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周利君 虞夏骏
[摘 要]概念是科学核心素养知识维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科学概念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是初中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的经验以及身体在环境中的活动感知,对个体思维和认知的作用。基于该理论的概念教学,重视概念的生成方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生已有经验,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多维感知和身心参与,让学生获得实践体悟和互动交流,促进情智升华的方式来实现概念的生成,为解决初中科学概念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初中科学;具身认知;概念教学
概念是构成知识的基本单位,也是科学核心素养知识维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初中科学概念中很多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是初中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应对这个难点,往往会采用“讲解——练习——再讲解——再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虽然能逐渐表现出较高的正确率,但通过用二段式诊断测验测试学生思维过程发现,学生对于科学中的很多概念仍然不甚了解,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的科学概念教学,可以突破当前科学概念教学中用概念解释概念,用抽象的语词符号对新概念界定的困境,也将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一、具身认知的内涵与发展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又译为涉身认知,指认知主要是被身体的动作和形式所决定的,并强调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观念、思维、概念形成、分类和判断等各种类型的认知活动,都受到身体和身体感觉运动图式的制约和塑造。
具身认知理论有着思想渊源。在我国古代《老子》《庄子》《论语》《孟子》等典籍中均有身心關系的论及,明代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则是具身认知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存在”概念,是具身认知理论中有关“认知、身体、环境一体化”论述的重要思想来源;梅洛·庞蒂提出的“具身的主体性”概念,为具身认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詹姆斯的情绪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维果斯基的内化理论,均强调了身体活动感知内化对思维和认知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具身认知理论的形成。根据知网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教育领域对具身认知理论的关注起始于本世纪初,并在近三年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影响日益扩大,其对教育教学的意义也日渐明显。
二、具身认知视域下概念形成的应有之义
具身认知理论揭示了大脑与身体、环境的关系,在科学概念教学中,可以构建大脑与身体活动——情境体验的通道,促进学生科学概念形成。
(一)概念形成的具身性
传统认知理论把认知过程看成是计算机符号加工过程,从而引发了将知识与师生经验的疏离,使学生成为了知识接受的容器,而教师则成为了知识的搬运工。教学方式的“离身”,势必导致灌输主义、接受主义教学观的出现。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并不只是局限在头脑之中,而是依赖于个体身体的物理性,依赖于个体的各种经验。认知的发生不仅涉及到身体构造、感官和运动系统等的参与,还涉及到身体的感受、经历等经验层面的嵌入。例如,我们通常用“冷漠”与“热情”来形容人际关系,就是来源于身体的物理属性对认知内容的塑造。而认知过程进行的方式,同样也受到身体物理属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握着热饮的人比握着冷饮的人表现得更为热情,身处在温暖的屋子中的人,会更注意自己的语言来促进人际关系。因此,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概念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身体的参与,将认知、身体和环境视为一体,关注身体经验对认知形成的影响,实现概念学习从“离身”到“具身”的转向。
(二)概念生成的情境性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并不是独立于情境的认知操作与信息加工,情境是保证认知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而身体是处于情境中的身体,因此,概念是由认知者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具身认知理论影响下的教学,更关注学生在情境中的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解放学生的身体,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整个课堂环境中去,获得对原有认知的转变,使其心智在身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下得到发展,从而促进概念的生成。
三、具身认知视角下科学概念的生成路径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概念教学,重视概念的生成方式、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多维感知和身心参与,获得实践体悟和互动交流,促进情智升华来实现概念获得。
(一)创设情境,身临其境,感知生成概念
1.智慧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
认知是情境化的,最容易发生在真实世界的真实场景之中。智慧课堂中的各种设施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使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环境、过程、方法、细节等活起来,动起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感知各种知识。如在《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课中,学生通过VR感受地震带来的危害,激发学生探究地震产生的原因的好奇心;接着通过动画展示,让学生观察感知地震是怎么发生的,从而引出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概念。VR把学生带入了虚拟现实中,使学生的身体处于虚拟现实环境中,实现了虚拟现实环境的认知生成,从而使学生能用身体的各个器官,去感知生成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抽象概念。
2.设计活动让生活情境再现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设计一些活动,可以让生活情境在课堂中再现,促进概念的生成。如在《大气的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活动“吸不出来的饮料”,让生活情境再现。教师在课前准备一瓶玻璃瓶装的饮料,将瓶盖换成插有吸管的软木塞(为了保证瓶盖与瓶子、吸管与瓶盖之间的密封性良好),上课时请学生推荐班中力气最大的同学上来喝饮料。班中学生对这位同学喝不到饮料产生了各种猜测,这时,教师可以展示两幅医院里挂盐水的图片。一幅是用玻璃瓶装的盐水,一幅是袋装的盐水,让学生玩“大家来找茬”,旨在让同学们发现关键的不同点。通过设计活动让生活情境再现,关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大脑和身体,也回应了学生的猜测,使“大气压强”的概念在情境中生成。
(二)身心参与,实践体悟,探究建构概念
