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用评定量表 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时间:2024-05-09

[摘 要]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需要通过发展性评价来促进。本文结合课例,从“评定量表”这一发展性评价工具的设计和应用,通过“教室或家庭观察”对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和综合评价,将课堂所学与现实社会生活有效链接,缩小“应该怎样表现”(知识)与“真正表现行为”(表现)之间的差异,以评价促进教学,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以此提高品德课程的育人实效。

[关键词]

评定量表;品德课堂;表现行为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应当把发展独立人格、和谐人格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将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对于小学生而言,习惯养成、道德提升与人格塑造才是具有久远意义的。本文引进“评定量表”这一工具,从“以评促教”和“以评促学”的角度谈提升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一、整体把握目标设计评定量表,以评价促进教学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设计评定量表,以评促教,是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技术。

评定量表评价常运用于动作技能、情意领域的评价,它是指一组用来作为判断依据的行为或特质,及能指出学生在每种属性中不同程度或“等级”的量表,可用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策略与兴趣,或人格、情意发展状况。新课程背景下品德课堂如何实践“学习做人”的课程核心价值,是实现有效德育的重要标尺之一。为了使课程教学内容对每个孩子的成长具有“个人意义”,在品德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树立“生活即课堂”的大品德课程观,依据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学生发展实际需要,将“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入课程教学,设计和运用“教室或家庭观察”对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系统地记录学生在教室与家庭中将教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状况,并以此作为决策教学策略的依据,有效落实单元主题“动力技能”或“情意领域”的教学目标,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例举】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的活动主题三——“每天都有好心情”。

(一)依据教学主题和目标界定量表的清晰目的

《每天都有好心情》这一课属于情意领域教学内容。“学习一些简单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保持乐观的心态”是本课重点,而如何使学生接受并内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最终形成自身品格,是本课教学难点,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教学应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认知与生活中的技能、情意是否能有效连接,要善于捕捉课程、教材与学生发展之间的“空档”,通过设计和应用教室(家庭)观察记录“每天都有好心情”学习评价单,做到兼顾认知、技能、情意的学习结果,且评价分析“应该怎样表现”(知识)与“真正表现行为”(表现)之间的差异,并将其作为本课的“教学增长点”,即用“表现性”量表评价学生真正的各项学习表现,以此达成“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愿意改变、乐于改变—价值接受、方法重组—迁移生活—形成品格”的最终目标,促进学生良好情绪管理、习惯训练和个性养成。

(二)依据量表的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决策

根据课堂前测,统计结果表明:“不会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与压力,爱发脾气”正成为当下影响本班学生成长的现实困扰。根据课堂前测进行教学决策,本课活动目标定位为:通过具体活动增进学生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促进自我做出改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每天都有好心情”学习评价单的项目内容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动态建构孩子的“快乐妙方”。通过活动学生能坦然面对自己情绪管理中的问题,积极寻找调控情绪的方法,学习换位思考,努力做一个阳光快乐、积极向上的人。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因此,师生达成协议开展为期30天的以“改变情绪管理方式”为主要内容的表现性量表的观察与记录活动,将课堂上的“知识增量”和“技能进步”转化为“可观察的行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跟进式”教学补救:确定本班情绪管理的“特殊学生”,实施“特殊学生个人成长导师制”,做到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兼顾;同时,加强家校合作、班科任教师合作,加强学生日常生活中情绪问题的关注与引导,形成教育教学合力,真正落实“生活即课堂”的大品德课程观。

二、创设情境,运用评定量表提高课程实效性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运用评定量表提高品德课程育人实效性时,应依据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创设多样化情境,具体可包括:故事情境、问题情境、任务情境等,通过角色扮演、课堂观察、体验感悟和访谈对话,引发和判断学生的表现。学校和家庭的真实生活均可作为学生“引发和判断学习表现(行为)”的“适当的情境”,对学生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进行观察记录,作为诊断学生个人情感态度能力的依据或进行补救教学或个别指导的参考。及时分析、处理、观察素材,以评促学,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反思能力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并有所进步。

【例举】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的活动主题三——“每天都有好心情”。

教师根据课堂前测结果,设计并应用“每天都有好心情”学习评价单;课堂上,通过教室(家庭)观察记录将教学应用于“课堂即生活”的真实情境中,以此增强或改善教学;教学实施后,对个别学生存在较严重的情绪困扰和障碍继续开展“‘每天都有好心情学习评价单”的学习评价,以评促学,作为诊断学生个人情绪管理能力的依据或进行补救教学或个别指导的参考。

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本课情意领域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涵与标准,明确判断的观察表现。评定量表对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从以下三方面界定:第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技能;第二,行为表现的性质:评价点着重“过程”“成果”,或两者兼顾。第三,判断的规则和标准:明确列出行为表现的重要层面和各层面表现的评分标准,前者指将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技能进步具体化为可观察的行为;后者指制定表现优异的、普通的或不佳的程度标准。如在“每天都有好心情”学习评价单中,教师依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设置了十项具体可观察的评价项目,设计以“改变情绪管理方式”为主要内容的表现性量表,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如合理宣泄法、幽默解嘲法、心理求助法、转移回避法、自我激励法、理解宽容法等,制成生活化的评定量表,并提供明确的使用说明、判断规则和评价标准,并明确列出行为表现的重要层面和各层面表现的评价标准,将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技能进步具体化为日常可观察的行为,以此达成“迁移生活—形成品格”的目标。

小学品德新课程所追求的核心素养,是德育课程的魅力所在。对于品德的“养成教育”,教师可以运用评定量表将学生课堂所学与现实社会生活有效连接,缩小“应该怎样表现”(知识)与“真正表现行为”(表现)之间的差异,从而提高品德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李坤崇.教学评估——多种评价工具的设计及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3]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刘北芦)

作者简介:张丽黎(1975-),女,福建南平人,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品德学科教育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