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带一路”倡议下以ESP为导向的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时间:2024-05-09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明确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应以ESP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这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本文基于ESP教学理论,以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为国家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ESP;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孙玉凤(1987-), 女,福建福鼎人,闽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法、跨文化交际。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AS180888)和福建省中青年外语专项(项目编号:JZ180101)的研究成果。

一、前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更加密切,区域化交流合作得以深化,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而语言是人类交往的主要信息载体,“语言互通”才能跨越文化藩篱,促进人文交流,真正实现“人心相通”。英语是国家政府部门和商贸企业普遍使用的跨文化交际语言,要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互通,推动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必然要培养满足国家战略所需要的语言人才。

二、大学英语ESP教学

1. ESP教学理念。专门用途英语即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外语教学理念。Hutchinson & Waters指出,专门用途英语是基于学习者特定需求的语言学习的一种教学理念(approach)。Strevens将其定义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有别于学校的通用英语即EGP,是根据学习者对英语的实际需求来决定课程的目的和内容的。”换言之,ESP的教学核心是特定专业或行业领域里使用的语言,如词汇和句法、语篇和体裁,尤其是这个领域里的学术交际技能和策略,而这种从专门用途英语转向专门用途交际正是国际ESP的发展趋势。由此不难看出,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应当将语言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要反映学习群体的不同交际需求,契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 实行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自21世纪起,我国逐步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型,国家和社会需要大量“懂专业、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蔡基刚教授强调,随着“一带一路”和“双一流建设”学术战略的实施,国家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外语”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探索中国情境下的大学ESP教学将成为外语教学界最具有实践价值的领域。目前,国内部分高校以ESP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改革卓有成效,但大多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因自身发展和地域等局限性,独守一方, ESP教学改革困难重重。有鉴于此,推行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保证“一带一路”形势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够落地实施显得尤为迫切。当然,本文并非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期待寻求新形势下更好的语言教学方案。

三、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外承包工程新签率同比不断增长,急需大批建筑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适应新形势下新工科的教育需求,推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外语课程体系的建设,笔者基于大学英语ESP改革课程的授课经验,探讨土木建筑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试图得到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界的关注,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1.大学英语ESP教学困境。当前,和国内众多高校情况类似,我校对大学英语ESP的认识较为模糊, ESP教学存在较多阻碍因素。主要表现为:(1)ESP指导思想偏颇,重基础英语教学,轻ESP教学;(2)ESP教学内容陈旧,质量不高;(3)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不足;(4)ESP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手段单一; (5)ESP师资力量薄弱,梯队建设亟待加强。

2.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路径。(1)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是一门课程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将教学理念融会贯通,以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需求标准为指导,将学以致用、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根植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土木工程专业ESP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语境下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领域认知的重要课程。笔者将其教学目标具体划分如下:

知识目标:能理解专业英语在构词法、句法和修辞上的特点和翻译技巧;掌握常用英语术语及表达。

能力目标: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正确理解、翻译专业英文文献;能自主地检索、阅读、理解、分析英文文献;能初步运用英语术语书面表达专业知识。

素质目标:培养主动学习、科学严谨、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2)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专业英语作为语言学习的显性属性逐步降低,而其作为应用工具的隐性属性日渐凸显,对大学英语ESP教师而言,最明显地反映便是所授课程内容量大,课时少,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此外,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加普及。

因此,以笔者所在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其大学英语教学实行EGP+ESP相结合教学模式。大一学年两个学期采用EGP即通用英语课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基础知识,充分发挥英语语言的人文性,大二学年再导入ESP教学模式。同时,教师科学分析授课学生的学情,智慧选取网络优质资源,录制微课视频,坚持问题导向、案例分析、任务型教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融合式教学。这样一方面有效缓解课时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丰富教材形式,加强团队建设。教材质量不高、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权威性指导是长期以来困扰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的重要问题,而教材和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选择适合学生层次且能够满足学生未来职场交际需求的教材变得十分不易。为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笔者所在院校选用的是外语教学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职业英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土建英语》。前者涵盖不同职业领域涉外活动中典型的英语交际情景,每单元设置听力、词汇和结构、阅读、翻译、写作五个部分,旨在扎实学生英语语言基础以及培养学生能够用英语完成职场中简单涉外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土建英语》放置在大二学年使用,内容涉及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听说、阅读、翻译与写作训练,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在建筑行业处理职场涉外的交际能力。

针对现阶段大学英语ESP师资问题,主要推行“双师型教师”制,这里主要是指“双素质型教师”,即大学英语ESP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大学英语ESP教研室除了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分析学情变化外,团队教师还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建设,到合作企业挂职学习,获取一手教学素材,挖掘问题,并将问题转变为横向研究课题。以此培养出既能精通英语语言技能又能教授大学英语ESP课程的优秀教师,推动大学英语ESP教师团队的建设和整合。

(4)细化考核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任何改革都需要相对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试金石”。由此,笔者认为本课程考核方案既要包括学生的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又要涉及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细化考核标准,注重考核的全面性。具体考核方式如表1所示:

四、结语

近年来,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翻开了高等院校外语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关注当前人才市场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具有职场竞争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外语+专业”型人才已成为当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任务。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和团队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材选择、教学团队建设和课程评价体系具体阐述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的改革路径,以期对大学ESP教学研究提供有益探讨,并给其他ESP教学实践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Peter Strevens,李慧琴,盛建元.ESP教学二十年[J].国外外语教学,1986(2):3-7.

[2]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J].大学外语教学研究,2018: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