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邹缘 廖根福
【摘要】中英动物习语中对不同的动物喻体有着不同的喻义,因此在英语动物习语汉译过程中应灵活采取各种翻译策略与方法。本文从中英文化对不同的动物喻体的理解异同角度,在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结合中英动物习语实例,分析英语动物习语汉译时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英语动物习语;翻译目的论;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邹缘,廖根福,江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YY18114)研究成果。
一、引言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英语与汉语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而习语是语言凝结的精华所在。习语具有整体性、凝聚性和不可代替性,其准确的含义一般不能从其中的单个词汇或词组推测出来。习语的形成受不同的生存环境、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寓言神话、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和突出的文化特征。在人类生产活动中,人与动物的相处是紧密相关的,在中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运用非常广泛,所构成的习语内涵丰富、趣味无穷。故译者在英语动物习语汉译过程中,应特别关注源语言文化与目标语文化对动物喻体的理解异同,进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文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作为指导,对比中英动物习语动物喻体理解的异同,结合对英语动物习语部分实例的汉译分析,探究在英语动物习语汉译时可采取的策略与方法。
二、翻译目的论概述
1971年德国翻译家赖斯提出译者应把译本的功能特征放在首要地位。1978年弗米尔首次提出翻译行为是以翻译目的为准则,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最终达到文本的真正目的和功能。曼塔利认为翻译是受目的影响,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行为。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指导原则,完善了翻译目的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翻译目的论有三原则,目的原则是翻译过程中的首要原则,翻译是以交际为目的的行为,其交际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强调译文的“贴切”而不仅仅是“对等”。译者应根据原文本的预期功能和目的,使得译文符合目标语文化和特征。连贯原则指译文应当是目标语读者可理解的并且连贯的方式,译文具有可读性和读者可接受性。忠实原则强调目的语译文应该与源语言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文化内涵保持一致,并且忠实于原作者,可将译文的翻译目的与原作者的意图进行适当的调和。
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英语动物习语汉译策略与方法
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与动物的相处密不可分,中英文习语中与动物相关的习语数不胜数。在英汉文化中对于某些动物喻体的理解是存在共性的,然而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文化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对动物喻体的理解和表达也存在一定差异。英汉动物习语中的对动物喻体的比较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同意同、形同意不同、形不同意同。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角度,对译者在翻译三种不同的动物喻体对比时,应采取何种汉译策略和方法进行探究。
1.形同意同。形同意同指的是在中英动物习语中,两者对同一动物形象的看法相同,喻义也基本一致。因此在这类英语动物习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遵循异化翻译,也就是说尽量向源语言靠拢,其中可采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逐词翻译法等。如表1:
从以上英语动物习语的汉译可以看出,在中英文化中,即使不同的民族文化,对某些动物的特性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只需进行逐词翻译和直译,而且尽量偏向源语言文化,这与翻译目的论中忠实原则殊途同归。例如,fox一词在中文中指的是狐狸,在中国语言文化中一提到狐狸,人们想到的是奸诈狡猾的形象,这与英文中狐狸形象也是不谋而合。西方文化rat常指卑鄙之人,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这与中文中用老鼠来形容胆小怯懦之人也是一致的。因此,在翻译此类英语习语时,只需采取直译法即可。此外,中英文动物习语中还有很多对同一动物形象的看法一致,所运用的动物喻体的喻义也基本一致。在目的论忠实原则的指导下,目标语译文应该与源语言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文化内涵保持一致,对于形神兼备形同意同的英语动物习语,基本采用直译法或逐词翻译法。
