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态美育:重要价值与实施路径

时间:2024-05-09

龙静云 崔晋文

摘 要:生态美首先应该包含自然之美,这种自然之美一部分是符合传统审美要求的有形之美,但更多时候它以不符合传统审美要求的无形之美出现,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之美。除此之外,生态美还应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延伸至人之美,如人的个体价值的回归与生态社会关系之美。作为实现生态美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态美育同样与此相呼应,其价值指向在于:激发人类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和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完成传统美学的价值转向。因而,实施生态美教育,体验生态美对人生存发展的重要价值,是最终让自然回归绿色和美丽的重要路径之一。生态美育的推进需要多方因素的支持,其中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是实现生态美育的两个关键环节。借由生态美育涵盖面广及其与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等特征,可以挖掘出一些具有特色的教育方式,以推进生态美教育的全面展开。

关键词:生态美;人与自然;生态美学;生态美育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11-0095-07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类自身的“无家可归”日益凸显,生态美这一议题也渐渐开始成为被社会关注的议题。与此相比,学术界对生态美的研究却依然不多。生态美是什么?生态美育的重要性在哪里?如何推进生态美育的进行?这三个问题构成了生态美研究的方向,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以及生态人和生态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环节。本文正是从以上三点出发,试图厘清生态美及其教育价值。

一、生态美的内涵与外延:自然之美与人之美

由奈斯开创的深层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并不仅仅是表层所见的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必然存在人的异化和其真实价值的失落等深层原因。从根本上来看,“促进所有存在者的自我实现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①。这种自我实现并非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复制,而是将自然价值与人的价值合二为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由此来看,生态美就不仅仅包含生态自然之美,而应该至少包括生态自然之美和由此延伸出的生态人之美这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

生态自然之美是生态美的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应该包含自然实体之美。自然实体之美,一方面指没有人工痕迹的天然自然之美,这种天然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还未经过人类的改造,以一种自然而然的原始状态呈现在人类面前,本身就具备一种优美与崇高交织而成的美感。大自然自身仿佛造物主一般以时间为斧、空间为凿,创造出日月星辰、雾雪雷电、江河湖海、万里戈壁、飞禽走兽……这些天然的自然之美是生态自然之美最伟大的源泉。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延伸,纯天然的自然之美已经越来越少;但另一种自然实体之美也应运而生,即人造自然之美。人造自然之美与天然自然之美不同,存在人为痕迹,但同样可以创造出一种别有趣味的审美体验。有些人造景观本身就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修复,例如,包罗万象美轮美奂的哥伦比亚布查花园曾是一个对自然造成巨大破坏后被荒废的矿山,人工花园就是为了恢复当地生态环境而建;有些人造景观则是在自然之上的精雕细琢,例如,京都的比叡山上,人造寺庙隐藏在笔直高耸的杉树间,春可观樱,夏可观绿,秋吟红叶,冬戏瑞雪,山间不时悠然走过野生的小鹿,人造景观与天然景观和谐交融,曲尽其妙。无论是天然的自然美还是人造的自然美,在最初的审美层面都符合一般的审美形式,具备人们所能接受的“艺术性”特征并与传统审美的固定形式相契合,因为这种符合一般审美形式的自然实体之美最容易为人类所接受,也最容易唤起人类对生态的爱护之情。但是,生态美中的自然美并不止步于此,更多时候它是以一种不符合传统审美的形态出现的。真正具备生态美特征的自然美,不能是一个片面的、零碎的审美对象,而应该是一种完整的生态系统及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在这种生态系统里,万物是完整且和谐共存的,在这种生态关系中,“现世之人的本质属性就是‘在世与‘生存,也就是人对作为‘世界的自然生态的‘依寓与‘逗留”②。人并不是外化于自然并将其作为客体审视,而是身处自然环境之中;也不再是单一的某个人面对着某个单一的审美对象,而是人类全体面对着生态整体,从传统的主客二分走向一种人与自然相依相傍、须臾不分的共生模式。这样一来,人类作为整个价值体系的中心位置被消解了,生态美的自然之美随之由实体之美延伸至关系之美,且后者处于更加重要的位置。那么,当某些看似符合传统审美的自然实体美一旦与生态关系的完整性相背离、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相对立时,就不能纳入生态美的范畴。例如,近年城市中流行的“湖光山色”和所谓的“生态建设”,通过强行截流建造大型人工湖或以牺牲当地原生态为代价建造符合所谓现代审美的“人工牧场”等,这些人造审美对象虽然能刺激部分人的感官审美活动,然而,从生态整体关系来看,它们不是美的,而是扭曲的、丑恶的。而某些审美对象也许不符合传统审美要求,但只要它体现了生态的完整性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就应该是美的。例如,当我们漫步在美国西部的森林时,腐烂的云杉、毛毛虫、卷叶蛾、蚂蚁、鸟类等一系列的生物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成就了大自然智慧造就的完整生态系统,他们可能过于平凡甚至惹人讨厌,但这些生物作为大自然不可或缺的成员,也是生态美中自然美的重要审美对象。

