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程转
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江苏苏州215431
厘清解题思路促进思维发展——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为例
程转
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江苏苏州215431
思维发展与数学学习是一个互相促进和提高的过程,而解决问题这一内容又最能反应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苏教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加入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内容,旨在通过策略的学习,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结合三次磨课的教学实践,谈如何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
条件;思维;解决问题;解题思路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继三年级上册“从条件想起”的又一解题策略。从本质上看,无论是从“条件”想起还是从“问题”想起,都是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推理,只是相对于“从条件想起”的顺向思维,“从问题想起”属于反向推理,对思维的要求更高。怎样才能上好这节课?非常幸运,本次市级评优课的内容就是“从问题想起”,经过几次试上和研讨,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从问题想起”是继上学期“从条件想起”之后又一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么,为什么要从问题想起?从问题想起有什么好处?这是笔者思考最多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应该搞清楚什么是“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这一策略有什么特点。
在教师用书的第69页,笔者读到了这样的一段话:“从题目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先找出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两个条件;再把上述条件中的未知项作为新的问题,并继续与它直接相关的另外两个条件。像这样执因索果、逐步推理,知道所需的条件都能从题目中找到为止的思考方法,我们称之为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这段话,解决了笔者的疑惑——没错,条件太多,从条件出发来思考会有很多种可能,不方便思考;而从问题想起,能够使我们的方向更加明确,这样一来,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问题了。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后,笔者开始了试上。
一、第一次试上
1.直接出示例题情境。
2.提问:读完题目以后,你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
3.交流汇报后小结: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因此要选择130元和85元这两个条件解决问题。
4.怎样利用这两个条件要求剩下的钱?要求剩下的钱,还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板书: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
根据数量关系,再对照题目条件想一想,要求“剩下的钱”,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所以,要先算什么?
(3)让学生互相说说解题思路。
(4)列式解答
教后反思:
第一次试教,整体的感觉就一个字——“顺”,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提炼,学生解决。教学内容虽然完成了,但是学生的思路却完全被老师牵引和掌控,教学形式“一板一眼”,学生的表现“乖巧可人”,仿佛是在“配合”老师上课,这样的课堂,只能称得上是解决问题的“练习”课,而不能把它定位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课。“策略”,要体会产生这一策略的必要,感受这一策略的便捷,这是第一次试教的过程中欠缺的,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整:
二、第二次试上
1.创设情境,引出从“问题”想起
出示想想做做第三题(已进行修改)
(1)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2)追问:为什么选择“20元”和“4元”这两个条件?
(3)小结: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像这样的思路,我们把它称为“从问题想起”,这是数学上经常用到的一种解题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从问题想起”的解题策略。
2.教学例1,体验如何从“问题想起”
(1)理解问题:你是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的?
通过交流,明确“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2)分析数量关系
怎样求“剩下的钱”这个问题?根据你的经验,要求剩下的钱,知道哪两个条件就可以了?
板书: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
根据数量关系,再对照题目条件想一想,要求“剩下的钱”,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所以,要先算什么?
(3)让学生互相说说解题思路。
(4)列式解答
教后反思:
“为什么要从问题想起?”是第二次试教的设计基础。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将想想做做第3题的第一问直接出示给学生,并通过“为什么选择20元和4元这两个条件?”这个问题的追问,让学生感受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些时候,从问题想起,可以更加快速、更加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条件,有了这样的感受,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就明确了。
但是,这样的设计也有不足:
1.教师的教学意图太过明显,会让学生产生“因为有用、所以学习”的错觉,不利于学生自身数学思维的发展。
2.本题中涉及到了乘加的两级混合运算,把它放在导入环节,然后再展开例题的同级混合运算,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设计不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
因此,我们再一次推翻了自己的思路,同时也在思考:怎样设计,才能既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从问题想起”的好,又不加重他们的负担呢?
三、第三次试上
1.首次体验,理解数量关系式
(1)出示情境: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这里的数学信息真多。
(2)设疑:
如果老师让你们解决一个问题,你准备用哪两个条件解决?
肯定用这两个条件吗?为什么不能确定?
(3)出示问题:买一套运动服,最多剩下多少元?
同桌说一说,你打算选择哪两个条件,为什么选择这两个条件。
交流: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所以选择“300元”和“130元”这两个条件解决问题。
启发:那么,怎样求“剩下的钱”这个问题?根据你的经验,要求剩下的钱,知道哪两个条件就可以了?
板书: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
提出要求:你能把上面的想法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来吗?
引导观察数量关系式
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
“剩下的钱”是什么?——要求的问题。
“带来的钱”“用去的钱”是什么?——要找的条件
要想解决“剩下的钱”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带来的钱”“用去的钱”这两个条件。
小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些时候,我们要从“问题”想起,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条件并解决问题。
2.再次体验,感受“从问题想起”的优势
(1)出示“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2)分析数量关系:这里,条件虽然变了,但是什么没变?
所以这里的数量关系式仍然是“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
进一步启发:根据数量关系,再对照题目条件想一想,要求“剩下的钱”,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所以,要先算什么?
让学生互相说说解题思路。
指名2-3人回家后全班交流。
(3)列式解答
教后反思:
为了不加重孩子的思考负担,我们把例题的教学分解成了两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预期目标:第一层次,让学生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将数量关系式逐步呈现,初步感受从问题想起的合理;第二层次,使学生能够根据数量关系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体会从问题想起的好处。
在这次试上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不再因为自己会了而马上大声说出自己的答案,他们会分析解题的过程、会反思自己的思路是否合理,这样的设计,才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才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才体现了“策略”的价值。
更为难得的是,我将题中的数据简化,在二年级的一个班又进行了一次试上,孩子的思路非常清晰,这,也许就是这节课的魅力!
一、抓学生的思考过程,明确思路
(一)重视策略的形成过程,而非问题的解法和结果
解决问题教学的本质应是“策略的形成”,而不是问题的解法和结论。因此,每一次解决问题以后,及时引导学生对解题策略的提炼和整理,不在解题过程和解题结论上做过多的纠缠,甚至,在想想做做时,部分题目只让学生补充条件,不计算,学生只要能够补充出相应的条件,就足以说明他们对题目已经理解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解题策略方面的发展。
(二)重视对策略的体验、感悟,而不仅仅只是策略的实际应用
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二、抓板书的呈现顺序,建构知识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口头讲述的辅助手段,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要点和结构,可以说,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脚手架”,它指明了所学内容的核心和实质所在。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按照“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的顺序呈现的,在不断的思考和交流中,我们发现,“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更能够体现“从问题想起”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例一的时候,我通过“剩下的钱是什么?——要求的问题。带来的钱、用去的钱是什么?——要找的条件”这样的问题串,使学生逐步感受从问题想起的特点和优势。
三、抓教学的深度理解,完善认知
相信教学过高年级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一种困惑:学生在读题以后不知道怎样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因此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其实,这样的现象不是一句简单的“不理解题目意思”就能搪塞过去的,追根究底,是因为学生不会分析题中蕴含的数量关系。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这一内容的编排,恰好能够解决这样的烦恼。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感觉“准确、快速”上,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从问题想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精彩,课堂的收获应该是学生有收获,只要学生感受到位了、理解深刻了,我们的课堂,就算成功了。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的三次教学,使我们看到: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厘清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才能感受策略的价值,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
[1]林振勋.小学数学解题思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8).
[2]陆昌然.小学思维数学[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1
(4).
(责任编辑:李雪虹)
程转(1983-),女,江苏徐州人,小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