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张优扬 周彦
[摘要]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切合实际开展思政教育实践能够踏实做好党员和群众政治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工作,在思想上夯实党的建设基础和打好群众基础。本文从组织和管理层面、受众层面、架构和内容方面、组织形式、风险分析五个方面开展持续性思政教育的难点分析,为开展持续性思政教育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持续性思政教育;架构化设计;组织形势;风险分析
一、开展持续性思政教育目的
在党的建设中,应当把政治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党员和群众不仅仅需要学习生活技能和工作的技能,同样也需要通过持续的思政学习从政治角度、法治角度、文化角度等等多角度去学习社会发展的科学客观规律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自己在社会角色中的政治属性。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价值取向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才能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在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真正了解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和强调什么,才能在不断学习中领会党和国家最核心的利益是什么,才能让自己政治信仰和党中央的政治立场保持一致,才能切切实实的做到坚决维护***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社会不断发展,时事万千变化。唯有无数的辛勤付出才有平地而起的高楼,同样也只有切合实际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才能踏实的做好党员和群众政治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工作,在思想上夯实党的建设基础并且打好群众基础。
通过持续对党员和群众开展思政教育,能够让党员和群众普遍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辩证唯物的方法找矛盾、对待问题、解决问题,让党员和群众具备科学的思政理论观念,构建起系统化的思政理论思维体系和客观科学化的思维方式,从理解和运用的角度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这对于大家的日常工作也是很有益处的。
二、从组织和管理层面分析开展持续性思政教育的难点
从组织层面看,在日常工作中,这里指非思政类相关工作领域,大家对于自主开展持续化的思政教育往往缺乏清晰的定位。持续性的思政教育在组织管理上比较难有清晰的界限。当由谁来牵头组织日常持续的思政教育这一点定位不明确时,很容易导致思政教育组织责任的上移。组织责任的上移会导致相关规定在制定的过程中操作性不强。持续的思政教育受众在基层,思政教育的落实点一定是在基层中的,而落实政策往往需要管理规定的具体化。这样,组织责任的上移导致的管理规定操作性不强和基层落实所需的管理规定的具体化产生了矛盾,造成了组织责任同落实分层。这样由组织层面导致的原因容易让学习方式和内容流于形式,成为组织和管理层面上持续性思政教育实践开展的难点之一。
从管理层面而言,作为思政教育的开展和管理方往往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持续性思政教育管理制度,缺少成熟的管理流程,导致执行过程中对于这项工作的管理成本上升。持续性思政教育中,在本项工作持续性开展方面,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去规范和保障。同时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存在着管理成本。当持续性教育工作在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之下逐渐形成大体固定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那么在此项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成本就会随之降低。反之,如果管理流程的制度缺乏或不完善,那么在执行环节必然会增加管理成本,对于思政教育的持续性开展的动力和延续性都会带来管理层面上的阻碍,成为组织和管理层面上持续性思政教育实践开展的难点之二。
三、从受众层面分析持续性思政教育的难点
从受众层面分析,在非思政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党员和群众中,将思政学习和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及日常学习紧密结合得往往不够深入。具体表现为如下五个方面。其一,缺乏持续性的思政学习方法。其二,知识点获取零散难以整合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三,在时事中容易选择性的去看具体的时事事例并从感性上和道德评判上去接受,而较难去深入思考表象背后事物的规律性从而从理性角度去分析。其四,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家从网络上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来源,但是却难以分辨各种观点的目的性和导向性。其五,对于党政的基本理论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的理解不够深,从而不能系统的形成基于科学知识体系的观念去帮助自己在日常和时事中去学习和实践。
