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用“多模态”反思任务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时间:2024-05-09

李杰++张秦敏

[摘 要]

“多模态”反思任务是指运用语言、图像、图表、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设计反思任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式,从而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多模态”反思任务有多种具体形式,如运用思维导图呈现思维过程、组织合作探究促进认知发展、运用表格评价创设反思平台等。

[关键词]

“多模态”;核心素养;学习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研究发现,当前一些高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较弱,他们忙于应付作业,认为写完作业就完成了学习任务,把写作业当成了学习的目标。当学习中出现错误时,他们只关注答案,很少反思错误原因,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不够重视,结果导致错误重复出现。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反思意识,学习能力不强。

新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学习能力是指学生主动运用和调整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审视和反思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即时监控学习过程、善于运用调控策略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运用“多模态”反思任务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运用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获取信息,以形象直观的体验优化学习方式,反思学习过程,提升学习能力。

二、理论依据

“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多个感官进行互动的方式称为“多模态”(multimodality)。New London Group于1996年首次提出把“多模态”应用于语言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Multiliteracy)和“多模态”意义的建构能力。多模态话语是“一种融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交流模态来传递信息的语篇”。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语言之外的声音、图片、图像、动作等逐渐成为重要的意义建构资源。

“多模态”反思任务是指运用语言、图像、图表、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设计反思任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式,从而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三、“多模态”反思任务的运用策略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结合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设计“多模态”反思任务,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运用思维导图呈现思维过程

思维导图以图的形式呈现文本结构,是对文本信息的高度提炼,有助于学生迅速获取重要信息,并在脑海中留下较深的印象。熊川武认为,从元认知理论的角度看,反思就是主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的反向思考,通过调节、控制自身的认知过程,达到认知的目的。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呈现反思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指向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得学生反向思考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对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

例如,在教学第四模块第二单元Reading部分The Olympic Games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深层阅读任务: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学生概括如下:

Part1(para.1):Introduction to the topic of the speech

Part2(para.2-4):The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Olympic Games

Part3(para.5-9):Some famous athletes and their achievements

Part4(para.10):Question time

然后,笔者提出反思性问题:How did you get the main idea?

<\\Pc-006\tm\中小学\2017\11期\t11q-13.tif>

以第二部分为例,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下:根据第二段首句“Do you know when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began”以及第三段中“at the ancient Olympics”和“today”等信息可以推断出,段落主旨是关于奥运会的历史;同时根据第四段中“He dreamt that...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to live side by side in peace”以及“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re helping to realize this dream”可知,本段主旨是奥运会的重要意义。故第二部分主旨大意是“the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Olympic Games”。

在学生获得答案后,笔者利用思维导图呈现思维过程,促使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提炼关键信息,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学生解答有误时,会反思自己的思路,对比正确的思路,找到错误的根源。本任务有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调节自己思考的方向,从而提升了学习能力。

(二)组织合作探究促进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产生于概念通过社会间的相互交流而被内化并成为个体知识时。”(Vygotsky,1978)心理学家从认知发展角度,论证了社会环境中个体间的相互影响能够促进学习。在合作型的集体里,具有不同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各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合作学习促使学生通过运用声音、动作、表情等“多模态”方式,观察、交流、学习同伴的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及时调整学习行为。

例如,第一模块第三单元Reading部分“Dying to be thin”读后阶段教学,笔者设计了一个合作微型写作任务:In my view, health is very important. I always worry about my figure. In fact, I am dying to be fat. If you are going to write an e-mail to me, what advice will you give? 并展示若干关键词组提供写作支架,要求学生写个简短的電子邮件。参照王蔷的过程写作教学法的10个步骤(creating a motivation to write, brainstorming, mapping, freewriting, outlining, drafting, editing, revising, proofreading and conferencing),笔者根据本课特点将其简化为以下步骤:(1)对该书面表达任务进行说明,使学生明确小组活动任务;(2)开展Brainstorming,让学生合作讨论,分别表达个人观点;(3)安排分组Mapping,帮助学生运用表格或结构图组织收集的观点;(4)进行独立微型写作,写完后安排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批改,要求每人阅读批改至少2篇同伴的书面表达。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教室,以监控学生是否有效合作互动,必要时给个别学生提供帮助。任务完成后教师选择两篇范文,让作者走上讲台向全班展示,其他小组评价。endprint

该合作微型写作任务,促使学生运用“多模态”方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同伴书面表达的内容、结构、语言和书写。例如,如何开头和结尾、怎样分段、过渡语如何运用等结构表达,运用什么词汇、什么句式、时态语态等语言表达,帮助学生反思对照自己有无错误或不足,同伴书面表达中哪些可以借鉴,为学生提供分享智慧、激发思维、对照反思的平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运用表格评价创设反思平台

表格评价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元认知意识,改进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表格评价给学生提供一种学习责任感,给他们提供一个反思自己学习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Angelo & Cross(1993)认为,课堂评估使学生意识到语言学习的过程性,從而更好地监控自己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格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第一模块第三单元Reading部分“Dying to be thin”,在读后阶段完成合作微型写作任务后,笔者布置学生进行同伴评价活动,设计的评价表如下。

表格作为一种学习模态,能够凝练关键内容,突出重要信息。评价表包含“观点、结构、语言和书写”四个方面,要求学生把书面表达中的亮点和有用的表达用语摘录出来,并指出不足之处,最后评分。评价时笔者注意调控评价过程,突出评价的目的是关注学生能够做什么,而不是他们不能做什么,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维的评价内容、多元的评价主体、多样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生创设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习进展情况,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提升学习能力。

四、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学习能力欠缺的问题,探讨了运用“多模态”反思任务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实践证明,“多模态”反思任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有效的组织,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图表、图画、声音、视频等多种手段,设计“多模态”反思任务,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探究中反思,从而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参 考 文 献]

[1]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96(1).

[2]Vygotsky, L.S.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The MIT Press,1978.

[3]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4).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吴安萍,钟守满.视觉语法与隐喻机制的多模态话语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3).

[7]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符 洁)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