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顺应论视阈下的语言景观英译研究

时间:2024-05-09

【摘要】通过分析公示语实例我们发现,目前语言景观中存在不少语言选择的顺应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选择语言时不充分考虑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语境的动态发展三方面。分析指出,译者在公示语翻译时应以读者身份做出语言选择、利用语料库辅助翻译、灵活处理原文以减少顺应缺失,实现交际意图。

【关键词】公示语;语言顺应论;顺应缺失

【作者简介】叶晓玲,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70年代以来,社会公共领域的语言使用情况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指出,公共空间的语言使用是一种景观:语言景观。公共语言上升到景观高度,就要求公示语的翻译,不仅仅要做到准确性,而且要顺应受话者环境和心理因素。国内语言景观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的准确性,形式的简洁性,只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本文从顺应论理论视角,分析语言景观的英译失误,主要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考虑语言景观是否可以为读者所接受。

二、语言景观的顺应性分析

顺应性指人们在可选择的可变范围内做出可商讨的语言选择,以满足基本的人类交际需求。语言一旦被使用,就意味着必须做出选择,语言选择包括选择语言形式,也包括选择策略。语言景观是一种使用书面语言的形式,符合顺应论所指的语言使用过程,因此我们以语言顺应论为依据,分析语言景观的顺应过程和我国语言景观翻译的顺应缺失问题。

1.交际语境顺应缺失。

(1)遇到火灾,勿用电梯。

when there is a fire,dont use the elevator.

(2)残疾人专用。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例1虽然基本没有语法错误,但其语言选择未能顺应交际语境。但翻译的英文受中文语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不仅给人啰嗦之感,而且还让人产生不安,似乎火灾随时可能发生。其语言选择显然未能顺应受话者的心理世界。同样,例2的译者只顾机械地翻译出英文的语义,不顾语言形式的选择,将残疾翻译成为比较负面的词disabilities。这一标牌的翻译无视受众的心理世界,因此交际因心理世界的順应缺失而导致失败。

2.语言结构顺应缺失。

(3)登上某某山一生平安。

Boarded the XX Mountain life of peace

(4)儿童专用。

For Minors Only

显然,例3的这个标牌译法深受汉语思维影响,出现了至少三个语言系统问题: 1)时态失配; 2) 主语缺失; 3) 结构混乱。不符合语言结构和构建原则,而例4中,minors 是一个法律术语。它对“儿童”的概念范围作了进一步的限定,其外延意义小于children。“儿童专用”的语言景观不包含法律责任要求,因而译作minors与原文语义和原文语体都不相符。以上例证都违反了英语语言的构建原则,语言结构顺应缺失,从而使得句子,语义不连贯无法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3.动态顺应缺失。

(5)现役军人( 凭士兵证或军官证) 。

Active army with soldier or military officer cards

(6)遵守旅游规定,维护国家形象。

Observe the tour rules,uphold the image of our country

上例中语法和用词错误暂且不论,其提及的“军官证”和“国家形象”均是针对国内游客的,对外国游客无效。将这类信息译出纯属多余,是译者没有动态顺应语境的变化,机械盲从的结果。语言景观英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不懂汉语的外国游客,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相关信息,帮助他们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决定。景区中并非所有汉语语言景观都有必要译成外语。当受众缺失,没有话语对象时,译文即成为无效信息,不能发挥语言景观的作用。

三、应对策略与启示

1.以读者身份做出语言选择。言语交际无疑是心理间的交流,语言的选择受到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的影响。说话人做出语言选择时时顺应自己的心理世界的,并且说话人要顺应他在心理世界中对听话人的评价。

2.利用语料库辅助翻译。由于不同语言对概念的切分是任意的和由社会规约的,许多语言景观的翻译错误是多义词多义体系的语义错位,且译者缺乏相关知识导致的。

3. 灵活处理原文。在语言景观的视角在作标识语翻译时,译者在社交语境和语言语境的限制下,虽然对语言选择不得不被动顺应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即其语言要素的组合关系,但可以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动顺应语言要素的聚合关系,并且把握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让译后的语言景观获得足够的认知效果,从而获得语言交际的成功。

四、结论

语言景观作为一种书面语言,是语言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一些存在问题的语言景观大都是在语言选择过程没有顺应交际语境、语言语境,没有做到动态顺应的结果,不能达到语言景观的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因此译者应站在读者的角度与原文作者对话,做出顺应读者顺应语言本身的选择,并注意语境因素的改变,话语形式应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做好语言选择的动态顺应,避免读者误解,确保书面交际成功。

参考文献:

[1]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2):214-22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