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培养探析

时间:2024-05-09

辛艺峰 傅方煜

摘要:文章以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从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程、特色构建与保障措施等方面,

对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培养进行阐述,以期对综合性大学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与培养模式的建构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创作实践能力;华中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3-0047-05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简称 MFA(Master ofFine Arts),最早在欧美国家设立,其中美国最为完善。艺术硕士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表演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目前,中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在职人员艺术硕士教育与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艺术硕士的设立不仅是中国艺术学学位制度改革与发展的一次重大举措,而且是中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业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从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来看,它是指与学术学位(academic degree)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差异的学位,它可作为从事某种职业的必备条件。国外许多发达国家把专业学位作为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必备条件或职业资格的先决条件[1]。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学位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其中:学术性学位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而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且已成为创新型人才以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就全日制艺术硕士而言,它的基本属性和本质属性即为其鲜明的职业特点。而创作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并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无疑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的重点。加强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是实现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部2009年3月19日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2]在艺术硕士培养模式中强调对学生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在于通过传授系统的艺术专业创作理论知识,培养研究生实际的艺术创作与展演能力,即带有明显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使艺术硕士培养中的学术性和职业性特点能有机结合,并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艺术创作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受教育者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某种艺术创作实践的工作能力。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创作实践能力的提高,即注重知识与艺术创作实践的紧密结合,创作方法与技能的严格训练,艺术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以使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

构建以创作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艺术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显然是艺术硕士研究生具有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所在。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中一直强调的,并已形成一系列管理措施与保障机制。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对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予以解析。

一、华中科技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进程

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挂靠在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招收“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至2004年一直招收“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3年成功申报“设计艺术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从2004年起正式招收“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2006年4月申请在工程硕士专业中设立“工业设计工程”方向,于2009年在研究生扩招中开始招收“工业设计工程”方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日制艺术硕士授予点于2010年5月开始申报,同年获批成为37所第三批艺术硕士培养试点单位之一,从2011年开始招收首届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由于2010年招生单位按艺术硕士培养学制要求最少为3年,而2011年招生单位按教育部所有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学制要求为2年,学校首届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间与国内所有培养单位处于同步阶段。从2009年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有二届“工业设计工程”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并于2013年5月有首届艺术硕士研究生通过毕业设计创作作品展示与设计创作实践研究报告答辩,有近20位艺术硕士走向社会,服务于艺术设计创作实践第一线。从2009年9月至今学校艺术学科已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六届,已完成三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2012年9月招收的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则按2010年4月2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转发学位办〔2010〕22号《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稿)》的通知要求,将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统一为3年,并按该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学校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特点的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并报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备案。

二、华中科技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构建

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华中科技大学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具体承担,学院为国内具有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较早的培养单位,已面向全国招收建筑与土木工程方向工程硕士与风景园林硕士在职专业硕士研究生近20年,招收建筑学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10余年,目前全院有4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授予点与4个专业型硕士授予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2。

设计学系从2009年9月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明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目标定位,把握其发展趋势,以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在目标定位上形成差异,从而完成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构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了探索。

(一)在学科建设依托方面

作为设置在综合性大学建筑院系广义建筑学大系统涵盖下的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其学科建设与学院已有建筑学硕士、风景园林硕士与城市规划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予点的研究生培养构成一个整体,且在学科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如在艺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置上,现设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与理论3个特色研究专业方向,均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科为依托,并从设计艺术学科方面完善了学院的学科建设,形成了广义建筑学大系统涵盖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近年来又借助学校相关学科的科技专业平台,拓展出信息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及会展空间与展示设计理论3个研究方向,形成了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建设特色。

(二)在教学模式构建方面

构建以创作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兼顾艺术理论及内在素质培养为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一直是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授予点努力的目标,并在培养进程中形成以创作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艺术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如在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中,按艺教指委[2011]20号通知要求,在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50学分的前提下,其中实践环节的安排在60%以上,即≥30学分,从而在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凸显以设计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模式。

(三)在课程设置系统方面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得以保障的基础。就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来看,学位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领域基础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学校艺术硕士公共课与专业领域基础课的设置,注重其硕士研究生对艺术领域相关理论的学习,以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艺术境界,拓展研究生的审美视野,增强其对作品理解的能力,为其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有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打好基础。专业方向选修课的设置,则依托学院已有建筑学硕士、风景园林硕士与城市规划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予点的教学平台开设课程。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或跨全校一级学科选修课程,从而架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课程系统,为艺术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条件和空间。

(四)在实践环节组织方面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重要环节。华中科技大学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精神,于2013年7月印发了《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校研〔2013〕17号),结合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环节的实际情况,组织艺术硕士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或校内外艺术设计工程企事业单位的实习,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总时间不少于一年。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双导师”负责制,聘请高水平的设计艺术专家配合指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艺术创作实践。设计学系制定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要求》,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习能力培养情况的考核。考核合格方可计入实践环节相关学分。

(五)在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面

2014年初,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对学校已有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进行专项经费资助,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基于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教学需要,提出重点建立艺术硕士研究生校内专门化“设计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申请获得批准,满足了艺术硕士创新实践“设计项目导入”教学具有流动性的现实需要。

在艺术硕士研究生校内专门化“设计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同时,经严格评估在项目相对集中的城市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习教学点,如与深圳汉沙扬景规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相关设计研究院所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六)鼓励学生参与设计竞赛与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田野调查方面

