言也会忠心被误,落个劝说遭贬,力谏枉死的下场。由此可见,劝谏君王岂是张口小事,却是事关身家幸命之举。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事例,懂得其中道理之后,再来看邹忌的表现,对他这种设喻讽劝,委婉含蓄的进谏方式的理解也就豁然开朗,不言而喻了。

文言文中有相当多的词语和现在的理解不同,只有结合历史,才能讲通。如“股”一词古人理解为“大腿”的意思,所以在《狼》这篇文章里“屠自后断其股”指的是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它的大腿,而不是“屁股”;再如“涕”在古代是眼泪的意思,而现在是鼻涕的意思。因此,《捕蛇者说》一课中“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是流出眼泪,而不是流出鼻涕的意思。为此,运用历史知识,正确解释古今差别词语,才能真正读懂文言文。

三、撷取历史素材,指导写作教学

宋代诗人陈师道说:“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几千年历史文化为我们写作提供相当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资源,如活水源头,奔流不息。写作时,教师引导学生撷取适合的历史人物事例,引以为据,既能很好地阐明观点,提高思辨能力,又可以增加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味。

如写“感恩”话题类作文,有韩信报答“漂母”之恩的“一饭千金”的佳话,孔明对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的忠心,伟人毛泽东邀请恩师参加开国大典的壮举等;写“诚信”话题作文,有曾子杀猪,不欺幼子的言而有信,季布“一诺千金”,众人相助的声名信誉,有商鞅“立木为信”,推进改革的诺言威信;写“宽容”话题作文,有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请罪的故事,有娄师德朝庭遇骂却自嘲:“我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的宽仁史事,有清朝张英“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的传奇。可见,历史有时就是最好的素材。恰当地运用历史事例,准确地引用名人名言,写作中无疑增加了表达的底气,强化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突显了作文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气息。

我们还可以对历史事件和古文学作品抒发不同的感想,发挥无尽的想象,这就为写作题材创新提供很大的空间。如以“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根据史实可抒思古之幽情,可慨烈士之英勇,可想如今之美好,各抒己见,尽发感慨。又如学完《桃花源记》一文,安排学生结合当今社会,写一篇题为“新桃花源记”的作文,这样古今融合的题材,感觉清新,写出来也会妙趣横生,别具特色。

当然,学生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熟练运用历史知识要有一个过程。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语文教师写作教学只有注重“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遺产的传承”,学生写作才会有新意和较浓的文化味。

四、吸收传统学法,培养学习品质

我国历史上,传统的语文的教与学有其神奇的魅力。古人在私塾中学习语文一般会练一笔好字;其次对于学过的篇目,基本上能背诵如流;再次古人学习语文也同样注重学以致用,作诗,写文在毕业时手到擒来。那么传统学习语文的方法是什么呢?其实主要就是诵读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这两个重要的学法。如讲《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时,先让学生轻声朗读,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大声有感情地朗诵,如此几遍诵读之后,一位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跃上纸上。这就是古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习的道理,教师这时可以提问:“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仅仅是表现英雄形象吗?激发学生思考。此时教师要不愤不启,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最终体会词人杀敌报国的情怀,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另外,古人勤学苦练,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等学习精神也值得我们推崇,它们激励着后人学贵为勤,学贵为专,诸如“悬梁刺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铁杵磨针”之类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浩如繁星,耳熟能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因此,在语文课上,老师常引用传统学习成语故事,借鉴古人学习精神,启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思结合,持之以恒,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这对提高语文学习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把历史知识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的长处和优势,以史促文,一定会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丰富写作素材,培养良好学习品质,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王新利,田尊道.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史不分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6).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