在生态美的自然之美中,我们已经消解了人类中心主义,并赋予了自然原有的内在价值,然而生态美不应停留于此。从深层生态学来看,由自然界和人类构成的整个生态圈中的万物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生态危机就必然与人自身的精神危机相关,而生态美的自然之美背后一定存在着与“人”相关联的更深层次的本因,要探究生态美也必然涉及更多方面的内容,诸如人类自身价值、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生态社会的构建等。与之对应,生态美的内涵就必然由自然之美延伸至它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之美,即以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基础,人类对于个体真正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人类整体命运的关注。生态美中的人之美首先体现在人的个体价值的回归上。传统工业社会中,人的个体价值来源于利益的满足,人的一切活动都以其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就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泛滥。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人们日复一日地耽溺在虚拟世界或纯粹的感官满足中,追求物质享受、满足自身欲望成为人们走向幸福的唯一途径。但随着旧的欲望的满足,新的欲望又不断产生,原本的手段成了最终目的,每一个人都终日疲于填充自己永远无法填满的欲壑,并为此付出与自己内心割裂的代价。这种“人类中心”的实质是“欲望中心”“物质中心”,因此,这样的人与“美”无关,只是欲望的奴隶,机器上的零件,技术的碎片,最终导致每一个人与人之本性的偏离。“在日常状态中,没有人是他自己。他是什么以及他如何是——这都是无人:没有人,但又是所有的人相互在一起。所有的人都不是他自己。”③人类真正的价值被疏离和消解了。与此不同的是,生态社会中的人更关注精神追求和内在的和谐,不是依赖于空虚的诸如金钱满足等幸福幻想,而是试图唤醒被遮蔽已久的人的生态审美本性,借以找回人类精神的和谐。在这种精神和谐中,人类学会倾听内心的聲音,不仅与自然和解,更与自身和解,不再将功利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不再肆意浪费资源,而是更愿意体验生命奇妙的过程。这种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精神的内在和谐连接在一起,使生态美的人之美得以生成。

生态美的人之美不仅在于个体精神生态的和谐之美,还在于对人类整体命运的终极关怀。“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全人类,一切发展的终极目标都应该是幸福。”④然而工业社会中的幸福是虚幻的,人们为了短暂的刺激可以放弃长远的生活,为了欲望的满足可以牺牲他人的快乐,为了眼前的利益可以无视子孙后代的幸福。从短期看,个人的利益有时候和人类整体利益相矛盾,但从长远来看,只有可持续的人类整体价值得以确立,才可能推动个体价值的永续发展。每一个人在社会中与他人和平友爱,人与人之间找回原有的尊重和信任;国家与国家之间由对抗走向联合,以一种双赢的方式实现合作互助,在这里,每一个人的幸福最终一定与人类全体的幸福紧密联系。这种人类共同体的实现不仅是解决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问题的唯一途径,还让人类全体的幸福成为可能,让作为“此在”于“世界”中“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因此,如果说生态美的自然之美关注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的话,那么生态美的人之美则侧重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延伸而来的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的一种“类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⑤。人类在回归自然的同时,也得以回归了自我的本性,得以回归了存在自身。

二、生态美育的重要价值

作为实现生态美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态美育与生态美的内涵与外延相对应,应该包含对环境问题的修复以及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生态美育作为当代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体现了促进当代美育转向的重要价值。

