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王 孝 华 刘 晓 东
渤海与黑水靺鞨接界州府到底是德里府还是显德府,在文献史料上一直含混不清,其根源就在于对其出处《唐会要》原文征引的不同。如1992年出版的《渤海史料全编》征引的文字是“今黑水靺鞨界,南与渤海国显德府(接)”。如果不做史料辨伪,仅根据这些文字,人们自然就会认为渤海国与黑水靺鞨接界的州府是显德府。不仅是《渤海史料全编》引文如此,2013年出版的《东北历史地理》亦作:“今黑水靺鞨界,南至渤海显德府。”尽管有学者对《太平寰宇记》中的“德理府”、贾耽《边州入四夷道里记》中的“德理镇”等相关史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讨,但大都没有从史料源头,即《唐会要》版本上作深入研究,来解决渤海与黑水靺鞨接界州府到底是德里府还是显德府的问题。只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然后才能与《太平寰宇记》中的“德理府”、《边州入四夷道里记》中的“德理镇”等相关史料有机结合,进而拓宽视野,展开对渤海黑水道交通乃至渤海边防军镇等设防方面问题的研讨,从而把相关问题从新的视角引向深入。
渤海国德里府之名最早见于《唐会要》,但多年来学术界一直没有对其认真研讨。按《唐会要》为北宋王溥编撰,收录了包括唐苏冕《会要》、崔铉《续会要》,以及现已失传的多种唐代典章实录,是研究唐代政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宋刻本《唐会要》久已不存,仅有抄本流传。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开馆,经馆臣校订补正,形成了武英殿聚珍本和四库全书本两个版本。这样,《唐会要》就出现了两个系统,前者被称为殿本系统,亦称通行本系统,后者则被称为四库本系统。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华书局出版的《唐会要》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会要》均为殿本系统。198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唐会要》则为四库本系统。
渤海德里府之名首见于“四库本”《唐会要》卷九十六,作:“在(今)黑水靺鞨界,南近渤海国德里府,北至小海,东至大海,西至室韦,南北约二千里,东西约一千里。”而这段记载在“殿本”《唐会要》卷九十六中则作:“今黑水靺鞨界,南与渤海国显德府,北至小海,东至大海,西至室韦,南北约二千里,东西约一千里。”
“殿本”流传甚广,故有通行本之称。如20世纪出版的《渤海史料全编》和最近出版的《东北历史地理》均转录了“殿本”的上述记载,而忽略了“四库本”的记载。另外,更多学者在研讨渤海、黑水靺鞨、室韦及相关区域道里方位时似乎也不约而同地忽略了“四库本”《唐会要》,而一脉相承地引录了“殿本”《唐会要》载录的这条史料。
按“四库本”《唐会要》所记渤海与黑水靺鞨接界州府为德里府,“殿本”《唐会要》记载渤海与黑水靺鞨接界州府为显德府。渤海学界所以取“殿本”的“显德府”而不取“四库本”的“德里府”,推测其重要原因就是《新唐书·渤海传》载录的渤海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中有“显德府”之名,而无“德里府”之名。但必须指出,取“殿本”“显德府”尤有不妥。《新唐书·渤海传》云:“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领龙、湖、渤三州。其南为中京,曰显德府,领卢、显、铁、汤、荣、兴六州。”可见显德府之北尚有龙泉府。故渤海显德府不可能是渤海与黑水靺鞨接界之州府。
那么,渤海与黑水靺鞨接界州府到底是“德里府”还是“显德府”,这就需要对“四库本”《唐会要》和“殿本”《唐会要》进行版本校订方面的研讨。据学界多年研究,与“四库本”相比,“殿本”《唐会要》所存问题颇夥。对此,刘安志已明确指出:“殿本不少内容经过了四库馆臣的增删改补,已非《唐会要》原貌,今人用之,当慎之又慎,切不可笼而统之视为真实可信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由此可见,学术界偏信“殿本”《唐会要》而忽略“四库本”《唐会要》是非常危险的。其实“四库本”《唐会要》记载的“德里府”应该比“殿本”《唐会要》记载的“显德府”更为可信。
