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倡导结构化教学 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时间:2024-05-09

张冬兰

[摘 要]  结合实例,从教材使用、问题设计、课堂展示、练习设计四个维度探讨结构化教学,实现数学精神的应然勾联,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深度探究、深度碰撞、深度拓展,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深度学习

当前,许多教师过分拘泥于课时教学,他们就课时教课时,就知识教知识。这种点状式的课时教学无法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要使学生结构化地学,就要倡导教师结构化地教。那么,如何开展结构化教学,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承上启下,结构化地用教材促深度思考

新课程理念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强调教师要开发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合理地用教材是教师必备的技能。教学实践证明,用结构化的眼光分析教材、处理教材,使相关联的或同一体系的数学知识串联起来,更凸显知识的本质,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材3个例题分别选取了“月饼”“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大小都各不相同的图形作为操作素材。用结构化的眼光分析这3个例题选用的素材,存在两个方面的缺失:一是缺乏数系之间的联系。分数是测量、分物或计算结果得不到整数时产生的,是整数的扩展。本课选用的素材没有体现分数与整数的联系,学生难以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分数,分数从哪里来。二是选用的素材大小不统一,学生难以感知分数的大小。

如何从结构化视角来处理教材呢?苏明强教授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创设“分月饼”情境,让学生在“分一分”活动中深度思考。

[激活]两个饼分给两个小朋友,你会怎样分?每人分得几个月饼?

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师画出数直线,找到整数“0”“1”“2”的位置。

[变式]如果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个饼?该用怎样的数记录?

接着教师让学生想办法创造一个数表示半个月饼,并给它各部分取名字,教学分数的读写法。

[深思]你能在数直线找到分数的“家”吗?你是怎样想的?

随后引导学生逐一找“[12]”“[14]”“[18]”等分数的家,感知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猜想】大胆地猜一猜,数直线上“1~2”之间有没有住分数?住着怎样的分数?

以上可以看出,苏教授采用承上启下策略结构化地处理教材。承上从分物结果是整数开始,通过变式,出现分物结果得不到整数的情况,以问题“该用怎样的数记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亲历创造分数,深刻体会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启下巧用数直线连数,实现了从真分数到假分数的延伸。

二、聚焦核心,结构化地设计问题促深度探究

问题犹如司机的方向盘,在探究性学习中引领探究的内容和方向。因此,问题设计要精当,要聚焦探究的核心。一堂课中问题设置不宜过多過细,设置1~3个核心问题为佳,让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结构性,形成紧密关联的问题串,从而逻辑地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探究。

例如,《有余数除法》一课,聚焦核心,可设计两个层次的问题串。

第一层次聚焦“余数的意义”设计问题。用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如果给8根小棒,你会摆什么图形?为什么?算式怎么表示?如果给11根小棒分别摆这些图形,又会怎么样呢?算式怎么表示?“8根小棒”导出无余数除法,“为什么”,让学生将“摆”的情形说出来,实现思维可视化。“11根小棒”很冲击学生的认知矛盾,因为无论摆哪种图形都不是刚刚好,但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有“剩余”这个概念。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把有余数除法算式“逼”出来,并借助图形理解“余数”的含义。

第二层次聚焦“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而设计如下问题:①给你足够多的小棒摆三角形,余数可能是几?有什么规律?摆正方形呢?摆五边形呢?你发现了什么?②东东用小棒摆多边形的时候,剩余5根小棒,他摆的至少是正几边形?他最少有几根小棒?这两个问题结构紧密,问题①是据除数探余数,问题②是据余数倒推除数,引导学生顺向和逆向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暴露思维,结构化地展示交流促深度碰撞

面对课堂暴露出来的不同学生不同水平的思维方法,教师该如何展示与组织交流?如果采用放电影式一一展示,点对点式互动交流,则各算法之间无交集,学生思维无碰撞,教学低效。而结构化地展示交流,实施对比教学,则能引发学生深度碰撞,使各种算法相互沟通、整合,实现整体建构。

例如,特级教师俞正强执教《鸡兔同笼》一课,学生解决“鸡兔同笼,数头有7只,数脚有22只,鸡兔各有几只”这个问题,暴露出不同思维层次的解法。俞老师选取四种有代表性方法(如下图)一并展示出来,先引导学生横向对比——“取名”,再引导学生纵向对比——“分类”。“取名”实际上意在“找不同”,促使学生将算法异质结构化。而“分类”实际上旨在“异中求同”。本课中学生出现多种分法,俞老师抓住其中最本质的分法,组织交流讨论:为什么“画”与“算”分一类,“凑”与“解”分一类?让学生在思维深度碰撞中发现,原来“画”和“算”是一样的,每一步“画”都能在“算”中找到相应的算式,而“凑”和“解”是一样的,每一步“凑”都是一个方程。这样分类,促使学生将算法同质结构化。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构化地展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发展。

四、题组模块,结构化地设计练习促深度拓展

练习是新知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设计习题时,不能仅关注基础知识的达成,更要关注能力、素养的培养。”针对当前课时练习设计“单一”“封闭”“程式化”等缺点,笔者建议用结构化眼光设计题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辨性,确实提升数学素养。

例如,《乘法分配律》一课的教学,可以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题组练习。

第一组:基本性练习

在方框里填数字,在圆圈里填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运算定律。

①(□-8)×4=25×4○□×□

②88×25=□×25+□×25(运用了_______________定律)

88×25=□×□×□(运用了_______________定律)

③6A-15×6=□×(□○□)

第二组:提高性练习

①举一个事例说明(25+8)×4=25×4+8×4的合理性。

②先计算,再说一说“24×12”的笔算乘法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

③玲玲计算(125-A)×8=125×8-A,她的計算正确吗?与正确结果比,大了还是小了,大(或小)了几个几?

第三组:应用性练习

一个长方形猪舍,长46米,宽15米,现扩建,宽不变,长增加到50米。

①画出扩建前、后的示意图

②扩建后长方形猪舍的周长是多少米?想一想,怎样计算更简便?

③扩建后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在图中有阴影标出。想一想,怎样计算更简便?

仔细分析,这三组练习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一组练习考查乘法分配律模型“是什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辨能力。第二组练习考查乘法分配律模型“为什么”,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第三组练习考查乘法分配律模型“在哪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对数学的情感。

总之,结构化教学是基于知识逻辑结构和学生经验结构之上,以整合串联为抓手的教学策略。承上启下,结构化地用教材;聚集核心,结构化地设计问题;暴露思维,结构化互动交流;题组模块,结构化地巩固应用是结构化教学的有效方式,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参 考 文 献]

[1]孙莉.试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罗鸣亮.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