第一,开展生态美育是激发人类保护生态环境责任意识的内在要求。18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展开,一个史无前例的全新时代拉开了序幕,整个社会开始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迈进,至今依然方兴未艾。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飞跃,与农业社会相比,它使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提升,社会财富空前积累,并使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成为整个世界追逐的重要目标。但工业文明欣欣向荣发展的背后,人们不得不品尝对自然造成不可逆损害的恶果。资本家为了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获取更多的资产积累,利用更低的成本创造更多的商品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他们发现,与面对劳动力必须支付费用不同,自然能够以极小的甚至零成本为资本家带来增值。马克思曾这样举例:“瀑布是自然存在的,它和把水变成蒸汽的煤不同。煤本身是劳动的产品,所以具有价值,必须用一个等价物来支付,需要一定的费用。瀑布却是一种自然的生产要素,它的产生不需要任何劳动。”⑥这样一来,资本家必然会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从自然中索取更多的自然资本,率先进入工业社会的发达国家也无一例外采取了这样的方式谋求发展。对自然的破坏由此开始从发达国家蔓延至整个世界。这种对自然的破坏虽然短期内让资本家获取了更多利益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对自然的过度掠夺最终造成了反噬。例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等。而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一方面成为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厂,另一方面又紧随其后采取同样的模式开始发展经济。以往的创伤尚未痊愈,新的伤害又接踵而来。尽管人类试图或正在运用科技手段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但仅靠治理并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环境危机,因为在对自然无休止掠夺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归因: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和人类发展方式的问题。可以说,正是人对欲望无节制的依赖、对物质和金钱的顶礼膜拜,导致了资源枯竭和环境的破坏。科技的发展能暂时缓解生态问题的爆发和全球崩盘,但从长远来看,彻底消除生态环境污染最终不能完全依靠科技实现,因为科技至上的原则依然在走工业文明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条崭新的道路。***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⑦这里所强调的就是人类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这一变革必须对应生态审美观和生态责任观的建立。这是因为,从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方向来说,人对美好的生态环境产生正面积极的审美感受是人类产生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爱护之情,进而激发出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的重要一环。由此可以说,生态审美是激发人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前提和条件。但人的生态审美意识不是自发生成的,而是通过长期接受生态价值观教育和不断深入实践反复体验的结果。而生态美育在此方面可以与生态知识教育产生互补的作用,进而培养出具备生态意识、情感、技术和审美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第二,开展生态美育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审美和教育的双重理念,是众多哲学美学家们所追求的目标,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前人的理论,超越了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将它落脚到了人类生活本身,赋予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理念更深层次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本身就是建立在其自然观、人的物化—异化理论等基础之上的,本身就具备极高的生态意蕴,因此这一理论体系不仅与美育有重要关联,而且与生态美育具有天然而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个体价值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生态美育。身处当今社会的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雾霾天走出门时我们都会掩住口鼻,心情压抑;但当天空碧蓝、白云朵朵、微风拂面的时候走出门,立刻就会觉得神清气爽。这是因为生态审美需求是每个人都有的基本需要,“对于蓬勃生命力的亲和是人的天性之一,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也是人的重要本性之一”⑧。只不过在工业社会中这种天性被遮蔽了,人们耽溺于对感官刺激和欲望的短暂满足。劳动本应产生美,但在工业社会里却只能“使工人变成畸形”,人因此远离其本性,生态审美需求悬而待解。被悬置的生态审美需求只能在生态环境中获得满足,在生态美育里,通过重回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和律动,人们找回了久违的对自然的亲近感,身心得到放松。这一过程不仅满足了人的生态审美需要,还释放出人们最纯粹、最诚恳、最热烈的情感,在这种情感交流里,人们重新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的一致性。这种人的本性的回归更是一种对人自身内在的修复,它让人类从焦虑、功利中脱离出来重回自然的怀抱,同时也重回自我的怀抱,找回自身真正的价值。这也就迈出了走向“非异化人”的自然状态的重要一步,即人从欲望中获得了解放并实现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人。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⑨另一方面,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同样离不开生态美育。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⑩这就是说,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类的一切社会实践都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紧密联系,但人的社会关系又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上,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赖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过尖锐的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把对人的劳动力的剥削和对大自然的掠夺与破坏联系在一起,并利用科技发展不断提高破坏和掠夺的技巧,而共产主义社会却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这种矛盾的解决实质上就是解决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达成了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新型关系。生态美育的重要任务正是通过建立人的生态审美观念,扭转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关系,恢复自然的神圣性和神秘性,让自然不再是取悦人类的工具,而是一种具备审美性质的自然而然的存在,最終让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在此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然延伸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让人们由对自然的爱衍生出对他人、对社会的爱,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让温情和理解重回人间,最终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社会关系。