2.形同意不同。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中英文化对于同一动物的看法有时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悖而论的。针对这类情况,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认真对比中英文化的差异,对于同一动物喻体所产生的不同喻义应尤其关注。因此对于这类形同意不同的英语动物习语,单独采用异化或归化策略有时并不能满足译者需求,此时译者可采用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才能准确达到其翻译目的,可采用的翻译方法有意译法、释义法、直译加注法等。如表2: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中英文化中对于同一动物的比喻形象的理解并不完全对应,有时是存在差异性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在汉译过程中需要了解西方文化中对这一动物形象的看法与观念,有时可直接译出英语动物习语中的字面含义,有时却需要进行相应的释义,采用意译法或释义法,点明其喻体的真正含义,否则很容易让目标语读者觉得不知所云。例如,在西方人观念里狗是人类的伙伴,他们对狗的重视远超过中国人,英语中关于狗的习语基本是正面的形象,如top dog指领导人,old dog指行家,这些习语无不体现西方国家对狗这一形象的喜爱。然而在中国人眼中,狗是用来看家护院的,有时甚至会把狗作为盘中餐,关于狗的形象多是贬义,如:鸡犬不宁、猪狗不如等,多指不好的人或物。因此在汉译有关狗的英文习语时如果采用直译法,会使得中文读者觉得相矛盾,此时应采用目标语读者可接受的译文,这样才能避免冲突。再比如,龙这一形象在中国人眼中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通常是正面褒义,如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而在西方基督教的观念中,龙是恶魔的化身,象征着邪恶与黑暗,常指不好的形象,如the old dragon指魔鬼,甚至用龙来比喻凶悍泼辣之人。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对于同一动物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翻译目的论中目的原则及连贯原则,为了准确达到此类习语的交际功能以及使得译文连贯,对于此类形同意不同的英语动物习语汉译时需要在理解源语言文化对这一动物喻体的看法后采用意译法或释义法。
3.形不同意同。在众多英汉动物习语中,也不乏存在一些动物喻体不一,所表达的含义却相似,这同样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关。此类形不同意同的英汉动物习语,在翻译时应遵循目的原则,即目的文本的功能和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了翻译者在翻译此类动物习语时,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尽量向目的语靠拢,可使用意译法、套译法、改译法等翻译方法,如表3。
从表格中例子可以看出,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当表达同一概念或喻义时,有时会使用不同的动物喻体,以使行文连贯,同时也避免目标语读者产生疑惑。根據目的原则,应考虑原文的交际目的,多采取的翻译策略为归化法,即偏向目的语。例如,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 the golden eggs直译为“杀死下金蛋的鹅”,寓意为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这与中文里“杀鸡取卵”的含义正好契合,此译法充分考虑了原文本的交际功能与目的,有效避免了译文可能产生的歧义。另外马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一种交通工具和劳动生产工具,是健壮、结实的象征;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牛是农耕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对于牛的印象是强壮、能干。因此汉语中牛的特性正好与西方人眼中马的特性相匹配,那么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译时翻译成“壮如牛”会更加一目了然。故在翻译此类形不同意同的动物习语中,译者应考虑目标语读者所处的语言文化环境,遵循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适时使用不同的喻体来表达同一喻义,可借用目的语文化中的惯用语来代替原文中的词句,可采用意译法、套译法、改译法等翻译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对同一动物喻体存在相似或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有时对同一喻义会使用不同的动物喻体来表述,在英语动物习语汉译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对英语动物习语的汉译分析,将英文动物习语大致分为英文与中文动物喻体形同意同、形同意不同、形不同意同这三大类,译者在翻译时对应不同类别的英文动物习语可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遵循翻译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保证翻译目的清晰明确,使译文能准确翻译原文意图与目的;遵循连贯原则,译文需具有可接受性,确保目标语读者可接受;同时结合忠实原则,尽量忠实源语言文化,保留源语言的情感态度。以上所列举的英语动物习语仅仅只是众多习语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例子和其他情况分类,本文仅对中英动物习语中的动物喻体之间形与意的关系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分析了部分英语动物习语实例,探究英语动物习语汉译时应采取何种策略与方法,希望对英文动物习语汉译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玉龙,马晓燕.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24):225-227.
[2]梁燕媚.英文动物习语的汉译方法浅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4):147-148.
[3]覃伟.论动物习语英汉差异及翻译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3 (21):154-156.
[4]武宁.英汉俗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J].海外英语,2014(16):263-264.
[5]王军,陈诗月.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7(18):102-103.
[6]张春花.浅析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习语翻译[J].校园英语,2020 (31):247-24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