1.设计改编教材相关实验,让学生在参与实验中体悟
由学生亲自参与的实验更有利于活动认知。实验按开展的形式可分为课内演示实验、课堂分组实验和课外生活小实验等。课堂分组实验和课外生活小实验的难度不高,不涉及危险性,都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完成。演示实验一般难度较高,有些在操作不当时还有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一般都由教师演示完成。改编或者设计一些由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对某些抽象概念有进一步的体悟。
如,在《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一课中,可以设计“人体电池”实验让学生参与体验。具体设计如下:先配置6%的氯化钠溶液100mL。取大小相同的锌片、铁片、铜片和石墨片,用导线与灵敏电流计连接组成如图1所示的“人体电池”装置。在演示时,先用砂纸去除金属片表面的氧化膜,并用镊子夹取蘸有氯化钠溶液的脱脂棉涂抹电极板表面,让上来参与实验的学生左手触摸锌片,右手分别触摸铁片、铜片和石墨片,并请观看的同学记录数据。接着让两位同学手拉手一起完成实验,一同学左手触摸锌片,另一同学右手分别触摸铁片、铜片和石墨片,并请观看的同学记录数据。
改编后的演示实验,可以使更多同学的头脑和身体都参与到该实验中,通过对亲身体悟和由身体参与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帮助学生建构起导体的概念,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的材料的导电能力大小不同。教师对此实验的进一步分析,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体是导体,同时,体悟安全电压和用电安全的概念。
2.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建构概念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对主体的认知活动有重要影响,认知是具体的个体在实时(real time)的环境中产生的。在有些科学概念教学中,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游戏活动,让身体参与概念学习。如“消化系统”的概念学习,可以设计以下游戏活动来完成:首先,在课前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知识,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两至三个器官,动手做好头套(或模型),编好台词,设计好动作。其次,在上课时根据学生选择扮演的器官情况分组组成消化系统。然后教师分别出示如苹果等食物,交给扮演消化系统起始器官——口腔的同学,做表演汇报,接着传给下一位同学表演和汇报。最后,让观看的同学评出表演最形象、同学们最记得住的“器官”。
在此过程中,学生沉浸于“消化系统”这个环境中,不仅动脑,身体的各个部位也都参与了学习,通过手势以及身体的各种动作,实现了认识、身体、环境的一体。身心在具体环境中得到体悟,从而帮助概念的建构。
(三)互动交流,情智升华,转变已有概念
1.在师生交流中引发认知冲突转变迷思概念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其生活环境的认知是基于自身的观察和实践而建立的,因此,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时候,都会受到原有概念或已有知识的影响,但他们原有的这些概念,可能反而会影响学生科学概念的学习,成为“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在讲到酸碱指示剂时,几乎全班同学都知道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遇碱变红。但由于受已有经验的影响,很多同学会误认为,紫色石蕊加入稀盐酸中是稀盐酸变红了,而无色酚酞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了。此时,就需要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而转变学生原有的概念。如教师可以用简单的关系式(水解反应是高中化学的内容,用关系式表示是为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生讨论“紫色石蕊试液遇酸为什么变红?”“溶液变红是石蕊变红还是盐酸”等问题。通过用“HIn(红色)?H++In-(蓝色)”表示石蕊在水中的电离情况,并告诉学生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追问如果是稀盐酸加入石蕊中,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由于石蕊和酚酞是指示剂,是用来检测未知溶液的酸碱性的,所以往往是指示剂滴入溶液中,再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从而容易产生出“紫色石蕊加入稀盐酸中是稀盐酸变红了,而无色酚酞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了”的迷思概念。师生的互动交流,不仅让教师发现了学生迷思概念的存在,也帮助学生转变了迷思概念。
2.生生共享隐喻经验助力学生转变已有概念
在学习“物质的三态变化”这部分内容时,不少同学对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容易混淆。但在学习小组交流过程中发现,用改编后三态变化循环示意圖,更容易让小组同学掌握三态变化的相关概念,如图2所示。
由A图转换为B图是学生学习三态变化的概念时对具身认知理论中的概念隐喻。隐喻是指在一种事物的暗示下谈论另一种事物。如“父爱如山”,高山是个熟悉的具体事物,而父爱是个抽象的名词。有研究发现,人们在早期经历中,就不断重复体验着某种具体体验和抽象概念的联结,这是隐喻产生的生理基础。正是因为隐喻这样的映射作用,使得人们能够以感觉运动经验为基础,对抽象事物进行表征和思维。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通常情况下(水在4℃时密度最大)物质在固态时的密度大于其液态时的密度,其液态的密度大于其气态时的密度。人们总将“密度大”与“重”产生联结,根据学生的经验,重的物质总是沉在下面,所以B图中的固态、液态、气态位置布局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而固态物质受热后会熔化、汽化、升华的经验,正好符合了图中箭头指向向上的物态变化都是吸热的。由此,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生生之间的经验共享,加以教师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已有的不恰当的认知。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概念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具体情境,使学生身体处于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身体的感受和经历,使抽象概念的构建在身心共同参与中完成,为解决初中科学概念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参 考 文 献]
[1]闵辉.PISA科学素养测试的新变化及教学启示[J].教育参考,2019(1).
[2]虞夏骏.高中化学平衡概念转变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3]叶浩生.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J].心理科学,2011(4).
[4]张良.论具身认知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3(4).
[5]IJZERMAN H, SEMIN G R. The thermometer of social relations: Mapping social proximity on temperature[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10).
[6]盛晓明,李恒威.情境认知[J].科学学研究,2007(5).
[7]方溦,葛列众,甘甜.道德具身认知的理论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6).
(责任编辑:赵晓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