基于在受众层面分析的五个思政学习难点,可以看到持续性思政教育的对应难点。其一,缺乏符合实际的思政教育方式方法,谁来教,怎么教,教什么都是值得探索的方面。其二,在持续性的思政教育中,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体系化,构建起一套实用且适用的思政教育模式也是需要解决的难点。其三,在持续性的思政教育中,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受众群体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辨别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对标理论进行理解。其四,思政教育既然有持续性,那么这个过程的时间轴必然会长。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受众群体同时会受到大量网络上的各种观点和言论的影响,那么如何引导受众群体去学习和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等内容也是教育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其五,如何生动而活泼的开展党政基本理论的宣传教育,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的学习,让大家真正的接受、理解、运用好这些理论,都是教育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和解决好的难点。
四、从架构和内容上分析持续性思政教育的难点
学习不能单靠一日之功,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党员和群众中开展持续性的思政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学习不能散乱无章,学习是一个持续而连贯的过程,对学习内容的总体设计以及早期规划对于持续性思政学习开展尤为重要。持续性的思政教育,除了邀请专业的党校老师来进行讲授以及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等,也有很大一部分重點应放在理论学习之上。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在开展教育时,存在着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较差的现象。这也反映出了持续性思政教育在架构和内容上的难点。
从架构上分析,开展思政教育的组织者往往更重视一次教育的内容而忽略了长期教育的连贯性,同时很多时候大家习惯于从一段时间的各类思政教育实践中去进行总结教育的收获。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架构方式,这样的方式不足之处在于缺乏顶层的设计和对于持续性教育整体的内容和节凑把握。从系统架构的角度来看,将持续性的思政教育类比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组件的设计角度出发,对教育内容进行顶层规划和结构设计后,再进行各个具体教学内容的开展,这样的思维是自上而下的架构方式。形成系统性的设计思维和理念,进行架构化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方式方法对于基层组织者有一定的难度。
从内容上分析,持续性思政教育要持续并活泼地开展起来,内容的选择和把控是非常重要的。但内容上既要有系统的连贯性,又要兼顾适用和生动性,这对于教育实施者而言确实存在着难度。随着社交平台和各类短视频类平台的不断兴起,大家的阅读和学习习惯也在日益改变。现在知识获取内容碎片化快速化以及学习时间和地点的不固定化的阅读和学习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传统的读书和聚集性的授课方式受到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改变的冲击。如何让思政教育内容更好的贴合大家的阅读和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学习成效,也是持续性开展思政教育的一个难点。
五、对持续性思政教育的对象和组织形式的难点思考
持续性思政教育的开展离不开被教育对象这个关键因素。思政教育的对象应该如何界定呢?思政教育经常性的会局限在党员群体中开展,但是思政教育本身不应该设有党员和群众的分界线。只有党员才需要学习党建知识,只有党员才需要运用党建知识,只有党员才有资格去上党课等等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党课是以上课讲授的形式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章》中规定,党员有义务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由此可见,党课、日常性的思政教育对象并不仅仅局限在党员,也同样应该包含群众。对于党员而言,党课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的必修课。对于群众而言,对群众宣贯好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让大家理解社会运行规律,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正在经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究竟是什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等其中的逻辑和内涵,让大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让党员和群众同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真正的理解而達到真心的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可党的各项决策,才能真正做到“两个维护”,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真正做好持续性的意识形态工作。持续性在党员和群众中开展好思政教育,意义和责任都非常重大。
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实行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具备高效的组织能力,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受众群体。如今在新的传播媒体不断涌现、新的社交习惯不断形成、新的信息传递和接受方法不断更迭的时代,传统的课堂式授课方式、统一地点统一时间的集中学习等不仅会占用较多的组织资源,同样也无法满足大家个性化、便捷化、高效化、简洁化的学习需求。认识到其中的矛盾才能够对应的找到解决之办法。创新带来更好的发展,持续性的思政教育要想做好做实做到被大家乐于接受并有好的成效同样需要不断创新,用满足于大家需求和期待的方式去组织开展才能真正被大家所接受。所以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有效和高效的组织形式也是开展持续性思政教育的难点之一,这也是极其考验组织者能力和智慧的。