第三,开展生态美育是完成传统美学价值转向的必然趋势。农业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自然的给予,大自然对人类而言充满了神秘性和神圣感。但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和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技术愈加高明,人对大自然最基本的敬畏之心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巨大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基本生存,还使人类自身本原的意义被遗忘和遮蔽,自然和人类两方面的价值都在“人类中心主义”中被消解了。在这样的现实下,人们不得不直面关于人类真正的价值以及人类整体命运等根本问题,而生态美学和生态美育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产生的,它与传统美学同出一门却指向迥异,推动了美学价值的转向。第一个转向在于生态美对审美对象的界定发生了根本转变。传统审美强调以人为中心来塑造审美对象的价值,审美对象必须具备符合“优美”“对称”“壮丽”等形象性特征才可能称之为“美”。与此不同的是,生态美尊重自然原本的样子,即使这种样子不符合传统审美主体对“美”的认知,例如,缺乏和谐感的荒野、阴森的沼泽、疙疙瘩瘩的癞蛤蟆。“任何事物,只是它趋于保持群落的完整、稳定与美丽,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12)在生态美中,美已经不仅是一种具体的审美形态或审美实体,“取而代之的关键词应该是‘审美对象及其‘肯定性审美价值”(13)。生态美学与生态美育带来的第二个美学价值转向在于使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转变。传统审美观点普遍认为“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14)。这是因为现代传统美学将视觉与听觉作为其审美体验的范围限定,审美者与审美对象、审美对象与现实生活之间是二元对立的,审美对象要从实际环境中脱离出来,被隔离在一个“无功利”的时空中,否则审美体验就无法存在。按照这样的看法,如果将自然作为特定的审美对象,那么它必将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存在,它在空间上对人而言是没有交点的平行存在,人只能站在它的外部观赏它。而生态美学却不赞同这种静观的审美理论,认为自然之于人而言并非外在对象,人不仅是以听觉和视觉,而且是以全面的身体感觉作为一个参与者包含在自然之中,“我并不按照它外部的壳层来观看它,我从内部生活在它之中,我被浸入它之中……这个世界是环绕我的一切,而不是在我面前”(15)。这样一来,生态圈中的万物与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更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即人内在于环境,且环境环绕着人。生态美学与生态美育带来的第三个美学价值转向在于,将现代美育由人类中心的教育向生态美育转变。传统美育一般都是力图通过对受教育者个体审美素养的培养来修正人的异化,最终实现“人性的完满”,审美对象大多是艺术作品,对生态审美的部分提及并不多。与此不同的是,虽然生态美育最终涉及的依然是一种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培育,但这种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培养是从自然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等现实的生态问题开始的,其目的是确立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生态审美观念,构建一种人与自然须臾共生的审美关系,强调自然价值与人类价值相依相傍、彼此融合,进而将这种关系和价值延伸至人与社会,最终获得一种本质上的双重价值回归。这也从根本上指明了生态美育的终极目标,在保证个体发展的基础上展现了对人类整体存在的终极关怀,将“人性的完满”与人类“诗意的栖居”联系起来。

三、实施生态美育的关键环节: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

生态美育意义重大,但要推进生态美育的顺利进行则需要多方面的艰苦漫长的努力,其中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是关键的两个环节。

