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人的需要及其实现

时间:2024-05-09

胡家勇

摘 要:人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可以找到丰厚的理论滋养。需要是人的本质,它在自身力量和生产力发展的驱使下不断向前演化,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境界。人的需要是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源,是人类所拥有的、可持续发掘的最宝贵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的需要发生了深刻变化,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解、公平正义、社会和政治参与等已成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要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借助现代市场经济建立起社会生产与人民需要的有机衔接,实现选择自由和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加快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建设,以满足人民全方位的需要。

关键词:人的需要;发展;动力;需要与生产;美好生活需要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10-0025-07

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它的实现程度和方式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性质。需要的释放和满足是一个社会繁荣兴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需要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满足的程度逐步提高,满足的方式日趋多样化,已经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演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焕发社会的生机活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不竭动力。

一、需要是人的本质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刻起,人的需要就随之产生。生命的维持和人类自身再生产、人与自然界的相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都孕育着人的方方面面的需要。人的需要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始终,构成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源泉。

马克思把人的需要视为人的本质,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共同作用的結果。人作为生命有机体,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需要,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又有娱乐、阅读、思考、探索和冒险、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需要。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还有自由、交往、尊严、秩序、民主、公平、正义等社会、政治方面需要。

所以,“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人的肉体需要、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交往需要、文明需要等由人的自然属性、思维属性、社会属性产生的多种多样的需要。从总体上看,人的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自由而全面发展需要。

生存需要是人作为生命有机体最原始的内在需要,它是人的其他需要产生的自然基础。在经济生活中,它是必要劳动的界限,也是剩余劳动和财富积累的起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②。这就阐明了生存需要在人的需要中的基础地位,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较低级阶段的基本需要形态,并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首先面对和加以解决的。

享受需要是一种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要。如果把人的生活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需要就是人们对高品质物质生活和内心精神生活的追求。高品质物质生活体现为人们享受物质生活资料范围的扩大和品质的提高。精神生活包括文化艺术、科学研究、社会交往、政治权力等方面的精神诉求和活动,是物质需要满足到一定程度以后自然发展起来的。享受需要的满足,特别是精神追求的满足,要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闲暇时间的存在和不断增加为前提。“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③;“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的时间”④。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需要的满足,生产时间的相对重要性下降了,而闲暇时间的相对重要性提高了,人们愿意用更多的闲暇时间去替代物质财富生产时间,或者把更多时间分配到闲暇活动中。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⑤,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的爱好都能得到满足,每个人都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描绘未来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时指出:“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⑦同时,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许许多多选择机会和充分的流动性,人们可以在职业、消费、居住地等经济生活领域自由选择,在精神生活领域放飞自我、探索未知,在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追求理想价值和实现人生抱负。

自由时间是马克思在论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时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范畴,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⑧“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有真正的财富,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时间是发展才能等的广阔天地。”⑨自由时间是直接劳动时间以外,供个人自主支配、自由运用、充分发展的时间,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⑩。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人们已经摆脱了物质需要和肉体需要方面的羁绊,能够自由地从事娱乐性、创造性、探索性甚至冒险性的活动,以寻求身心的愉悦;能够自由追求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生活,实现自身与自然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统一;能够自由追求人的价值实现,把自由、交往、尊严、公平、正义、政治权利作为自身内在的、现实的需要。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就最终进入到恩格斯所提出的人类的“两个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和“人类本身的和解”。B11

