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广西粮饲兼用型玉米研究进展及前景分析

时间:2024-05-09

林琼湘 邹成林

摘要: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优化玉米产业结构,有效解决口粮和饲料争地矛盾。文章通过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概括近几年广西粮饲兼用型玉米研究进展情况,分析广西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具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广西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建议,为广西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粮饲兼用;研究进展;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3-4374( 2021) 06-0075-05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Analysis of Grain and Forage Concurrent Maize in Guangxi

Lin Qiong-xiang1, Zou Cheng-lin2*( I.Bureau of' Industry Information and Commerce of Du' 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Hechi, Guangxi 530700. China: 2.Maize Research Insi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Guangxi 530007. China)

Abstract: Grain and forage concurrent maize had high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whichadjust and optimize the ma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ationand forage. By consult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omhining with field research, this paper summarizes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grain and forage conurrent maize in Cuangxi in recent years, analyzes theadvantages and difficulties of developing grain and forage concurrent maize industry in Guangxi, and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ain and forage concurrent maize in Guangxicomh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ain ancl forageconcurrent maize industry in Guangxi.

Keywords: maize, grain and forage con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prospect analysis

粮饲兼用型玉米是介于普通玉米与专用饲料玉米间的一种中间型玉米,具有较高玉米籽粒产量,同时籽粒在成熟时整个植株仍保持青绿,茎叶绿色成分较高,叶片繁茂,可获得大量的秸秆,供畜禽用。[1.2]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可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提高效益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粮、草、饲功能兼备,饲用营养成分丰富,效能和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玉米和专用青贮玉米。[3]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种养关系调整的重要举措[4],既能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又能实现饲料有效性供给。[5]

目前,国内非常重视对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在新疆、内蒙古、宁夏、山东和河南等地已经选育出很多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如“中单321”[6]、“农大108”[7]、“豫玉29号”[8]、“中原单32号”[9]、“屯玉168”[10]、“鲁单9088”[11]、“大京九23”、“新玉44”[12]和“伟科702”[13]等都是优质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它们的选育和大面积种植推广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的迅速发展。杨强军[14]、梁万琪[15]、郭庆瑞[16]、赛里克·都曼[17]、王静[18]和刘晓[19]等分别在甘肃、内蒙古、山西、新疆和河南等地开展了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对比试验,相关研究为当地选择适宜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学者针对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特殊性,在种植密度[20.21]、施肥水平[22.23]、耕作措施[24]和病虫害防治[25.26]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为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提供了栽培技术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指导。

广西从2016年开始实施“粮改饲”项目,为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掌握了广西近年来粮饲兼用型玉米研究进展情况,进而分析广西在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方面具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并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广西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提供参考。

1 广西粮饲兼用型玉米研究进展

1.1选育的品种及产量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2015-2021年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公告统计(见表1),广西选育并审定的玉米品种数量整体上呈不断增加趋势,并于2021年增加了青贮玉米品种类型的审定,有11个通过审定,其中“兆玉215”“桂单658”“桂单673”“桂单166”“庆红509”“油玉909”前期已通过普通玉米品种审定,这6个品种适合作为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在广西种植。随着广西青貯玉米品种审定T作的不断改进,适用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将会不断增加和提高。除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用于粮饲兼用型的玉米品种外,研究人员通过相关试验及调研,也确定了一些适合广西地区种植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玉米创新团队近年来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全区种植的粮饲兼用玉米有“桂单162”“油玉909”“青青500”“钻卡巴巴”“桂单166”“正大808”“正大719”。[27]钟昌松等[28]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认为“桂单0810”“亚航670”“桂单818”“油玉909”“中原单32”正大808”“正大1689”“迪卡008”等品种也适用于作为粮饲兼用型玉米。玉米产量方面,钟吕松等通过调研,确定了近几年广西玉米全株生物产量第一季单产为52.5 -67.5t/hm2,第二季单产为49.5 -64.5t/hm2,第三季单产为22.5 -43 .5t/hm2,邹成林等[29]试验得出在南宁玉米全株生物产量春季单产为49.1 _72.6t/hm2,普通玉米籽粒产量3875_4595kg/hm2。由此可见,无论玉米籽粒还是全株生物单产与东北和黄淮海相比均有较大差距[30]。

