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广西农业植物检疫六十年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4-05-09

李菁 黄光鹏 卢维海 沈昆 张清泉 左芸 谭道朝

(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广西 南宁 530022)

0 引言

农业植物检疫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是确保农业减灾保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广西是农业大省(区),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民脱贫致富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广西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历时六十多年,一直不断发展,在检疫监管、疫情监测与防控阻截、检疫签证等方面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手段,健全工作机制,有效阻截了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为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1 广西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发展简史

1.1 对外检疫机构发展简史

广西植物检疫机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建立和发展的。广西对外植物检疫机构的隶属关系几经更替。1964年以前由广西商品检验检疫部门负责[1],1964年以后由国家农业部、自治区农业厅双重领导并以自治区农业厅为主,先后设立了凭祥、水口、南宁、桂林、防城、梧州等口岸检疫所。1981年各口岸检疫所收归农业部动植物检疫总所管理,其中南宁所仍保留以地方为主的管理方式,隶属自治区植保总站,1999年底全部合并入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脱离了农业系统。

1.2 对内检疫机构发展简史

广西内检机构始建于1956年[2],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才得以稳定和发展。1956年2月1日,广西省植物检疫站正式挂牌成立,1956-1959年,自治区农业厅着手设置专区一级植物检疫站,先后建立了桂林、百色、平果、容县专区和桂西壮族自治州等植物检疫站。但由于“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广西刚建立起来的植物检疫机构很快被精简撤销。1964年,自治区植物检疫站开始恢复,但不久又遇上“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广西对内检疫工作被迫停顿。1972年,自治区农林局下发的《关于恢复各级农业事业机构的通知》后,各地、市、县植物保护机构得以迅速恢复。1983年《植物检疫条例》公布[3],给广西植物检疫事业再次注入新的活力。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广西植物检疫事业一直蓬勃发展。至2017年底,全区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共117个。

2 广西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回顾

2.1 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回顾

2.1.1 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风险加大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广西对内检疫工作被迫停顿。在这期间先后传入了蚕豆象、豌豆象、甘薯黑斑病和稻白叶枯病等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原来的柑橘黄龙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也由于内检工作失管而扩大了疫区,加重了疫情。20世纪90年代末,传入了香蕉穿孔线虫和木薯细菌性枯萎病。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物品流通频繁,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风险加大。21世纪初,先后传入检疫性有害生物9种,其中病害3种,分别为香蕉枯萎病、瓜类果斑病、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虫害5种,分别为三叶草斑潜蝇、扶桑棉粉蚧、稻水象甲、葡萄根瘤蚜、四纹豆象;杂草1种,豚草。

2.1.2 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网络成功构建 1976年和2001~2002年,自治区植物检疫站先后组织两次全区性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工作,1994年组织到边境地区开展边境贸易植物有害生物调查。 除此以外,1982、1995、1998、2000、2001、2002年还分别组织开展了全区柑橘黄龙病、美洲斑潜蝇、芒果象甲、蔗扁蛾、香蕉枯萎病、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假高粱等专项调查。在2001~2002年开展的有害生物普查中,查明了广西分布的23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具体分布范围、普遍率和危害情况。通过电子地图绘制了广西23种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发生区域分布图。现在,每年都由自治区统一组织开展各项检疫性有害生物专项调查不少于5次。特别是重大植物疫情,如柑橘黄龙病、香蕉枯萎病和红火蚁等,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

2007年农业部启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项目,将广西列为沿海地区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之一。经各方努力,在各边境贸易点、重要港口、机场、铁路等交通枢纽、大型农产品贸易市场等地设立190个监测点。2014年在监测点中又重点建设了5个国家级关键监测点和15个自治区级关键监测点,明确了阻截有害生物名单,制定并下发了疫情监测办法。通过监测点联防,初步形成安全的植物疫情阻截带,有效阻截了谷斑皮蠹、马铃薯甲虫等重大疫情的传入为害。近年来,广西还不断加大对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力度,通过加强检疫员培训和监测手段升级,广西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阻截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实现植物疫情早发现早防控,有效阻截新疫情传入和老疫情扩散蔓延。

