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高年段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09

杨羽

[摘 要]

小学阶段的数学预习能力培养,可以从培养预习习惯,指导预习方法入手,逐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预习习惯,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的培养策略包括:通过课前预习卡导学,培养学生预习能力;通过课上讨论组互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关注过程的评价,使学生感受成功喜悦。

[关键词]

数学预习能力;预习卡导学;讨论组互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见,通过对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可以切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数学预习能力培养,可以从预习习惯的培养,预习方法的指导来入手,到高年段,逐步培养和提升数学预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小衔接做准备。

一、通过课前预习卡导学,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一)依托预习卡导学,给学生提供尝试的平台

课前预习,即学生尝试着先学。一般包括数学阅读、数学质疑和数学操作等。

1.有针对性地指导数学阅读,搭建预习的起点

针对学习内容的数学阅读,初步理解教材。根据学习内容的差异,通过预习单提示,引导学生可采用:抓词句,反复读;找联系,对比读;找疑问,重点读;动手做,摸索读等方式,初步理解教材呈现的内容。

涉猎学科内容的数学阅读,了解数学文化。在教材中,有时会涉及到一些数学文化的介绍。教师可以直接提供阅读材料,也可以引导学生查找数学文献资料,或从图片、音像资料等信息中,初步理解和感受数学历史文化。

例如,学习《圆的周长》一课,如果预习只止步于圆周率的发现者是谁,学生只停留在会背到小数点多少位,那么学习无疑是浅层的。如果是关注到数学文化的学习,就应该引导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阅读。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割圆术,使圆周率更精确的,人们到底是如何测量出地球周长的等,从而了解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2.基于数学质疑的操作,保障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行为,依托于问题的提出,即数学质疑。有了问题,通过预习卡,引导学生一步步通过操作去尝试和实践,使预习更有效。

布置预习时,通过预习卡演示一两个问题的设置,或在问题中设置发散学生思维的点。以此,不仅引导学生思维的有效发散,而且还能启发学生对后续问题的质疑和设计。

如《展开与折叠》的预习:预习单上先展示了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并引导学生,借助磁力片学具围成的正方体,试着沿不同的棱展开,看看有何发现。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会产生疑问:每次打开的棱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展开图形式,那么究竟有多少种不同展开方法呢?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学生带着问题不断尝试,并将问题延展到课堂。通过小组内交流,生生合作,教师点拨,很自然地总结出四大类别十一种不同展开图形式,使这节课的难点迎刃而解。

(二)分课型导学设计,使学生经历个性、实效的预习

1.概念课的预习

小学阶段正式给出完整概念的不多,但易混淆的不少。如质数和互质数、面积和周长、体积和容积、正比例和反比例等。有一些定理和规律的界定是不完善的。教师在预习单中,可给出相关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学生的理解会更加准确。

如在《面积的整理复习》一课。提供给数学阅读的资料是三条关于面积的表述:

①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北师大版教材

②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旧版教材

③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图形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一般界定

请同学仔细阅读,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对比谈谈理解。

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第②条中,“平面图形”的大小,实际上使“面积”的定义包容得不够。因为有些图形,并不是平面的。比如球体和圆柱体(展开了才是平面图形),还有国土面积(它随地球的样子,应该是一个曲面),它们的面积就不能够用“平面”来涵盖。因此,我们的教材摒弃了这个词。第①条和第③条中,“封闭”和“围成”,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把一块面积围了起来。但前者是注重围成后形成封闭的这个结果,后者着眼于围的动态。

这样,通过对比分析,不仅引导学生关注了概念中的易错点,更关注到了问题的本质。

2.计算课的预习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意义——法则——应用”是计算课的一般探索流程。课前预习,也应遵循这个流程。以例题为引领,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动手试一试。在“能看懂——能算对——能说清算理——会解决问题”这一流程中,完成预习的全过程。

3.空间与图形课的预习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图形特征,推导计算公式,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预习时,应设置相关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数一数,量一量等方式,体会图形的特点。而公式的推导,同样可以在预习中,通过类比、迁移、转化等思想,尝试着得出。

4.解决问题课的预习

“读题——建立数量关系——选择解题办法——解题——检验”这是解决问题课的一般流程。在预习中,根据这个流程,先设置一个简单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提示,一步步试着去解决一个问题,初步积累一些学习经验。