1.2 粮饲兼用型玉米适应性研究

陈桂兰等[31]嗵过对14个玉米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和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测定其生物产量,筛选出“桂青贮1号”“正大999”“华优168”“柳青贮4号”“柳玉青3号”“绿青饲4324”等6个适合在桂中地区推广种植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杨秀政等[32]对百色凌云8个粮饲兼用玉米开展筛选试验,结果显示,“青青500”“青青009”“南美1号”等3个品种表现较好,适合在当地种植。邹成林等[29]对28个广西玉米品种和组合进行籽粒产量、全株生物产量及青贮玉米品质指标测定,通过比较筛选出适合粒用品种为“桂单203”,适合作青贮玉米品种为“桂单658”和“GU1743”,并认为粮饲兼用型玉米应根据当地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黄华莉等[33]对9个饲用青贮玉米品种进行春播和夏播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耀青5号”品种表现为植株高大,且其风干物质含量和生物产量较高,可在广西推广种植。黄晓等[34]对引进的9个普通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正大808”和“钻卡巴巴”两个品种鲜物质产量和籽粒产量较高,可作为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在玉林地区推广种植。

1.3 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技术研究

韦金安等[35]以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桂单166”为材料,对秋玉米主要经济性状、田间抗性、生物产量、鲜穗比例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都安地区粮饲兼用型玉米获得最高生物产量的不同施肥时期,研究结果认为玉米生物产量随着追肥时期往前而提高,而鲜穗比例随着追肥时期往后而提高。李明灌等[36]同样以“桂单166”为材料,探讨其在河池当地粮饲兼用玉米获得最高生物产量的最佳合理密度,结果表明,其每667m2种植4500株时生物产量最高,每667m2种植5500株时鲜穗比例最高。

2 广西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优势

2.1 环境气候地理优势

广西地处亚热带,常年气候湿润,气温较高.雨量充沛,从南到北光热资源均可满足玉米生长需要,玉米生产条件优越[37],十分适合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地理上,广西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大湾区,南向东南亚,交通便利,为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经贸条件。

2.2 政府政策支持优势

广西壮族白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粮改饲”项目试点。在广西农业农村厅统筹部署下,各项目严格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19年粮改饲工作任务的通知》(桂农厅发[2019]9号)、《自治区农业厅关于做好粮改饲实施工作的通知》(桂农业发[2018]30号)开展相关工作,各试点县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在各部门密切配合下,“粮改饲”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区种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助推了产业扶贫,并总结出“都安模式”和“龙州模式”等经验做法。在“粮改饲”项目全力持续推动下,粮饲兼用型玉米因其独有的优势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2.3 热带种质优势

广西玉米种质大多属于热带种质,遗传变异基础好,拥有适应性广、抗逆抗病性强、根系发达、叶片浓绿、持绿期长和籽粒品质优等遗传特性,采用热带玉米种质×温带玉米高配合力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是创新选育西南山地高产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的一条有效新途径,热带玉米种质是培育山地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骨干优势群。[38]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桂青贮1号”正是利用这种模式选育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其具有植株高大、持绿性好和生物产量高等优点,是目前西北部分省区的对照品种。今后育种过程中若能很好地解决热带种质玉米秸秆品质问题,尤其是能降低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则能充分发挥全区种质优势,选育出优良的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

2.4 科技优势

为促进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产业的不断发展,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广西玉米创新团队和广西玉米产业先锋队等充分发挥其人才科技优势,连同当地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种植大户等开展了引进、示范筛选和推广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T作。广西玉米创新团队在张述宽首席专家的指导下,积极筹划,不断试验探索,制定了《广西玉米良种攻关联合体青贮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并及时实施,使广西首批青贮玉米品种在2021年通过了审定,结束了广西青贮玉米品种无审定标准的历史。同时,广西科学技术厅近几年开始对粮饲兼用型玉米项目进行立项资助,鼓励其创新和发展,带动了粮饲兼用型玉米相关试验的实施。随着人才和科研力量的不断壮大,相关项目的大力支持,科技在促进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广西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面临的问题

3.1 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有待加强

与普通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相比,广西粮饲兼用型玉米还处于起步阶段。品种方面,2021年审定了11个广西青贮玉米品种,其中6个品种可以作为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使用。一方面可供选择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数量不多,还需要加大品种选育力度;另一方面由于廣西各地区、县生态环境复杂且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在各县的适应性不同,因此审定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还需进行比较试验,以确定是否适宜当地区域气候。粮饲兼用型玉米不仅重视籽粒产量,而且要考虑秸秆的生物产量和品质指标[39],栽培技术方面与普通玉米存在一定差异。种植密度、施肥水平、种植方式、地膜覆盖、不同播期、收获时期和光照水分等因素均会对粮饲兼用型玉米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这些研究均未开展或仅开展了极少部分。在前期实施“粮改饲”项目中,种植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就是因其质量参差不齐,加上农户对种植栽培技术不熟悉、不重视以及受白然条件因素影响,产量低,品质不高。