2.1.3 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广西植物检疫机构建立以来,曾先后多次组织力量扑灭国内其他地区传入广西的检疫性有害生物。1986年成功扑灭传入防城港的谷斑皮蠹,1987年和1996年两次扑灭传入百色的芒果象甲,1987年扑灭传入梧州、玉林的大豆象和传入南宁的小麦腥黑穗病,2005年扑灭了传入北海的假高粱疫情。

柑橘黄龙病、香蕉枯萎病和红火蚁等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从由农业部门主抓,逐步上升为政府层面。200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广西第一个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应急预案《广西红火蚁防控应急预案》,并组织召开自治区红火蚁防控工作视频会议。200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果树种苗管理办法》,对果树种苗的检疫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201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植物检疫应急防控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1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秋季重大动物疫病暨红火蚁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15年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区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会议。广西通过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责任、区域协作,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联防联控疫情防控机制,重大植物疫情防控成效明显。

自2006年全面开启柑橘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广西通过不断探索,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系统、高效的柑橘黄龙病综合治理体系,并成功构建了柑橘黄龙病防控长效机制。在组织领导方面,自上而下,形成政府主导、农业部门主抓、各部门齐抓的柑橘黄龙病疫情防控机制。在防控策略方面提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发生区域实施不同的防治措施。在宣传发动方面,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层层举办技术培训班和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实现90%以上的果农培训率。在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方面,由自治区政府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果树种苗管理办法》,规范柑橘种苗的繁育、生产和销售。并从2011年开始在多个县(市)试点实行柑橘无病苗购苗补贴制度。在防治方法方面,通过柑橘黄龙病疫情监测网络和柑橘木虱发生动态监测网络的建立,摸清黄龙病流行规律和木虱发生动态。创新“沤埋法”,解决病树清理传统难题。对开展柑橘木虱统防统治的地区实行补贴制度,加快区域性联防联控步伐。在推广模式方面,引入村规民约和专业合作社,创新农技推广新模式,解决农民小果园防控难的历史问题。引导各柑橘种植村屯把柑橘黄龙病综合治理内容写入《村规民约》。提倡成立柑桔专业合作社,并推行柑橘黄龙病防治“三统一”,即由统一培训,统一购药,统一施药。在统防统治方面,建立推行“三个一联动”(1份村规民约+1个柑橘专业合作社+1支病虫防治专业队)。在制度保障方面,各地实行县直部门和乡(镇)领导包村责任制,同时制定督查奖惩制度。至此,广西柑橘黄龙病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平均病株率从2005年的6.45%下降到2017年的2%左右,挽回农民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柑橘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柑橘面积和产量年年增长,从2005年的种植面积16.2万公顷、产量189万吨,发展为2017年的45.4万公顷和685万吨。实现了柑橘面积、产量和产值增长、病株率减少,即“三增一减”的良好局面。2014年农业部在广西兴安县召开全国柑橘黄龙病防控现场会,广西成为全国成功防控柑橘黄龙病的标杆,其成功经验走向全国。

在香蕉主产区通过设立香蕉枯萎病疫情监测点,构建广西香蕉枯萎病疫情监测网络,准确掌握疫情发生动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加强香蕉种苗检疫监管,特别是二级苗的检疫监管。对香蕉种苗繁育基地实施严格的产地检疫,加大市场联合检查,严厉查处违法繁育种苗的行为,净化香蕉种苗市场。划片区建立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点带面,示范推广集成防控技术,推进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局面形成。通过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香蕉枯萎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与周边省相比较,广西成功地控制了该疫情的快速传播蔓延,病情发生面积增长缓慢,且以零星发生为主,未造成大面积成灾损失,保障了广西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

2005年广西传入红火蚁疫情后,各级农业植物检疫部门积极应对,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控治理工作。在对疫情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提高红火蚁的防控技术水平,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有害生物应急防控作用机制。在所有疫情发生区按照分级管理、属地实施的原则,建立各级应急防控组织指挥体系,形成政府重视、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疫情防控局面。通过开展系统地疫情普查、监测及防控根除工作,蚁巢防除效果一直保持在90%以上。经过多方努力,全区有3个红火蚁的疫情发生区通过专家查定,率先在全国成功解除疫情,根除总面积124.8公顷,保护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及生态平衡。