证之以《太平寰宇记》,其卷一七五《勿吉》云:“今黑水靺鞨界,南与渤海国德理府,北至小海,东至大海,西至室韦,南北约二千里,东西约一千里。”这里,黑水靺鞨与渤海接界的州府恰恰是“德理府”,而不是“显德府”。这也说明“德里府”在某些文献中亦作“德理府”。又《新唐书·地理志》引唐宰相贾耽《边州入四夷道里记》云:“自都护府东北经古盖牟、新城,又经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城临忽汗海,其西南三十里有古肃慎城,其北经德理镇,至南黑水靺鞨千里。”这里黑水靺鞨与渤海接界的“德理镇”显然也是与“德里府”(德理府)一脉相承的。
另外,中外学者已经究明,“殿本”《唐会要》尚有馆臣增目补撰情况,如卷九十六的《渤海》目,就是馆臣拆分抄本《靺鞨》目内容而来,并据其他典籍增补了相关文字。
“殿本”《唐会要》正像刘安志指出的那样,为完成清廷钦定之任务,四库馆臣对《唐会要》进行了加工整理,馆臣的学识素养和工作态度及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理质量的高低。面对“脱误颇多”的《唐会要》抄本,馆臣只能利用其他史料予以加工完善,“但对相关记载进行增删改补,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反映了整个整理工作的粗疏与率意。因为经四库馆臣增删改补后的文字,均在客观上新建了不少‘史实’,不仅导致相关记载出现混乱,也给今人研究造成极大困扰。如改唐代沙州升为都督府的时间‘永泰二年’为‘永徽二年’,删除原抄本‘为大都护’四字,导致唐代存在‘六大都护府’之说,增补唐代宰相名数等,皆为显例。因此,对殿本《唐会要》存在的诸问题,我们有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尽可能避免出现‘日用而不知’的状况”。
由此可见,渤海与黑水靺鞨接界州府应以“四库本”《唐会要》记载的“德里府”为准。而“殿本”《唐会要》的“显德府”,应是四库馆臣在整理加工《唐会要》时,对照《新唐书·渤海传》渤海州府名称后,改写抄本原文的“德里府”后出现的。
渤海国典章制度仿效唐朝,其军事设施也应如此。唐代在边疆州府设置军镇,有着成熟的边防体系。《唐会要》《太平寰宇记》记载渤海德里府(德理府)与黑水靺鞨接界,《边州入四夷道里记》记载渤海德理镇与黑水靺鞨接界。德里府(德理府)应是从行政区划方面的称谓,德理镇应是军镇设防方面的称谓。唐代边州驻防节镇,有时既可以州府称之,亦可以节镇称之,故渤海德里府亦可称德理镇。我们认为渤海在边防设置方面很可能取法唐制,即也应有比较成熟的军镇驻防体系。
渤海建国初期,黑水靺鞨与其势力近乎等大。黑水靺鞨朝唐需假道渤海,还曾与渤海一起“请吐屯于突厥”。“开元十三年,安东都护薛泰请于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续更以最大部落为黑水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诸部刺史录属焉。中国置长史,就其部落监领之。”按此,黑水靺鞨已是军、府一体,渤海不可不备。开元十三年(725年),黑水靺鞨越过渤海与唐交往,且置军设府,不能不引起渤海警觉。《旧唐书·渤海靺鞨传》记载渤海二世王大武艺语云:“黑水途经我境始与唐家相通。旧请突厥吐屯,皆先告我同去。今不计会,即请汉官,必是与唐家通谋,腹背攻我也。”《新唐书·渤海传》所载与此基本相同,正是大武艺有此顾虑,才导致了渤海北击黑水之举,进而也导致了渤海与唐一度构怨。就黑水府内设置了常备军——黑水军一事而言,渤海也必然会有相应举措。尽管渤海大武艺北击黑水获得很大收获,土宇进一步扩大,但其在与黑水接界州府的设防却不会放松。故渤海在与黑水靺鞨接界州府设置军镇,留有常备军队驻防,也应是必然之举。
渤海不仅在与黑水靺鞨接界州府设立军镇,其在与契丹接界州府也设置军镇,留有常备军队驻防。《新唐书·渤海传》所谓“扶余故地为扶余府,常屯劲兵捍契丹”,说明渤海在其与契丹接界处的边疆重镇扶余府就屯有常备重兵,即设置了驻府军队。金毓黻曾云:“契丹壤接扶余,日渐强大,故渤海以劲兵屯于扶余。其后辽太祖攻下扶余,击破劲兵,则其他如破竹之势矣。”正是因为渤海防御契丹的主力驻军设置在扶余府,故辽太祖攻下渤海扶余府这个军事重镇后,就可长驱直入,直逼渤海上京城了。
