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吕天翔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世纪之初就提出了美育完美人格的主张。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也说:“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语文教师智慧、激情和技巧熔铸而成的艺术,而任何艺术品都在于突破因袭的模式,创造独特的美学风范。
一、发掘美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程。现行的语文课本中,文质兼备的课文比比皆是,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
随作者一起泛舟《长江三峡》,“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那激流澎湃的三峡,那万千气象中优美动人的传说,让我们领略大自然的旖旎风光的美,感受母亲河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雄奇和伟大;《风景谈》让我们难忘那 “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缭绕的歌声”、“牵牛掮犁”交织着大自然美与人物情操美的图画,为民族精神美而热血奔涌;再听《荷塘月色》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随着那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把我们带进诗一般的音乐仙境,那流水一般的月光,笼着轻纱般的青雾,高高低低的树,树梢上隐隐约约的山,旋律是那样清新、和谐,在这迷人的月色中,用心尽情吟唱一支委婉、深沉而又悠扬动听的小夜曲,让人从这优美动人的语言美、音乐美的旋律中深切感受到一个出污泥而不染、极力追求理想世界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心灵美。
语文教材中并不缺少美,而是我们师生可能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因此,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种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所展示的画卷的丰富多姿,可以启发人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塑造人完美的人格和豁达的心境。如《冬天之美》展示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寒假,雪天,整个村庄都被雪覆盖着,只有农家房屋上的烟囱冒着几缕炊烟,烟囱四周的雪融化了,露出湿湿红瓦,屋里一家人围着火炉说着笑着,其乐融融。在这样美好的意境中,学生对温馨家居的回忆和对乡村冬天的渴望充斥心中。
作为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审美,以自己的眼光认识和发掘教材的美,融进自己的情感,对教材的美产生发自内心的喜悦和热爱之情,才能启发学生探求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意境、情趣,有意识地从启迪学生审美意识入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文字符号转换成色彩绚丽的图象,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显映出来,再通过体验、意会、移情才能达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效果。这样,就可使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赏析和写作能力。
二、感受美
怎样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美学,使其成为洋溢着美的天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美,使教材中的人物、动物、事物栩栩如生,富有真实感,使学生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浮想联翩中感受意境美呢?
1.于声情并茂中获得美
优美动人的诗文应反复朗读,于诵读中感染熏陶。当我们高声吟诵《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大海翻腾、波涛汹涌、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一幕如现眼前……这时你感觉的不仅是对沧海的礼赞,更是诗人咤叱风云、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的慨叹。它给予鉴赏者的是大海的雄浑之美,也是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意义的力量之美。当我们引吭高歌《水调歌头·游泳》“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时,我们不仅会为那大桥如垂天之翼的鲲鹏横临江心、烟波浩渺、雄浑的意境而惊叹,更会于宏伟壮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蓝图中感受到一种高昂的鼓舞人前进的精神美。当我们读到《最后一课》“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韩麦尔先生的脸色惨白,他的声音哽住了——‘我,我……转身在黑板上用尽全身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每个人都会为那回肠荡气悲壮的爱国主义精神而震撼,那一种崇高的精神美便会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
2.于字里行间中体验美
语文美育,是通过一篇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来实施的,语言文字成为学生直接感知的物质材料。因此,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眼看、耳听、口说、心思),可反复对课文进行理解,还可用实物直观教学、电化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尽快感知材料,获得美感。
《九寨沟》一课,九寨沟“像一个童话世界”,用电教手段将九寨沟奇异原始的自然风光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之以课文录音,使图像与课文相互对照,形、音、色混然一体,创造出“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优美意境,学生仿佛进入茂密的林海,置身于娇艳的野花丛,那高耸的雪峰插入云霄,那活泼敏捷的小熊猫也似乎在频频招手。学生此时的感情和作者发生了共鸣,陶醉在美的氛围之中,深深地爱上了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利用一个疑问点燃学生想象的兴奋,在形象的观照和语言的品味中领悟作品隐含的意蕴。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西湖的自然美景勾勒出一片繁华的景象,到处都是庭台楼阁,轻歌曼舞。游人的一片醉意,暖风吹来,意软情浓,醉得把杭州当作汴州。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南宋皇帝偏安于江南, “直把杭州作汴州”,无意收复失地,一心享乐。诗人写的虽是游人醉于西湖美景,隐含的却是统治者沉迷于荒淫作乐,诗人心里有无限感慨,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要注意理解美,只有理解美,才能更好地感受美。《荷花淀》中有两处景物描写,一是写荷花淀夜景,一是写正午淀上风光。这两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如果我们深入一步思考就会发现,作者并非只是为了向我们展示一幅清新、明朗、美丽的童话世界般的风景画,美丽的景物往往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性情。作为一个读者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景物在课文中的特定意义,才会为之而赞叹。“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3.于真情实感中感受美
常言道:“山水无情人有情。”感情在审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美不仅是具体、形象的,而且具有强烈的感人肺腑的力量,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赢得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教师应用自己火热的激情、唯美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去拨动学生胸中的琴弦,让学生有一种“如沐春风”的心旷神怡之感,使他们在教师情感的春风中,情趣得以陶冶。
能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一堂课的开场白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富有美感的“开场白”或引起悬念,或拨动琴弦,或在无疑处设疑。用这些方法激起学生好奇的涟漪,荡起想象的浪花,使学生很快进入研究思考问题的境界。这种开场白的效果犹如“春色满园关不住”的“一支红杏”,让学生在内容展现前先感到生机勃勃的“春天”。
《周总理,你在哪里》用一段深情的导语,可以激起同学们对总理的爱戴之情,师生沉浸在炽热的情感中,一种崇高的美感在共鸣中升华。诗人用心血和热泪凝成的文字在同学们面前树起一座追求共产主义审美理想并为之献身的光荣丰碑,成为他们人生的鲜红路标。
三、创造美
培养学生审美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写作。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审美感知、审美创造的过程,是对美的追求,美的表现。只有把学生的审美经验调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创造美的冲动,才能将审美活动深化发展,学生对审美理论才能有深刻的理解。在美育实践中,可以利用画片、音乐、实物、朗诵等来创设情境,以各种手段调动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把学生引入具体情境,领悟作品的深层意蕴,不断积累审美经验与审美理论知识,在创作实践中才能善于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
要创造良好的气氛,要精心选择传播知识的形式。选择的形式应该遵循形式美的法则,经过教师艺术加工,经常给学生以新鲜感、回味感、满足感。应用一个有疑义的实例,一个恰到好处的设问,一个生动的比喻等,都会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起到意想不到效果。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培养识别形式美的眼睛和辨别音乐美的耳朵,把课堂内外的学习都当作审美训练,“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使其天然的“爱美之心”、“天赋的美感”提高到由学习、修养而形成的审美意识水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占领学生课外阵地,为练笔作文打下基础。校广播站天天播名曲、隽永的诗文;办各种文化生活、读书专栏;搞好课堂文化建设,开读书报告会、时事综评、观画展、看电影等,给教育开辟了一个优美的大千世界,美化教育情境。调动一切手段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地接受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便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美的创造。
美是流动的,充满生机的。在语文教学中,抓住美育这一课题,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在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审美活动中阅读和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从而升华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发现,让美育之花盛开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让美常驻心间。(责任编辑:符 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