对新传入的植物疫情,如花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稻水象甲及葡萄根瘤蚜等,加强疫情监测实现疫情早发现,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防控技术攻关,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疫情应急防控,将疫情控制在原发生区附近,延缓疫情发展。

广西农业植物检疫发展的六十年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果,共荣获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分别是《广西柑橘黄龙病疫情普查、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国家对外检疫对象大豆象的发现及扑灭》、《广西杂交稻制种基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广西美洲斑潜蝇的研究及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广西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广西红火蚁疫情普查和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2.2 农业植物检疫执法法制化、规范化

2.2.1 农业植物检疫执法队伍壮大 20世纪50年代,只有省、市两级检疫机构设有若干专职技术干部,各县则聘请了兼职检疫员。1958年9月,全区第一批兼职人员77名配备完毕。但由于“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植物检疫队伍基本都被精简打散。到了20世纪70年代,全区各地植物检疫队伍才得到逐步恢复,共配备了96名专职检疫员。除那坡、隆林、南丹、巴马和凤山等县外,每个县都配备1~2名植物检疫员,专职负责植物检疫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植物检疫条例》公布以来,广西的专职检疫员发展超过百人,90年代增加到200多人。至2017年底,广西共有专职检疫员611名,承担广西的国内农业植物检疫工作任务。

2.2.2 农业植物检疫执法力量加强 2005年广西传入红火蚁,为保护广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自治区农业厅和林业厅向自治区人民政府申请设立临时植物检疫监督检查站。2006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在合浦等24个县(市、区)设立30个临时植物检疫监督检查站,其中农业临时植物检疫监督检查站22个。设立时间从2006年9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检查站的设立,除有效阻截疫情传播外,还通过广泛宣传,使人们了解植物检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不理解植物检疫工作到主动积极配合。检查站设立的四年间,在公路上检查的种子、种苗及植物产品持有《植物检疫证书》比例由最初的不足30%,上升到75%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检查站共检查车辆36500多车次,其中苗木618万株、种子354吨、农产品45万吨,有效地阻截了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

21世纪初,农业部为持续推进种子、种苗检疫监管,努力提升植物检疫执法规范化水平,每年都分区域组织开展种子、种苗跨省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广西为加大植物检疫执法检查工作力度,提升整体执法水平,每年都组织各市、县开展种子、种苗产地及市场自查活动,同时开展跨市、跨县的联合执法检查活动。通过开展检查活动,强化了区域联查、检打联动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了种子、种苗检疫监管水平,有效遏制无证调运种子、种苗等违法行为。广西每年平均出动检疫员约1万人次,处理违章调运种苗1000批次。此外,从2014年开始,每年均组织人员赴海南南繁基地开展植物检疫联合检查。通过加强与南繁植物检疫机构工作交流,掌握本自治区种子、种苗企业在海南的南繁情况,从源头上有效监管流入本地种子、种苗的安全。2017年广西选送的《关于×××违反<植物检疫条例>规定调运西瓜砧木葫芦瓜种子案》(富川瑶族自治县植物检疫站承办),荣获2014-2017年全国农业植物检疫行政处罚优秀案卷。这是我区植检案卷首次获此殊荣,标志着广西农业植物检疫行政处罚规范化建设迈向新台阶,植物检疫执法水平明显提升。

2.3 农业植物检疫管理实现大跨跃

2.3.1 农业植物检疫制度进一步完善 为规范广西农业植物检疫管理,1997年先后下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植物检疫证书使用管理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省间调运植物检疫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种子检疫管理办法》。从2000年开始,先后制定实施《广西农业植物试管苗检疫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植物省间调运检疫委托签证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双杂”制种产地检疫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种子检疫证明编号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包装种子植物检疫专用标志管理暂行办法》。这一系列管理办法的制定实施,进一步细化并规范了广西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种子种苗检疫监管等方面的工作。