二、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

人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演变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里,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人们对道德、创造力、公平公正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它是人们在满足了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之后产生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人的需要演进有两个基本动力:一是人的需要自身具有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人体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潜在需要,这是自然界赋予人类不断开拓新生活和赋予生命新形式的基因,是人类自身发展不断累积而自然演进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人类所拥有的终极资源和财富。人类首先呈现出来的需要是由感官直接释放出来的,用于维系生命活动,如饮食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动物界所共有的,是需要拓展的起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不能说,这种饮食和动物的饮食有什么不同”B12。随着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已经蛰伏在人体中的潜在需要就会被唤醒和生长出来,变为现实的渴求。人的需要演进的一般路径是,从较低级的动物式的物质需要向高品质的物质需要、从单一的需要向多方面的需要、从共性需要向个性化需要、从个体的需要向社会需要、从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演化,最终发展為以精神需要为主。如果说物质的需要存在某种限度,那么,人区别于动物的精神需要则是无限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的需要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交往形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发展便获得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人的需要演进的第二个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界赋予人的潜在需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释放出来,或者呈现出什么样的现实形态和演进路径,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性质决定的。生产提供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手段,决定着人的潜在需要是处于蛰伏状态还是萌芽生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被提供出来,品质不断提高,形式不断丰富,潜在的需要不断被唤醒,进入现实世界,并不断得到满足。不仅如此,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交往范围越来越广泛,蛰伏的需要不断被触动和诱发,也不断被发现和挖掘,人的生存状态和日常生活不断得到更新,生产发展不断获得新动力。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生产力发展越迅速,人的需要发展也越快;反之,人的需要发展也就越慢。人的潜在需要唤醒和开发的快慢,人的需要演进的现实路径,以及需要呈现的具体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性质。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自然界被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纳入到人类经济活动,人们会发现原有使用价值的新属性、新组合,形成新的财富形态,从而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诱发新的需要。

马克思在谈到人的需要的发展演进规律时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B13;人的“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B14。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为我们认识人的需要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理论启示。

三、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需要是一种潜在的、原始的力量,驱动着人的活动,构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有清晰的论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从事第一个历史活动的出发点或“创造历史”的真正动机是人的“生活”,亦即人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B15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人的需要驱动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发展的需要驱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驱动社会生产力一步一步前进,并成为“第一生产力”。恩格斯描述过“需要”的巨大力量:“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B16这样,“人的需要、生产及科学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就构成一个链条,在这个链条上,三者是由此及彼地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同时这种环环相扣,又是无限的序列”B17。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的需要构成人的利益,需要的满足也就是利益的实现。因此,利益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一文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B18在市场经济中,利益则构成市场机制运转和价值规律作用的根本动力,资源的流动和动态配置主要是由利益来驱动的。判断一个制度或体制的好坏,从根本上就是要看这个制度或体制能否在既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较好地满足人的需要,较充分地释放人的利益诉求,同时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那些能够满足人的现实需要、实现人的现实利益又能协调好人们利益关系的制度和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循环发展,也才能持久存在。

列宁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曾批评过对物质利益的忽视,认为搞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B19。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要重视利益的作用,他说道:“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B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尊重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建立了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四、需要的实现及其机制

人的需要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如何使人的需要得以实现呢?显然,首先要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未来社会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B21。只有社会财富充分涌流,才能奠定满足人的需要的坚实物质基础。那么,在既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如何构建满足人的需要的有效机制呢?