渤海在与新罗接界之处亦应有军镇设置。《三国史记》卷十一《新罗本纪》记载,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宪康王十二年)春,北镇奏:‘狄国人入镇,以片木挂树而归。’遂取以献。其木书十五字云:‘宝露国与黑水国人共向新罗国和通’”。金毓黻认为这是渤海“以渤利黑水部人与新罗通,遣人入新罗北镇,挂片木警之”。新罗与渤海关系一直不睦,而渤海后期黑水靺鞨势力再度抬头,故渤海使人入新罗边镇“挂片木警之”。我认为,在渤海边境与新罗北镇相对应的亦当有渤海军镇驻防。此入新罗北镇“挂片木警之”者,当系渤海边防军镇派人所为。
唐代周边军镇体系完备,边防州府驻军皆有定员。如《旧唐书·地理志》云:“平卢军节度使治在营州,管兵万七千五百人,马五千五百匹。平卢军,在营州城内,管兵万六千人,马四千二百匹。卢龙军,在平州城内,管兵万人,马三百匹。”故渤海周边军府常备驻军人数也不会太少。《辽史·萧阿古只传》云:“渤海既平,改东丹国。顷之,已降郡县复叛,盗贼蜂起。阿古只与康默记讨之,所向披靡。会贼游骑七千自鸭渌府来援,势张甚。”这里,来自鸭渌府的“游骑七千”亦主要应是来自鸭渌府的常备驻军。
渤海在周边区域设置军镇,既可屏蔽内地,维护自身安全,亦可伺机主动出击,对敌对方构成压力,起到震慑或制衡作用。同时,边防军镇的设置也有着扼守和维护边防交通要道的特殊任务。
《新唐书·渤海传》云:“龙原,东南濒海,日本道也。南海,新罗道也。鸭渌,朝贡道也。长岭,营州道也。扶余,契丹道也。”上述五道,均为渤海与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龙原、南海、鸭渌、长岭、扶余五府也均在渤海周边,故也均应有军镇设置,有常备军队驻防。其边防军镇除了守土御边之外,还有控制交通要道的需要。上述五条交通要道,东向与西向各有一条,即东向的龙原府控制的日本道,西向的扶余府控制的契丹道。南向有三条,其中两条与唐沟通,即鸭渌府控制的朝贡道和长岭府控制的营州道,另一条则是由南海府控制的新罗道。但是《新唐书》中提到的这五条交通要道中唯独没有北向的。
其实,唐的军镇设置亦多在依山傍水、进可攻退可守的交通要道上。如卢龙军镇即处于燕山和滦水相交之地,“以卢龙塞道为依托和屏障而建,可谓依山傍水。同时,卢龙古塞又位于卢龙军镇与北方少数民族交界地带,成为卢龙军作战防守的天然屏障”。又“卢龙塞亦名卢龙道,又名长堑,自古以来一直作为沟通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其位置在河北燕山附近,自蓟县东北经遵化县一路向东,顺滦河河谷转向东进入大凌河流域,地理形势极为险要”。
南城子古城与牡丹江边墙的设置与此类同,其正处于渤海与北部黑水靺鞨临界地带的前沿。渤海其他五道的设防形式目前考古发现方面尚不十分清楚,但黑水道的设防形式已经十分清楚。南城子古城与牡丹江边墙隔江呼应的设防形式非常有利,既有守土御边的功能,也能有效控制黑水道的交通,故其正是渤海德里府(德理府)、德理镇边防军镇设置的最佳选地。
关于渤海与黑水接界的州府,之前我们只看到了“殿本”《唐会要》记载的“显德府”,而没有看到“四库本”《唐会要》记载的“德里府”,故此,就认为渤海上京龙泉府所领之渤州是黑水靺鞨勃州的直接沿袭,而忽略了“德里府”的问题。现在看来,渤海得黑水勃州之地后,一度将勃州升格为府,亦即“德里府”,《太平寰宇记》称之为“德理府”,《边州入四夷道里记》称之为“德理镇”。黑水勃州亦称勃利州,德里、德理、勃利,当为不同的汉字译音。即如南城子古城,所在之荒甸,旧称博勒棵甸子,俗呼博力甸子,其南有山,称之为博力哈达(哈达即满语山峰之意),其东有河,称勒勒河,俗呼勒力河。这里,博勒、博力、勒勒、勒力均为不同的汉字译音,从中亦可看到渤海渤州“渤”字的古音传续。
通过以上研讨,可以得出以下三点认识。
第一,渤海与黑水靺鞨对峙时期的接界州府应以“四库本”《唐会要》记载的“德里府”为准。而“殿本”《唐会要》的“显德府”,应是四库馆臣在整理加工《唐会要》时,对照《新唐书·渤海传》渤海州府名称后,改写抄本原文的“德里府”后出现的。
第二,唐代在边疆州府设置军镇,有着成熟的边防体系。渤海仿效唐朝,亦在周边区域设置军镇。即如南城子古城、牡丹江边墙构筑的德里府、德理镇的设防形式,可直接屏蔽上京安全,控制黑水道交通。这种军镇设防体系既可屏蔽内地,扼守交通要道,维护自身安全,亦可伺机主动出击,对敌对方构成压力,起到震慑或制衡作用。
第三,德里府之地原为黑水靺鞨勃利州(亦作“勃州”)之地,德里、勃利音近,乃是渤海二世王大武艺“北击黑水”所得,入渤海后改称“德里府”。渤海晚期厘定州府后又把德里府降格,恢复到黑水靺鞨最初州的地位,称之为渤州。勃、渤通用,此乃沿用黑水勃州之旧称,归为上京龙泉府所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