积极组织艺术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竞赛与高水平设计大赛,并将其作为创作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的组成部分。种类繁多、等级不同的设计竞赛不仅为艺术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也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设计创新、综合思维、学科交叉及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如在2014年11月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省级学科竞赛——首届湖北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中,学校选送的8件作品荣获“本科及研究生组”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5项。另外,还组织艺术硕士参与了“创意,我成长”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中国建筑学会等主办的2014年第四届中国“设计再造”创意大赛,2014中国环境艺术青年设计师作品展,2014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设计大赛,艾景奖·2014第四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等,在此类高水平设计大赛中学院学生均有创新设计作品获得竞赛的多项奖励。

此外,组织艺术硕士研究生参加暑期传统建筑装饰测绘实习,对中部地区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进行田野调查,先后参加了武汉江夏中国京剧大师、谭派京剧艺术创始人谭鑫培故居实测,广东新会茶坑村原旧乡府建筑內外环境装饰实测,湖北荆州古城传统建筑装饰,以及武汉长江—桥、武汉剧场等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具有中苏合作标志性建筑与装饰的测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研究成果,有多篇传统建筑装饰方面的原创性论文公开发表。

(七)在艺术创作实践作品展示方面

艺术创作实践成果展示,是对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艺术创作水平和能力必要的评价形式。在首届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艺术创作实践成果展示分为专业设计创作实践作品展示与毕业设计创作作品展示。

专业设计创作实践作品展示2次,分別安排在第4~5学期进行。其成果要求包括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或校内外艺术设计工程创作实践成果展板6幅(A1尺寸)及工程创作实践报告1份。专业设计创作实践成果考核分数由导师与课程组教师集体评审,导师评阅创作实践报告,分数占50%;创作实践成果展板由课程组教师集体评审,分数占50%。

毕业设计创作作品面向全校公开展示,2013年5月举办的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创作作品展览,就展示了首届全日制艺术硕士(MFA)17位毕业生完成的毕业设计创作成果,其毕业设计选题涉及城市环境艺术、建筑内外环境、旅游景区空间、旧城更新改造、环境设施标准、绿色低碳设计、5D儿童体验馆、研究机构网页与武汉江滩元宵光影秀等方面的内容。毕业设计创作作品围绕艺术设计相关领域,以崭新的学术视野对艺术设计创作作品进行了具有前瞻性与创造性等的探索。作品展示后,由设计学系组织来自设计一线的答辩专家参与设计创作实践学位论文答辩,并经学院学位委员分会审议,通过者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艺术创作实践作品的展示,是对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以创作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模式的审视,激发了艺术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专业设计创作实践活动的热情,对促进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三、艺术硕士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对艺术硕士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较高艺术审美力、理解力与表现力,德才兼备,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艺术硕士研究生不仅应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艺术创作实践能力,还能运用艺术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解决艺术创作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除了在教学模式上更加注重专业特点,突出实践性,通过理论学习提升人才的艺术内在素质外,还应建立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保障人才创作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培养进程中的措施保障

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侧重于独立进行艺术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应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艺术实践、毕业考核等措施,来保障创作实践能力培养目的的实现。

(1)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根据研究生的不同专业方向、具体情况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配合指导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在培养过程中应强调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并注重其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

(2)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艺术素养、专业知识与创作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应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的应用,以提高艺术硕士研究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进行实践问题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对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实践成果展示、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可在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或校外实习单位完成。

(二)参加学术活动的要求

艺术硕士研究生应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并在专业期刊或相关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在政府相关部门认定的学科竞赛与国内外高层次艺术创作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成果方可计入1学分。

(三)毕业设计创作成果要求

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转发学位办〔2010〕22号《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稿)》的通知,学校将艺术硕士研究生毕业考核定名为毕业设计创作成果,由毕业设计创作作品与艺术创作实践研究报告两个部分构成,其申请成果要求为:

1.毕业设计创作作品

对艺术硕士强调其艺术设计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毕业设计作品是专业创作能力的展示,作品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并在毕业前举办毕业设计作品汇报展览。其中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工程设计项目1项,0号展板

应不少于6幅,成绩按百分制记分,分数占70%。

2.艺术设计创作实践研究报告

(1)艺术设计创作实践研究报告是对毕业设计的理论总结,应体现所属专业方向的性质、特点与范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应与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实践密切联系,是对艺术设计创作实践所进行的理论思考。

(2)艺术设计创作实践研究报告的写作,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有明确的主题和完整的论述,要围绕自己的毕业创作展开研究性的调研与分析,要从与创作相关的美学、历史、文化等多种角度展开具有一定原创性的思考与论证。

(3)艺术设计创作实践研究报告字数应不低于5 000字,答辩成绩按百分制记分,分数占30%。

3.专业学位的申请

专业学位申请成果评审人及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3]。

(四)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建设

在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学校建立了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的质量管理系统,通过考生入学选拨、学位课程考试、实践环节检查、中期学业评估、毕业成果开题评审、毕业设计创作成果盲审、毕业设计作品公开展示、毕业设计创作成果答辩、毕业设计创作成果评价指标等环节,形成较为完善的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保障系统。

四、结语随着中国经济及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对艺术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目前,中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人才类型的要求更加多样化。实践证明,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对推动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艺术专门人才队伍,繁荣和发展国家的文化事业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

[1] 刘晓娟,赵永刚.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5) : 173-175.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转发《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稿)》的通知[EB/OL].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0-04-22.

[3]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Z].2013.

[4] 慎海雄.瞭望:让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硬起来[Z].新华网,2014-01-12.

(编辑 王 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