在经济领域,这就涉及如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立起生产与需要之间的有机互动关系,从而使生产能够不断适应和满足人的需要这一重要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设想,未来社会,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并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应用于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也必须知道,每一种消费品的生产需要多少劳动。它必须按照生产资料来安排生产计划,这里特别是劳动力也要考虑在内。各种消费品的效用……最后决定这一计划。人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处理这一切,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B22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写作的《国家与革命》中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计算和监督能够把生产和消费组织得非常好,他说:“对这些事情的计算和监督已被资本主义简化到了极点,而成为一种非常简单、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能胜任的监督和登记的手续,只是算算加减乘除和发发有关的字据的手续。”B23但实践证明,通过行政计划机构来发现和发掘人们的需要并直接组织社会生产,并不能实现生产与需要的有效衔接,因为这首先会遇到信息显示、收集、处理、传递方面的制约。兰格曾预言,在计算机时代到来以后,计算机就能够替代市场有效解决组织社会生产和消费所面临的信息约束B24,但实践尚没有证明兰格的预言。迄今为止,市场机制仍是显示和发现人们现实和潜在需要,并把它转化为市场信号,进而引导资源配置以满足人们需要的比较有效的机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此有过分析,那就是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激励和引导人们进行生产,并把生产与人的需要协调起来。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人们能够自由作出各种选择,如职业、消费、居住地,以及收入、财富和时间的分配等,每一个人的偏好和他的幸福要素等都会在这种选择中充分表现出来。人们在自由选择时依据的是他所掌握的公共知识、公共信息和不为人知的私人知识、私人信息。公共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相对简单,而私人知识和信息的显示、收集和处理则是很困难的。自由选择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比较充分地显示、吸收和利用各类知识和信息,特别是私人知识和信息。人们的自由选择转化为可识别的价格信号,价格信号综合了方方面面的信息和知识,进而引导资源的流动和配置。这样,由价格信号引导的资源配置活动就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反映市场需求,从而反映人们的现实和潜在的需要,从而形成需要与生产的有机互动关系。

我们还要考虑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的功能。企业家组织生产和进行创新活动,其直接出发点可能并不是人的需要,而是为了获取利润或其他利益,但在价格的引导和市场竞争的驱使下,企业家的决策通常会沿着市场需求的方向逼近人的现实和潜在需要。在企业家的眼里,人的需要是他获取利润的中介,而从社會的总体经济循环来看,利润则扮演着实现人的需要的中介。企业家的重要功能是发现和发掘社会需要,并通过资源配置和创新活动加以满足。企业家具有冒险精神,勇敢面对不确定性,他是在敏锐判断力(对未知趋势的判断)和直觉(对未知的未知因素的感觉)的引导下作出决策的,正如费尔普斯指出的,“他们在并不掌握太多微观或宏观实际知识的情况下,在还没有也不可能有百分百正确的模型或决策规则时,展示出了做正确决策的能力”B25。可见,企业家的冒险和探索精神对于发现和发掘人的需要、唤醒人的潜在需要、开拓满足新需要的新领域是极为重要的。

当然,市场经济能否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有效机制,还取决于市场经济本身的制度建设和实际运行状况。只有运行良好的市场机制才能激励人们生产和创新,并建立起经济活动与人的需要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因此,支撑市场机制有效运转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如产权制度、竞争制度、金融制度、监管制度等,以及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

市场机制是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机制,但诸如文化、道德、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等精神和政治层面的需求,是市场机制难以充分满足的,需要借助于完善的社会机制和政治机制等加以保证。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指出,当一个国家进入成熟阶段或大众消费时代以后,需要通过政治程序和国家的力量来保证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资源配置,“用国家的力量……来实现个人的和社会的目标(包括增加闲暇时间),这些目标是不太坏的自由市场制度所不能实现的”B26。因此,一个国家在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还要进行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等建设,这对于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特别是精神层面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

五、新时代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需要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完全可以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中看出来。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7.7%,城镇居民为57.5%,总体恩格尔系数为60%。到了2018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到30.1%,城镇居民降到了27.7%,总体恩格尔系数降到了28.4%,居民需要的层次明显提升,已经从生存需要向享受需要演进。不仅如此,有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需要的若干要素已经萌芽并呈快速生长之势。这符合人的需要发展的内在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21世纪伊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从此,“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出现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现阶段我国人民需要和社会主要矛盾演化的科学判断。新时代,我国人民的需要发生了质的变化,要通过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来逐步加以满足。

1.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

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需要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来保证。许多一般性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已经过剩,人们已经转向追求产品和服务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环保标准,以及其上所附着的精神方面的东西(如愉悦感、归属感、自我和社会评价,等等),对进口品(由于其品质和新奇性)的喜爱也明显提升了。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开始注重产品的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对智能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已经唤醒,开始转化为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住房是一种特殊的需要,一方面,它是生存的基本条件,属于生存需要;另一方面,它又是享受需要乃至自由而全面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事关人力资本的形成和质量、劳动者选择的自由度以及创造性的发挥,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物质生活需要,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使供给体系和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书记有精辟的论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力。”B27