同样在组织思维上,也存在着组织思维转变能否足够及时,以跟随和满足教育受众群体的信息接收偏向。谋定而后行,组织思维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是组织能力增量提升的必要条件。组织思维决定着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关系着组织效果,所以组织思维也影响着持续性思政教育开展的广度和深度。那么在持续性思政教育方面如何培养和具备与时俱进的组织思维,也同样是持续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的难点之一。举例而言,如何去生动地组织持续性的思政教育?第一种传统的组织思政教育思维往往是从党员扩展到群众。第二种“网红”的教育方式更倾向于是一种广泛的学习方式,在社交平台上全民拥有同等机会的接收信息,那么是否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去构想除开身份的差别,无论是领导干部或是普通工作人员,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甚至党员和群众身边的亲友等都可以同等的一起接受思政教育呢?并且在大家同等学习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手段获取和筛选大家的学习数据并进行评估和筛选,对好的学习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以对其他的人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从而带动所有人一起更好的学习。在这两个具体事例中,显然第二种组织思维更灵活也更符合于当下潮流。更新颖的方式必然会伴随更多的风险,有了新颖的组织思维同样需要考虑到对于风险的把控,应提前做好摸索试行组织工作的风险规避设计。所以,培养创新型的组织思维并处理好创新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也同样是开展持续性思政教育的难点之一。
六、对持续性思政教育的风险分析
在本文上述的分析中,思政教育要持续性的开展,从组织、内容、架构、形式上面都需要积极的创新和持续的管理。创新是取得新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大胆尝试并伴随着长期管理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如何处理把握好其中的风险也同样是持续性开展思政教育的难点。
首先对于存在的风险可以进行分类预判。
其一,从组织制度方面而言,当需要采取新形式新方法进行持续性的思政教育时,应关注有没有合理的制度进行指导和保障。创新意味着试点先行,而制度的形成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基础,在先行试验实践创新时及时拥有与之相符的制度化规范制约和保障是有难度的,所以在持续性开展思政教育时的创新尝试需要考虑到组织制度方面的风险,及时做好请示报告和审批流程,及时制定与创新尝试相符合的规章制度可以把控和降低其中的风险。
其二,从思政教育内容而言,持续性的思政教育因为持续时间长,教育内容多,教授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教授内容如何设计,教授内容如何把控,教授内容如何监督,教授内容如何评判都是教育实践开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存在风险因素的方面。尤其是利用互联网上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教学实践时,更是要考虑到在传播过程中例如学习群体管理、教育内容审查、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其三,从架构设计上分析,持续性开展思政教育的主线如何把控也存在着风险。在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思潮不断涌现,其中不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甚至是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背离的价值观思想和言论。那么在教育实施的架构设计上,能否和怎样坚持连贯的、始终如一的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这是值得引起注意和思考的方面。
其四,在组织开展教育实践的形式上也面临着对应的风险。例如使用现在流行的网络教学,在各类新闻里也存在不少例如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不适应,教学过程被断章取义截取部分内容恶意传播等等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那么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如何识别并规避由组织形式而带来的风险同样值得深思。
发展需要机遇,创新尝试同样伴随着风险。在持续性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把握机遇,规避风险,方能使这项工作健康而又快速的进展。
结语
由基层党支部组织开展的持续性思政教育实践从党员教育和群众路线上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做好持续性开展思政教育实践的前提基础是分析其难点并在实践过程中针对难点进行重点把控。在思想上夯实党的建设基础,提高党员和群众政治意识,就需在基层踏实分析好、解决好持续性思政教育难点,做好持续性思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罗昌勤.构建高校思政课研究性实践型教学模式的难点和对策——基于生态系统观的视角[J].南方论刊,2014(05):97-100.
[2][3]刘利琳,鲁凤.浅析民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可行性实施方式[J].法制与社会,2015(36):228-229.
[4]齐云霞.浅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与路径[J].包装世界,2019(1):123-123.
[5]汪淑娟,贺志勇.浅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J].中文信息,2016(7).
[6]马建之.浅析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6(12):174-17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