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一道高考生物试题的解读看课堂教学

时间:2024-05-09

姚慧凌

(沈阳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 沈阳 110000)

几年来,大家对生物高考试题有一个共识——基础。试题基础是不是就意味着简单呢?平时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何保持合适的“度”呢?如何提高产出和投入的比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我们的学生不那么累就能得到高分呢?研究试题的时候,结合一些“学习理论”是不是能更好地解读高考试题背后的信息呢?

我们可以试着从“分解试题”背后的原理支撑来解读高考试题,也就是逆推题目背后的知识链条,借此发现完成一道习题需要哪些知识基础,进而发现学生是因为缺少哪一知识导致了做题的失误,借此来指导未来的常规教学。这也是围绕学习中要学会“查缺补漏”的思维,利用学习的“最近边缘区”来思考问题。

例:2014 年理科综合试卷(新课标Ⅱ卷)第4 题

将某植物的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 和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 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 组的高

B.浸泡导致f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 组的

C.a 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 大于b 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笔者认为,要正确解答此题,需要以下几个基本程序和知识基础。

1.读懂题干

要“真”能读懂文字,则需要读文字时把它转换成相应的图像和情景,需要学生回忆质壁分离实验的情景——细胞浸泡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的失水和吸水状况。

反思教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中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做“质壁分离实验”,那么曾经体验过这些事件的学生,无论他实验做得是否成功,他的记忆都要比听过讲述、看过书本要稳固得多,“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做中学”能保留75%的知识,而“听讲”“阅读”只能保留5%~10%的内容,一旦学生这个环节没过关,那么这个题目的“题干”就很难读懂了,就更别说解决接下来的问题了。由此可见,课标一再强调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强调体验和参与过程,这些过程在高考中是能“考”出来的。

2.看懂图表

此环节在解决本题中非常重要,也体现了课标中强调的基本能力——利用图表展示问题和阐述观点。图像的纵坐标是解读图像的关键:纵坐标表示浸泡后长度变小还是变大,纵坐标越小,表示吸收水分越多,也就是外界溶液越小。当纵坐标是1 的时候,则相当于细胞吸水失水达到平衡点,那么此时外界溶液浓度等同于细胞内部溶液浓度,也就是此刻横坐标数值代表的细胞内的浓度。如果把图像解读到这个程度,那么本题已经全部解决。

但是,这些信息的获得,既需要对细胞失水、吸水条件完全清楚,还需要能按照一定的程序看坐标,更需要细心和耐心解读纵坐标的含义,实现思维三步转换:坐标——文字——细胞状态变化图。这些内容往往被大家统称为综合判断能力。

反思教学:坐标的识别一直是理科学习中的一个重点,生物学课堂中教师也一直在让学生练习学会看坐标,但是不是有的学生就卡在了某一个看坐标的程序,或者卡在了生物学的知识不清楚,亦或者就是缺少体验的情境或者想象缺失呢?要想让学生提高这种综合能力,我们平时在课堂有必要教会学生一般规律,但是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很大。“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学习能力有差异,每个人都会有生理的短板,而且这种差异很难通过学习而提高。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有的学生善于听而学习,有的学生善于看而学习,有的学生善于体验学习。那么,我们强调自己“讲”了多少次,强调“练”过多少回,这些一定是学生必须会的必要条件吗?针对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能不能尝试提供多种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方式去学习呢?如除了教师讲解之外的,还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领悟、同伴交流研讨、练习题之后的修正,等等,还有就是真有学生暂时不会仍对学生的包容和继续帮助。

3.试题选项思考

此题目看懂前两项之后,试题的选项A、B 就没有歧义了;C 选项背景知识就是吸水是否消耗能量,物质跨膜运输的形式和条件,这个就是一个识记的小内容;D 选项的判断就是看整体图形的比较了。

教学反思:分析到最后,我们能看出来,解决此题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其实在于平时课堂教学体验和简单的生物学知识的应知应会,第二个关键是结合知识的综合判断和推理,到了第三个环节,题目本身已经没有任何难度了。

正如老师们常常强调的一个问题——审题,题干读明白,图示看明白,题目答案就迎刃而解了。而通过以上解题分析,我们能意识到,我们强调审题并没有错,但是审题本身包含的基本是所有的生物学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单纯语文阅读能力,学生也绝不能通过教师强调的“审题”二字来学会“审题”。

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是否以案例的形式给学生分析过高考试题,审题意味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我们是否试图发现不同学生在常规审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个性化问题?我们是否应该继续探索,即使我们已经分析了试题内容,是不是还有一些学生依然没有理解“题”外之意?

如何能解决我们已经发现的问题?又如何发现我们还未发现的问题?

我想已经发现的问题需要我们利用现有的“教学规律”来解决,目前更需要研读现有的“人的学习规律”来解决。“教”固然有一定之规,教的对象——人,也有规律性的学习之道。学好这些规律必然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具有科学性、专业性,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提高课堂的“性价比”。

没有发现的问题其实就在课堂里,就在教的人身上,就在学的人身上,就在教和学的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反思自我,能包容、发现学生的问题,能潜心观察课堂,这些目前还没发现的问题会被我们发现的,发现问题之后解决问题就不是最难的事情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