也可通过补充线段图,学写等量关系式,反过来想一想再检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尝试和挑战,自主解决预习中的困难。

5.实践操作课的预习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手脑并用是最佳认知方式。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读懂本文,看懂例题,更要根据预习提示,尝试着进行操作。

如《包装的学问》一课预习中,就要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单的提示,试着自己摆一摆在4个、6个、8个磁带盒有几种包法,怎样最省纸。再挑战一下12个磁带盒的包法。通过操作,初步发现规律,从而对表面积的相关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二、通过课上讨论组互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分工合作式

这是开放式课堂最常用的合作方式。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组内设立不同的角色。在交流阶段,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互帮互助,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预习遗留问题大部分在组内解决完成后,在汇报阶段,小组成员仍分工合作,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小组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共同完成数学预习的汇报。

(二)交流倾听式

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最有效的合作方式,常用于整理复习课。在课前学生已经初步整理出了复习提纲。在组内交流时,学有余力的同学起了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他负责组织组员通过倾听,讨论,筛选,选择出一份复习提纲,进行重点交流、集体修改,再拿到班级去交流。

(三)表述辩论式

在充分的预习后,学生之间思想的冲突是很激烈的。组内交流,是初步的思想交锋、碰撞。班内交流时,不同观点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临时的辩论队,知识在辩论中归于本质。

(四)合作测试式

适用于练习课。学生可以在课前根据预习卡提示,从不同角度查找自己的知识漏洞,对易错点进行分类整理,把典型错题拿到组内进行汇编,自主出练习题考核。

(五)寻求外援式

在充分预习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高效运转。学生在组内倾听、质疑,讨论,甚至争辩。当对某一问题讨论到白热化阶段时,不妨给学生开辟一些“绿色通道”,如邀请老师进组,走到其他组“取经”,或者直接借用教师电脑查资料等。不仅可使学生求知的意愿更浓,也进一步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通过关注过程的评价,使学生感受成功喜悦

1.智慧引领,思维优化,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是“促进者”“咨询者”和“参与者”,基于过程的评价,教师更要做好智慧的“引导者”和思考的“示范者”。让学生不断提升思考的质量,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评价的最优效果。

如《图形的分类整理复习》一课。教师课前对收上来的预习卡进行检查,发现一位同学将用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三角形,一类是大于三边的所有多边形。

在课上小组交流时,老师进入该组。果然,组内同学讨论时,都以为这位同学是按“是否是三角形”分的类,并没有对这个想法给予更多关注。

此时,教师承担起了“引导”的责任。

师:你们再想想,对这种分类方法有什么想质疑的吗?

一个组员想了想,说:那按是否是四边形,是不是也可以照着分两类?这样的标准也太没有意义了。

师:想得好,我们的思维要发散,但发散后,要追问、质疑,为什么这么想。你们想听听这位同学到底是怎么想的吗?

这位同学:我是按图形的特性分类,三角形有稳定性,别的多边形没有,所以……同学们不说话了,都在脑中推演各种多边形木框是否不稳定的情形。

(老师已在课前协助这位同学,做好了几个多边形木框。此时,展示出来。组员们争相操作,果然发现,除三角形有稳定性,其余的多边形,边越多,越易变形。)

这一则课例,就充分说明了教师引导“思辨”,对于学生思维提升的的可贵和必要。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对他学习热情的最好激励。

2.关注过程的捆绑式评价,让学生在团队中成长

关注过程的评价,必须让学生在团队中感受自己的成长。课上生生互评,组组互评,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学生的预习表现和在讨论中的表现,都作为评价的指标,记入团队进步。而对学生预习卡的评价,主要是组内优秀作业展示,组间展示,全班评价,每月在评比台上进行展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预习的热情。

总之,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前预习卡个性使用,创设预习条件课上生生交流互学,搭建合作平台着眼于过程,实施动态评价激励。

总之,以学生预习中的问题为学习的起点,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教师基于学生的有效预习,了解学生的起点在哪里,困难是什么,应如何帮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提升,明晰什么是该学生讲的,什么是该自己点拨提升的,从而切实实现课堂高效。

[参 考 文 献]

[1][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郑威.学习共同体——一个文化生态学习环境的理性架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快乐的学习——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