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生活化教学案例探析

时间:2024-05-09

吕志忠

[摘 要]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案例,是培养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大力倡导要让学生能够紧密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学习对自身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生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掌握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知识等。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案例

新发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地协调观(属于正确价值观念)、综合思维(属于关键能力)、区域认知(属于关键能力)、地理实践力(属于关键能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采用生活化教学案例是一条重要途径。

一、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生活化教学案例应用

(一)人地协调观的生活化教学案例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深刻地意识到,人类活动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利于人们更有效地解决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问题,建设和谐社会。

教学案例一:在讲授“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时,教师可采用“茅台酒与赤水河、青岛啤酒与崂山矿泉水水质的关系”这一案例,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茅台酒和青岛啤酒之所以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均得益于工厂建在水质良好的地方,从而学生既掌握“水资源质量与地区经济活动效益之间的关系”这一知识,又从生活入手树立防止水污染的正确环境观。

教学案例二:在讲授“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时,可采用生活化教学案例。讲授“公平性原则”时,可引用“给蛇让道”的新闻报道。讲授“持续性原则”时,可引用“涸泽而渔”的案例。讲授“共同性原则”时,引用“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的案例。这样,学生很顺利地掌握了三个原则的基本内容,即公平性原则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等知识,持续性原则指人类活动要维持在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指保护环境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二)综合思维的生活化教学案例

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由多种地理要素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着地理环境。“综合思维”素养有利于人们全面认识地理环境,系统分析人地关系。

教学案例一:在讲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概念”时,教师可播放“楼兰古国”的系列景观图片:魔鬼城(沙漠中的风蚀城堡)、残留的民居(用胡杨木和芨芨草搭建)、三间房的断垣残壁(楼兰典型建筑物)、胡杨木(伫立在楼兰遗址有3700多年)、太阳墓葬。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景观中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如何相互渗透、制约和联系的,最后要求学生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整体的意识。

教学案例二:在讲授“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教师可从莆田四大名果之一枇杷入手,设计“为什么莆田适宜种植枇杷”这一问题,让学生先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考虑,再着重从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土壤两个要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市场和劳动力两个要素,全面分析枇杷种植的区位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区域认知的生活化教学案例

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人们分成不同类型的区域和不同尺度的区域。“区域认知”素养,有利于人们探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性。

教学案例一:在讲授“七大洲的地理位置”时,教师可以借助大众化的网络GIS软件——百度地图,该软件有放大、缩小和空间量算等功能,不但可以把抽象的区域定位知识形象地呈现出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案例二:在介绍北京、内蒙古、陕西和云南时,教师可以展示4个地区民居建筑景观图片(四合院、蒙古包、窑洞和竹楼),从日常生活中的“住”这一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从而直观地认识这4个地区。

(四)地理实践力的生活化教学案例

地理实践活动有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同时它们也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实践执行能力,从而更好地探索人地关系。

教学案例一:在讲授“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后,组织学生去学校后山观察山上的岩石,对照三大类岩石的特征等所学知识,判断后山的组成可能是哪类岩石,有哪些特征,形成条件是什么,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学以致用,而且通过创设生活化場景的方式,培养学生野外考察能力。

教学案例二:在讲授“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解决措施”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以记者的角色扮演调查“莆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堂上再让学生扮演决策者的角色,根据调查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 “解决措施”。这个教学设计通过生活中的角色扮演,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二、采用生活化教学案例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一)学校层面

存在问题:采用生活化教学案例,要求学校要有一定的硬件设备,如多媒体设备、地理教室和“地理园”等,但是,不同类别的学校教学条件存在差别,因此,采用生活化教学案例的保障参差不齐。另外,大部分学校目前还是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评价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解决对策:一方面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在完善硬件设备的同时,提高硬件设备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多角度评价学生。

(二)教师层面

存在问题:第一,思想认识不足。虽然教师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学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但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采用生活化教学案例对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仍凭以往的经验照本宣科,很少联系生活实际,即使有的时候采用生活化教学案例一般也是在公开课上;第二,实践经验不足。现实生活中可直接参考的生活化教学案例较少,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挖掘生活中的材料资源,这给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另外,如何选择生活化教学案例,如何把生活化教学案例运用到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这些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解决对策:首先,教师要有勇气更新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采用生活化教学案例,把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教师要潜心教学研究。在工作之余,主动关注生活实际,把日常生活的素材转化为地理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三)学生层面

存在问题:由于学业压力大,学生很少关注身边的生活,知识面狭窄,经常“两耳不闻窗外事”,因此,对一些生活常识缺乏了解,以至于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活化教学案例,“教”与“学”脱节。加上课时的限制和安全的原因,学生很少参加生活化教学体验,学习积极性不高。

解决对策:要求学生经常关注身边的事件,如时事新闻等,拓宽自己的视野,并把这些事件与地理知识相结合。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三、结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课程教学上,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案例,对培养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意义重大。生活化教学案例通过创设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把课堂上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真正领悟到地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生活的需求。虽然目前采用生活化教学案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但笔者相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这种教学方式会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接受。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叶回玉,郑云清.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学设计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蔺晓燕.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4]肖瀚.高中地理生活化课程资源运用研究——以课程标准中“大气”部分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

[5]贾永健.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2).

(责任编辑:符 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