2.追求优美的生态环境

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内在需要,新鲜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安全食品等已经成为人们选择的重要参数,并日趋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判断。生态环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一种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一旦形成就具有普惠性,任何人都可以享受;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节约社会医疗成本,从而降低对GDP的抵消和折扣;而且,绿色本身已经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总之,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的内在需要本身,人们生活在一个和谐、优美、宁静的自然环境之中,享受生命的美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向自然界,进而向自身本质的回归。对于人的需要、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总书记讲过一段著名的话:“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山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B28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建设美丽中国,要切实把经济发展转换到绿色、可持续的轨道,使绿色成为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的新增长点。这需要一系列深刻的体制变革。重要的有两点:其一,借助市场机制正确评估自然要素的价值。投入到经济流转过程中的自然要素,如能源、土地、水、空气、空间等,要依据其稀缺性和对人类生活的意义进行正确的评价,转化为合理的市场价格;其二,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废物的负价值,也要依据其对人类生活的损害和环境容量的挤占进行正确的评估,转化为合理的市场价格,并把这些市场价格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选择的基本参数,使其内化于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和消费行为,引导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其次,强化生态环境监管,设置生产和消费的生态门槛,用绿色监管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3.追求公平

公平是人类最深沉的价值追求,内嵌于人的基因。21世纪之初我们已经越过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早期经济发展阶段,对公平的内在需要开始凸显出来。从公平实现的过程来看,公平包括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如果机会是公平的,那么,由此而造成的竞争结果就可以被视为符合公平原则,人们也能在较大程度上认可和接受这种结果。因此,机会公平在构筑社会公平的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但结果公平也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这是因为,结果的公平性不仅会影响下一轮竞争中的机会公平,还直接影响到消费的公平和生活本身,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和人力资本的质量,进而影响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人的解放。

教育、健康、住房、融资机会和社会保障在实现机会公平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决定着每个人选择的自由度、抓住和利用机会的能力、流动的可能性,以及抗御风险和冒险的能力。以教育和健康为例,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人们,尤其是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群体抓住和利用机会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享受高品质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关键要素。更进一步,教育和健康本身已经不再仅仅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是人的需要本身。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B29。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中,国有资源等公共资源要主要用于构筑这些基本条件,为实现机会公平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税收、补贴和消除贫困等多项措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建设,实现更高程度的结果公平。

4.追求社会和政治参与

马克思认为,人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30,“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B31。人追求社会和政治参与可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和把许多个人自然联系起来”的“类”本质。追求社会和政治参与包含道德、自由、尊严、公平、民主、法治等诸多因素,属于精神层面的需要。党的十九大在描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时已经指出了这些方面的需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B32满足人民社会和政治参与的需要,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制度建设来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事业改革等作出了系统安排,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现在的关键是要把这些部署落到实处,为满足人民群众参与政治和社会治理提供制度坚实保证和有效途径。对于改革的落实,***总书记反复强调,例如,他在2016年11月1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指出:“坚定不移抓好各项重大改革举措,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B33

注释

①B15B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26、286、295页。

②⑦B11B13B14B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1、537、63、531、527、50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9页。

⑤B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73、12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8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32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81页。

⑩《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06页。

B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8页。

B17邵晓光:《人的需要、生产与科学》,《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B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7页。

B19B23《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7、41页。

B2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6页。

B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B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7页。

B24兰格:《计算机和市场》,载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B25埃德蒙·费尔普斯:《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余江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第31页。

B26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译室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86页。

B27***:《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9页。

B28《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的答问》,《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

B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7页。

B3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B33《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抓好改革重点落实改革任务》,《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日。

责任编辑:澍 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