3.2 规模较小、机械化不足

受广西地理环境条件限制和传统耕作方式影响,广西玉米普遍种植规模较小,同时缺乏机收的玉米品种和相应的耕作技术,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生产成本偏高,效益未能充分体现。粮饲兼用型玉米既收获籽粒,又收获秸秆,因此对机械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收貯加工条件不足

玉米籽粒和秸秆集中收获期较短,大部分玉米晾晒场所和储存设施简陋,加上广西气候高温多雨,若不能及时收贮加工,玉米籽粒和秸秆就容易发霉变质,导致品质降低,因此粮饲兼用型玉米对收贮加工具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广西缺乏收购玉米的养殖场和收贮企业,在进行规模收贮时,受限于机械、存储场地和资金,往往不能对玉米籽粒和秸秆进行及时收购,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了经济效益。

3.4 群众意识不足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没有认识到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依然坚持仅收获玉米籽粒,对无法处理的秸秆进行焚烧,既降低了经济效益,又造成了环境污染,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的发展。

4 广西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建议

4.1 加强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

作物的产量、品质受基因型的影响很大,通过选育高产优质的粮饲兼用品种,配以合理的栽培技术,发挥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对粮饲兼用玉米高产和饲用品质改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40]删因此,要发挥全区丰富种质资源的优势,加大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选育力度,加强对已选育出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栽培技术研究,让良种配良法使粮饲兼用型玉米发挥最大的种植效益。

4.2 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

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不同于普通玉米,在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要让群众普遍接受,需与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开展多点大面积的试验示范,特别是对一些优良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和精简易学且见效快的栽培技术方法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必要时要对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进行针对性的集中技术培训。通过上述工作,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让更多人主动参与进来。

4.3 鼓励扶植玉米加工企业,普及机械化

政府应鼓励扶持一批有实力的玉米加工企业,提高其玉米加工和收贮能力,解决粮饲兼用玉米规模化种植后所面临的后续产业链不完整问题。同时,为降低粮饲兼用玉米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广西应制定相关措施以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如在农户购买农机时给予一定补助,并对应用农机进行相应培训,努力推进粮饲兼用玉米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促进粮饲兼用玉米生产向现代化转变。

4.4 与乡村振兴和生态修复相结合

粮饲兼用玉米产业应与乡村振兴和生态修复相结合。目前很多县市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如都安县实施的“贷牛还牛”项目,畜牧产业快速发展,需要足够的饲料支撑,但都安人多地少,一味发展牧草等饲料作物会产生人畜争地的问题。粮饲兼用玉米则能有效缓解口粮与饲料间的矛盾。粮饲兼用玉米还可充分发挥“玉米秸秆一养牛一粪肥还地”模式作用,产生良性循环优势,让生态和经济双收,农户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实现当地的生态修复。

4.5 加大科研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应特别重视种质资源创新,多渠道引进优良的粮饲兼用型玉米种质资源,结合本地优良品种进行改良和创新。同时,注重从种质资源中挖掘优异品质、抗逆和抗病虫害等重要基因,为今后研究和选育优良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打下种质和理论基础。

5 结语

粮饲兼用型玉米能有效解决广西口粮与饲料争地矛盾,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广阔,在广西“粮改饲”项目中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全区粮饲兼用型玉米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若能高度重视和支持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的发展,通过政府政策带动,大力推广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种植,结合先进栽培技术方法,将能充分发掘粮饲兼用型玉米增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应加大推广宣传力度,扶持相关加工企业,扩大种植规模和普及机械化,让粮饲兼用型玉米与乡村振兴和生态修复相结合。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会进一步促进广西粮饲兼用型玉米产业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薛吉全,马国胜,路海东.重视饲用玉米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J].玉米科学,2004,12( S2):122-124.

[2]李海元,王洪楷,迟艳,等.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前景广阔[J]吉林畜牧兽医,2004(9): 55.

[3]邵青,孔令杰,董斌.粮饲兼用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8):221-222.

[4]朱志旅,唐慧芬,苏宝铭,等.广西粮改饲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J].广西畜牧兽医,2020,36(2): 53-56.

[5]张明君,李玲玲,谢军红,等.耕作方式与施肥对旱农区粮饲兼用玉米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36(I): 179-185.

