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梁远江
[摘 要]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教材。教师不能只拘泥于教材本身,单纯地为教教材而教,照搬教材的安排,应立足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把教材作为“药引子”,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认知发展水平,结合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家庭背景等状况,对所教的教材文本的内涵不断深挖、充实与创新,亦可进行合理增删与整合,巧妙用活教材情境,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彰显教材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优化活用;教材情境
好情境的预设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才思的施展,更好地突显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教师巧妙地活用教材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从而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提供支撑,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沃土。
一、倒置教材——舍本求末,复原“生活型”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提出:“数学教学情境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量身定制一款“可感情境”,营造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置身其中,深入体验教材的内涵。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由此积累的数学情感,必将转化为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
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 月 日》一课,教材从“看日历——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切入,以问题串形式呈现,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回顾和整理对年、月、日已有的认识,并在交流中逐步完善。一位教师却对本节课教材做了微调,把课后“猜生日”的习题前置,复原一个完整的“生活型”情境,收到良好的效果。
师:同学们,你们每年的生日都是怎样过的?
生:(和家人一起过,或请同学到家里一起过或到德克士或麦当劳庆祝……)
师:老师家邻居明明真羡慕你们。因为他并不能每年都过生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生:各种不同的猜测。(爸妈不在家或家里穷……)
师:明明今年8岁,而他只过了2个生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疑惑的目光望着老师)这怎么可能?他什么时候出生?
师:明明出生在2008年2月29日
(师引导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2008年—2017年的日历查验……)
“过生日”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事,他们很愿意聊这样的话题,教师有意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日”情境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零距离“牵手”,瞬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燃起强烈的求知欲,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产生了一种急于想知道答案的期待感。这时教师揭示课题:“年、月、日”,并告诉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拓展教材——山重水复,营造“探究型”情境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对问题的质疑开始,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发展。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常会遇到障碍,出现“心欲求通而未得,口欲言之而未能”的时候,此时教师为他们营造一个发现、质疑、探索的情境,启发学生在思维如“麻团”后另辟蹊径重新思考,便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例如,北师大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生在学习并熟练掌握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后,教师出示一道思维拓展题(如图一):“求这个零件的体积。”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于这个“残缺不全的圆柱”的体积计算,(也有学生调皮地叫它“残疾圆柱”)学生无从下手,陷入沉思……(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生1:到底怎样求出它的体积呢?
生2:如果把这个“怪物”切开,下面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圆柱(见图二),但上半段仍然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又该怎样计算上半段的体积呢?
学生们个个抓耳挠腮,眉头紧锁……(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该怎样求出上半段不规则图形的体积,解题思路一度中断……)
就在这时,教师轻声问道:“这上半段的体积和一整个圆柱有什么关系?”(小组继续探究)
生3:上半段其实是一个圆柱被平均分成两份?
生4:对,这半个圆柱的体积可以看成一个完整圆柱体积除以2,于是有了:
3.14×32×8+3.14×32×(12-8)÷2,受上面同学的启发,陆续有同学想到新的解题思路。(见图三、图四)
上述案例教师适时在学生思维的“终结”处一点,为学生拨开“云雾”,帮助他们冲破固有的思维定势的干扰,灵活地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用过的“分割添补”法迁移到本题中来,并顺利求解的思维过程,让他们从“山重水复”中看到“柳暗花明”,顿时生成灵动的课堂。
三、提升教材——先入为主,巧编“故事型”情境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典故、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精彩有趣的故事内容,远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上百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故事教学的神奇魅力。
例如,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执教“可能与一定”一课,就很好地抓住學生年龄小,认识事物比较直观的心理特点,巧妙编串以下故事情境,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师:在远古的时候,有个死刑犯即将被送上刑场,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并在盒子里放入写着“生”和“死”的两张纸条,让犯人抽出一张,如果抽到“生”就当场放生,抽到“死”就立即处死,犯人可能摸到什么?他的命运怎样?
生:可能活下来,也可能被处死!
师:这个犯人的一个仇人,偷偷把“生”的纸条换成了“死”字。(师操作替换的过程)这个犯人还能活下来吗?他的命运又会怎样?
生:一定死!
师:好在这个犯人有一好朋友,他把偷换纸条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这个犯人,犯人想了很久,好不容易才想到一个活下来的办法。你知道这是什么办法吗?
生1:逃跑。
师:要能逃早逃了。
生2:把其中的一张纸片吃掉。
师:正是这样,在刑场上犯人抽出一张,立刻塞进嘴里,嚼嚼嚼吞进肚子里了。大法官着急地说:“这可怎么办?我怎么知道他抽的是‘生还是‘死!”旁边的手下赶紧给大法官出个主意:我们可以看看剩下的那张纸条上写着什么?不就知道犯人吞进肚子里的到底是‘生还是‘死。于是大家连忙取出盒子里的纸条一看,上面写着“死”。大法官说:“那他吞进肚子里的一定是个‘生字。”于是决定放生。
师:这个犯人的命运又由一定死变成了什么?
生:一定生。
刘老师“先入为主”,一开篇就浓墨重彩引入生动的故事情节,把数学问题巧妙地蕴含在故事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故事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并发现数学问题。刘老师在讲述“生死牌”故事一開场,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思维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试问:这样声情并茂的故事情境怎能不燃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四、凸显教材——一枝独秀,开发“活动型”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迎合孩子好动、好玩的天性,有效地将这种天性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习变“乏味”为“有趣”,变被动为主动。
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这一课,教材通过“想一想,在套圈比赛活动中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不少教师利用精心制作的课件来展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不同的排队方式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白了图3排成圆形的方案最公平。这样设计不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多少还是不如学生亲身实践来的直观。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的一段回放: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来玩一个套小熊的比赛怎么样?
(1)生纷纷举手,争抢着要上来过把瘾…
(2)师把有意愿参加套圈游戏的同学都请上台来,并安排他们面对面地站好,然后把要套的小熊摆在中间,下令游戏开始…
(3)站在两端的同学首先提出质疑:这不公平,我们离小熊太远了。
师:那该怎么办?
(1)经过商量有人提议应该站成正方形会比较好。
(2)于是教师安排大家重新排成正方形,然后把要套的小熊摆在中间,下令游戏开始…
(3)站在四个角的同学再次提出质疑:这不公平,我们离小熊还是远了。
师:也是喔!那又该怎么办?
(1)经过再次商量,有人提议应该站成圆形才公平。
(2)于是教师再次安排学生排成一个大圆形游戏。
游戏结束后…
师:这个游戏为什么要排成圆形呢?圆形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引出圆的知识,教师花了近10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在套圈比赛中体验圆的特殊性,很自然地为新知的学习埋下伏笔,使原本枯燥、冷嗖嗖的知识,罗列变得生动、活泼,易于学生接受,达到了“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最佳状态,使学生“不知转入此中来”。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我们不能一味地视教材为“圣经”,只有把课本看成学生的学本,把教材看成学生的学材,结合具体学情,巧妙用活教材情境,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使刻板、生硬的数学教材“活”起来,让教材再次绽放璀璨的生命之花。
[参 考 文 献]
[1]赵蒙成.学习情境的本质与创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2]李鹏鸽.创设教学情境的有关问题研究[J].教学管理,2010(12).
[3]孔维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
(责任编辑:李雪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