1.课堂教育肩负着生态知识传播、审美意识引导等多重功能

第一,课堂的知识传播在生态美育中尤为重要,因为生态美育是以生态学和美学作为其基础的交叉性学科。由于生态原则的介入,一些生态审美活动本身就建立在相关的生態知识之上,一旦缺乏这些知识生态美育很难开展,因此生态美育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可能较之一般美学学科更多。课堂教育中,教材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因此在知识传播上,教材设计和课程规划就十分重要。在专门的教材设计和课程规划上,可以将受教育者划分为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材的外观及内容,保证其阶段性和连贯性。例如,在小学阶段,生态美育的课程可以侧重于“生态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解,增加图解的直观内容,并重视插图的质量,中国台湾就曾经提出过重塑小学教科书的“美感细胞——教科书再造计划”:“给我一本课本——我们给孩子一座美术馆。”中学阶段则应该循序渐进地适当增加“生态审美价值观”的内容,且不应与小学阶段的内容发生重叠,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判断和对环境的主动保护意识,图文设计方面同样可以与青年插画家或符合当代审美的摄影师合作。经过小学和中学的持续性教育过程之后,大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态审美能力,这时可以引进通识教育,将生态美扩展至更广阔的领域,如动物美、生活美、社会美,开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艺术”等多个学科,涉及内容也要更深更细。这些课程设置都需要持续且阶段性的推进才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有些课程的内容甚至还会延续到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之后,这对生态审美观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影响巨大。

第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创造主体,教师的生态审美素养直接决定了教学成败。从事生态美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生态知识以及过硬的审美知识,这是从事生态美育工作的基本需要。不过对于从事生态美育的教师而言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朱光潜曾说:“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16)试想,如果教师缺乏对世界的热爱和好奇,那么世界对他而言就是这样“了无生趣的囚笼”,课堂对他而言也必然如此,而“如果没有教师的审美愉悦,也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审美愉悦”(17)。在这样的课堂上,生态美育之“美”美在何处?又如何能将“美”传达给学生?也就是说,教师还应该培养自身真诚、热情的品质和懂得品尝生活的情趣,应该多参加审美活动,私下可以进行一些写作、绘画等审美创作,并多接近大自然,培养自身对自然万物的情感,才可能将这份热爱传递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最终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由于生态美育涉及学科广、涵盖面大的特性,可以借由多学科融入法,在课堂教学中将生态美育融入各个学科之中。蔡元培先生曾强调,学校的所有课程都蕴含着美学和美育,笔者认为生态美同样蕴含在各个学科之中,“星月的光辉、矿物的结晶、植物的花叶、动物的羽毛……云霞风雪的变态,山岳河海的名胜……”(18)这些都属于不同的学科,看似是最普通最平凡的存在,但在生态审美者的眼中,哪一个不闪烁着生态美的光辉呢?我们都背诵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中就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美内容,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可以对文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生命内涵的领域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多学科融入法不仅能延伸生态美育的外延,还能帮助受教育者更全面、更立体地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如何在不同的学科中发现生态美并由此推广生态美的教育,可以成为未来生态美育课堂教育的重要议题。

2.实践教育在实施生态美育的实践环节具有天然优势

课堂教育在生态美育中固然重要,但生态美育的开展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教育。生态美育的特殊性在于,其过程和目的是合二为一的,也就是说,生态美育的实践过程实际上就是达成其目的的过程,缺乏实践作为支撑,生态美育很难真正实现。较之于其他审美教育活动,生态美育的实践环节有其天然的优势,笔者将其分为自然融入教育和情境设立教育两个层面。

