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古代诗歌鉴赏题常见答题失误与对策

时间:2024-05-09

樊应辉

古代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的传统题、必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浅显的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涉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两个方面。在试卷中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8-11分之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难度较大的一个板块。要求考生具备相当的理解、分析、概括和鉴赏评价能力才能够答好。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在学生答题时常犯的错误。现加以整理,以期给学生以帮助。

一、方法不当,理解失误

要能准确地回答后面的题目,就必须准确读懂诗歌的内容,而我们有许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或者是对有关诗歌知识的积累不够,导致对诗歌的理解出现失误,痛失全分。例如:阅读下面一首童谣,然后回答问题。

桓灵时童谣

汉无名氏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问题:这首童谣讽刺尖锐,它反映了东汉末年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正确答案是:诗歌反映了东汉末年选才用人名不副实的不合理现象。而我们很多同学由于相关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秀才”“孝廉”理解不到位,故而不能准确答出。

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到位常见的还有;忽视诗歌题目中暗示的信息。不大关注作者的相关情况及诗后的注解,对关键词语把握不准。从而导致对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错误。

对策: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在阅读时先局部理解,然后整体把握,最后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观照全局。具体研读时,应做到:①看标题,控信息。③看作者,寻提示。③看注解,获帮助。④抓关键,明主旨。⑤调积累,求比照。

二、答非所问,目中无题

诗歌鉴赏题学生历来得分低,除对诗歌理解不到位外。不重视审题,不会审题也是重要原因。有的学生对题目一扫而过,连问的是什么也没弄明白就匆忙下笔;有的学生对题中概念、术语不理解,因而无从下笔,乱写一气;有的学生抓不住重点、关键和限制条件,回答不符合题目要求。

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干问的是什么,弄懂要求我们答什么,才能够明确答题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答对题,答全题。如果审题有了失误,答题就会偏离方向,痛失全分。例如: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①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②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正确答案是:1)诗中有画,诗的一、二两句是一幅带露披烟的桃红柳绿图;动静结合,桃红、柳绿、落花是静景,莺啼是动景。2)表达的是山客闲适恬静的心境。

许多学生审题出现失误,将“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看成“所写景物有哪些特点”,于是有的答成“春意盎然,优美宁静”,有的答成“桃花纷繁,柳树茂密”等等。审题不准,答题就会“驴唇不对马嘴”。

审题失误常见的还有:混淆了题干中所问的表现手法(表现技巧)是全诗还是一两个句子的,是处于主要地位的还是处于次要地位;在对律诗诗句的赏析中错把颈联当颔联;忽视对题目、背景及注解的审读,导致对诗歌特定思想内容的错误理解等。

对策:题目是思考的起点和终点,是答题的方向,只有牢牢扣住题目,答案才有可能准确。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审题训练,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审题时要做到“四要”:一要具备基本的知识背景,包括文学常识,语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读懂题目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和古人对作家作品的评价;二要抓住关键词语,对可能引起误解的概念反复推敲,弄清题目要求;三是读题时要全面,不能忽略每一个细节,要专注细心,逐字逐句。甚至咬文嚼字;四要多总结归纳,将常见的设题类型、设题陷阱、答题角度、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作一些整理,这样才能举一反三。

三、术语堆砌,概念不明

复习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涉及到赏析艺术手法,他就会将自己平时所积累的一些名词术语统统搜罗出来,编进答案。例如: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就主要艺术手法,写一段文字,对主要艺术手法加以赏析。

有学生这样答:诗人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移情于景、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情景交融,妙趣横生。首句点明时间和景物,次句写人家,后两句写庭树不知无人欣赏。到春天依然开花,抒发了作者感叹物是人非的心情。这一答案就是答题者不明概念的内涵,滥用术语的结果。

还有一些同学弄不清表现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的关系,因而在答题时经常张冠李戴,把表达方式答成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而将表现手法答成“描写”“抒情”等等。

对手法的分析和指认。最为常见的问题是:把对全诗手法的分析看成是对一个局部,一两个句子的或者倒过来;实际上是衬托、虚实手法。却动不动就说是借景抒情什么的;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常常混淆不清。究其原因主要是:①基本概念不清;②辨认不准确;③具体作用说不出来。

对策:明确基本概念,整理常见的表现手法,将它们系统化。诗歌表现技巧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表达方式又称为表达技巧,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关于文章整体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修辞手法指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和手段,是针对具体句子而言的。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诗词中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修辞手法中主要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八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起兴,用典,衬托或烘托,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像等等。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加以辨析。

四、评述脱节,答而无序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在答题时先提出见解,在复述诗句内容对见解进行评述时,评论点不能统率复述内容,复述未能紧扣评论点,评和述严重脱节。或者是答题时没有思路,头上一句,脚上一句,语无伦次,从而导致失分。例如: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什么艺术手法?请具体说明。有学生答:本诗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前两句写诗人仰望空中,晚照中乱鸦聒噪,一片萧条。后两句写梁园中庭树花开,一派生机。这一答案就是评述脱节。这样的题应先答主要手法,然后围绕手法,结合诗句进行评述,重点应说清该诗是如何运用该种手法的,用什么衬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样才能答得准确、全面。评述脱节,答而无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答题不得要领,思路紊乱。

对策:每一种类型的主观题都有一定的答题思路,不同的考查角度,不同的提问方式,有不同的思考步骤和答题方法。在复习时应熟练掌握这些步骤和方法,认真审题,准确表述。

总之只要在复习中注意方法,注重积累,勤于思考,避免失误,就能提高我们阅读、赏析诗歌的能力,使我们的答案更接近正确答案,离成功的目标更近。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