2.3.2农业植物检疫管理实现信息化发展 2008年开始,农业植物检疫管理工作发生重大变革,从传统的人工手写向网络化管理转变。2008年8月1日,正式启用全国农业植物检疫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这套系统进行检疫出证、疫情监测和人员管理工作。这套系统的开发和推广使用,加强了全国植物检疫机构间互联互通,实现检疫信息共享,有效杜绝了假证现象,同时提高了整个植物检疫队伍的公共服务水平,植物检疫公众形象得到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农业植物检疫审批的信息化水平和执法监管能力,农业部升级改造了“全国农业植物检疫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软件版升级为网页版,同时修订了植物检疫单证,并于2017年7月1日开始正式启用。管理系统除开发有检疫员端口外,还开发了企业端口,方便服务对象开展检疫申报,了解办理流程和进度。新系统的升级极大简化了检疫签证程序,加快了办理速度,体现了检疫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手机APP版检疫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推广,更是有效提升了执法监管能力,检疫员在开展市场执法检查时,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询种子、种苗及植物产品持证情况。在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时,检疫员可以利用手机收集现场查验证据,并同步上传至检疫管理网络平台。

20世纪80年代,广西平均年检疫农作物种子1000万公斤至2500万公斤,苗木700万株至1000万株。90年代,在搞好调运检疫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产地检疫、市场检疫等工作。全区平均每年调运检疫签发合格种子类近5000万公斤、苗木类5770万株,签发产品类4亿多公斤;平均每年签发产地检疫合格种子类2000多万公斤,苗木类1亿多株。2000年以后,随着人们对植物检疫重要性的了解,自觉申报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每年全区平均调运检疫签发合格种子类近7000万公斤、苗木类2亿多株,签发产品类5亿多公斤;平均每年签发产地检疫合格种子类4000多万公斤,苗木类3亿多株。

3 当前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公众检疫意识淡薄

社会各界对植物检疫防疫意识普遍较弱。一些从事种子、种苗繁育,农业种植的农户或个人,对植物检疫缺乏了解,被查出有违反植物检疫行为时,往往不理解、不配合;个别政府部门领导对植物检疫工作也缺乏认识,认为疫情处置只是检疫部门的内部事务,重视程度不够。

3.2 检疫队伍人才缺乏

一般基层植物检疫工作人员配备较少,且调动频繁[4]。有些地方植物检疫编制被其他部门借用,或植物检疫工作人员被借调去其他部门工作,在编不在岗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这些地方真正从事植物检疫工作的人员仅有1~2人。同时基层植物检疫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队伍断层明显,植物检疫工作后继乏力。

3.3 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风险加大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物流发展迅猛,发达的道路交通,使得物品流通更加便捷和快速,但这也给植物检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农产品跨省流通的同时,持有《植物检疫证书》比率不高,加大了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风险,省间疫情传播蔓延加快。

3.4 植物检疫法律地位较低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2017年国务院对《植物检疫条例》进行了修订。但相对于国内动物防疫和进出境植物检疫,国内植物检疫缺乏相应的法律。在处理一些违反植物检疫行为时,有时因与上位法冲突,或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撑,而无法进行处罚。

4 今后的工作思路及对策

4.1 增强植物检疫意识

以植物检疫重大案件或典型事例为突破口,在各种媒体上加强对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及基本知识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农业植物检疫防疫意识,让社会都能理解、支持植物检疫工作,形成全社会预防植物疫情的氛围。

4.2 构筑可持续发展检疫防疫体系

以重大疫情阻截带和非疫区建设项目为主线,根据农业生态区域和疫情传播特点,统一规划,形成网络,投入资金,加大监管力度,构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检疫防疫体系[5]。

4.3 建立重大疫情应急基金

植物检疫是国家行为,各级财政应设立植物检疫专项科目,确保经常性的事业费投入,应用于定期开展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或对已发生多年的疫情实施封锁控制等,并建立重大疫情应急防除基金(包括防除经费、农户损失补助等),以提高植物检疫机构应对重大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4.4 积极探索国内物品检疫管理制度

植物疫情易随农作物种苗、农产品及包装、运输工具等途径快速传播蔓延,随着物流业快速发展,但对物流业的检疫管理至今还是空白,因此控制种苗和农产品在国内随意违法调运显得十分重要。

4.5 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检疫队伍

植物检疫法规和稳定的队伍是开展植物检疫工作的基础。理顺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规范农林、内外植物检疫关系,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植物检疫队伍,真正做到执法队伍稳定,执法有据可寻,执法效果明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