第一,自然融入教育是生态美育的优势所在,也是其实践源泉。“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19),因此在人们对于生态美的追求中,没有什么能比进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大自然所获得的实在感更能唤起人们的生态审美兴趣了。汉代乐府民歌《白头吟》中有“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之所以能成为自古到今的审美意象,最初就是源于仰头观赏月亮时它带给人们皎洁朦胧如少女般的美好感受。所有具有基本审美能力的人都能体会到,我们最初对马尔代夫的情感来自于它湛蓝的海水和色彩斑斓的珊瑚;对喀纳斯湖的爱慕来自于月亮湾清澈湖水那一抹动人心魄的蓝;对美国大峡谷的崇拜来自于大自然在它身上留下的神来之笔……就是这种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所带来的强烈感觉,让人们的审美经验得以开启,生态审美兴趣和自然之爱在不知不觉中得以生成,而“走向根本意义上的生态伦理只能是出于对自然的爱”(20)。融入自然的过程是生态美育中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不仅打开了审美之门,还将这种感觉升华,让人们的内心得以净化,在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同时认清自然的内在价值,并找回自我的内在价值。例如,当我们登上泰山之顶时,祖国大好河山尽收眼底,豁达之感油然而生;当我们漫步在奈良公园看到亲近人的小鹿和在苍翠松柏映衬下的大红色神社时,和谐安稳之感充盈心底。威廉·华兹华斯在《丁登寺旁》中这样写道:“在大自然和感觉的语言里,我找到了最纯洁的思想的支撑,心灵的保姆,引导、保护者,我整个道德生命的灵魂……这时候我们的眼睛变得冷静,由于和谐的力量,也由于欢乐的深入的力量,我们看得清事物的内在生命。”(21)由此可知,生态美育对人具有多么美好的价值。

第二,除了融入大自然之外,人为的情境创设也有利于生态美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生态问题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与经济、社会、人的精神等都息息相关。因此,相比传统的知识教育手段,生态美育可以利用更多人造情境的创设,并使用形象、颜色、光线、声音等多种方式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情感唤起,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配备专业人员的博物馆、展览馆和历史遗迹等是实践教育中人造情境教育的重要基地。例如,曾因水俣病饱受磨难的日本熊本县的水俣市早已建立起水俣生态公园,公园内安放了108顆银色的金属球,象征着受害者无处安放的灵魂,而在水俣生态公园旁边,就是水俣病资料馆,资料馆内有详细的资料和图片,参观该馆也成为一代又一代的熊本县小学生的生态实践教学任务。又如,武汉园博园内的自然博物馆在二楼专门开辟了大河沉思板块,利用现代光影设计和讲究的布局,将一个个灭绝的动物标本或影像记录鲜明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叩问着每一个参观者的良知。由保护国际基金会(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创意的系列公益自然电视短片《大自然在说话》,更是以自然中诸如海洋、雨林、土地、水、花朵、红木等各种现象的纯美画面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和演艺明星们的深情旁白为自然元素发声,以“第一人称”呼吁大家,要认识到自然并不需要人类,但人类却依赖自然,由此激发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生态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生态美的内涵和外延极广,对普通人而言也并非遥不可及,它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审美教育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对自然环境的修复,更能引导人们实现自我的修复,促进自然价值和人类价值的合二为一,并实现人类整体价值的回归,使人的“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因此生态美育具备极高的教育价值,应该获得应有的重视。

注释

①王海琴:《深层生态学借鉴海德格尔思想所遇理论困难及应对》,《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年第8期。

②⑧(13)(15)曾繁仁、谭好哲主编:《生态美学的理论构建》,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09、95、339、385页。

③[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4页。

④孙要良:《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现代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30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6页。

⑥《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24页。

⑦***:《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0页。

⑨(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7、18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6页。

(12)劉耳:《自然的价值与价值的本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2期。

(14)(16)朱光潜:《谈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0、113页。

(17)杨斌:《教育美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94页。

(18)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55页。

(19)[美]帕克:《美学原理》,张金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50页。

(20)[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21)[英]威廉·华兹华斯:《丁登寺旁》,王佐良译,豆瓣小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093789/。

责任编辑:思 齐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Important Value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Long Jingyun   Cui Jinwen

Abstract:The beauty of ecology is partly a tangible beauty that conforms to traditional aesthetic requirements, but more often it appears as intangible beauty that is not in conformity with traditional aesthetic requirements, such as the integrity of the ecosystem and the beau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addition, the ecological beauty should be extended to the beauty of man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such as the return of the individual value and the beaut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ecological beauty, is consistent with this. And its value orientation lies in: arousing man′s attachment to nature, waking up man′s awareness and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alizing the free and full development of man and performing the value turn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Therefore, implementing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experiencing the important value of the ecological beauty to man′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make nature return to green and beautiful. The promotion of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requires the support of many factors, among which classroom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are the two key links to achieve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Through the wide range of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its natural connection with nature, some unique ways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can be explored.

Key words:ecological beauty; man and nature; ecological aesthetics;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