[6]吴景锋,田志国,刘新芝,等.粮饲兼用玉米良种中单321的选育及应用[J].中国种业,2000 (2): 20-22.

[7]段民孝.从农大108和郑单958中得到的玉米育种启示[J].玉米科学,2005,13(4): 49-52.

[8]徐东春,周文伟,李应权,等.高产、多抗、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豫玉29号的选百[J].河南农业科学,2000(3):10-11.

[9]唐秀芝,张维强,任继明,等.粮饲兼用玉米中原单32号的育成与推广[J].核农学报,2001,15(6): 360-364.

[10]张志刚,郝跃春,郭伟,等.粮饲兼用型玉米屯玉168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J].中国种业,2019(8):61-63.

[11]刘良柏,孟昭东,李文才,等.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鲁单9088的优势与利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2): 5-6,10.

[12]胡文斌,孙伟,王俊健.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新玉44的选育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11(6):90.

[13]陳海见,潘科峰,张俊威.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伟科702[J].中国种业,2017(9):81-82.

[14]杨强军,陈双胡.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引选试验报告[J].畜牧兽医杂志,2018,37(5): 13-16.

[15]梁万琪,姚振兴,孙丽,等.内蒙古科尔沁粮饲兼用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J].中国农技推广,2020,36(6): 27-29.

[16]郭庆瑞,王梦飞,郭凤琴,等.山西高寒冷凉区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J].作物杂志,2019(4): 61-68.

[17]赛里克·都曼,沙吾列·沙比汗,麦利亚·依尔斯别克,等.天山南坡牧区粮饲兼用玉米品比试验结果初报[J].草业与畜牧,2015(4):40-43.

[18]王静,杨美丽,王志红,等.粮饲通用型青贮玉米品种筛选与评价[J].农学学报,2019,9(8): 10-13.

[19]刘晓,王博,朱晓艳,等.21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在河南的品种比较试验[J].草业学报,2019,28(8):49-60.

[20]李万华,邓力华,沈祖秀,等.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科玉1108适宜密度研究[J].作物研究,2019,33(6): 531-533.

[21]程宏,史海萍,魏荣业,等.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正科育l号种植密度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20,48(8): 1231-1233.

[22]宋桂云,杨恒山,徐寿军,等.氮肥运筹对科尔沁地区粮饲兼用玉米金山10产量、干物质及氮素积累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2):289-296.

[23]沈吉成,李玲玲,谢军红,等.培肥模式对陇中旱农区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8 .27(9): 1305-1312.

[24]张立健.耕作措施对不同品种粮饲兼用玉米生长发育及饲用品质的影响[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4.

[25]刘文超.粮饲兼用型玉米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8(5): 49.

[26]祖英治.粮饲兼用型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J-现代畜牧科技,2019(9): 57-58.

[27]费永红,岑庆宋,钟维,等.广西百色市4县(区)青贮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2019,13( 27):115-117.

[28]钟昌松,梁庆平,邹成林,等.广西青贮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J].广西农学报,2020,35(4): 59-64.

[29]邹成林,郑德波,何雪银,等.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品种展示试验总结[J].中国种业,2019(5):67-71.

[30]邹成林,郑德波,谭华,等.广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8):139-141.

[31]陈桂兰,阳康春,韦冠睦,等.14个青贮玉米品种(系)田间表现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7,48(2): 266-271.

[32]杨秀政,陆宗林,劳冬梅,等.2017年优良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总结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5):144-146.

[33]黄华莉,吴娇颖,黄文丽,等.广西饲用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39(7): 60-64.

[34]黄晓,李兰青,邓鹏,等.优良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在玉林市的引种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20(15): 44-45.

[35]韦金安,黄泽栋,李明灌,等.都安县秋季粮饲通用玉米不同施肥期试验效果[J].中国农技推广,2021,37(5): 65-67.

[36]李明灌,杨为芳,谭素宁,等.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桂单166不同种植密度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0(5):43-45.

[37]时成俏.广西玉米生产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种业,2019(4): 24-29.

[38]陈文俊,郑阳,杨华,等.热带玉米种质在西南山地粮饲兼用型玉米创新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19): 64-65.

[39]陈亮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3.

[40]谢军红.旱作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补灌效应[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5.

收稿日期:2021-10-10 修回日期:2021-10-15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示范及其青贮饲料精简制备方法研发”(桂科AD20297117);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玉米抗逆育种研究”(桂农科2021YTO15)。

第一作者简介:林琼湘,女,1980年生,农艺师,主要从事科技“三引”工作。

通讯作者:邹成林,男,1982年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