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要】由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学理论对翻译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贯穿于翻译的始终,影响翻译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概述和分析,强调了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能动的指导作用,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翻译不能只是实现原文表层含义的对等,而是原文与译文在功能和语用上的对等,言语行为学理论就充分阐述了这一点。最后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翻译;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段冠军(1994-),女,汉族,湖北黄冈人,黑龙江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交流和沟通是人类日常生活及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和必不可少的环节。为克服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障碍,翻译应运而生。翻译的功能就是加强不同区域不同语言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文化的传播,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与沟通……这些都得益于翻译活动。翻译学以语言学为基础,而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就是言语行为理论。在现代语言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翻译理论也得到了深化,言语行为学理论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在1962年提出的,它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然产物。该理论指出人们在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它对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行为以及代表的含义给出了定义和描述。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人们在与他人进行言语交流时,所产生的行为有三个,分别是言内行为即表述性语言行为,言外行为即施为性言语行为,言后行为即成事性言语行为。表述性行为指的就是“说话”这一活动本身,即通过语言描述事件本身。施为性语言隐含在表述性语言之中,通过“说话”来实施做事的一种行为。比如人们下达命令,问候关心,威胁和恐吓等等都属于施为性行为。成事性语言指的是说出的话或者表达的语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后来这一理论得到了美国哲学家的丰富和发展。提出了适合条件和间接语言行为的观点,适切条件就是在合适的条件场景说合适的话,如果表述者的语言不符合条件,语言就不恰当。间接语言就是语言的主题不是通过直接的表达自己的语意而是通过间接的语言行为反映。
语言是人类其他行为的基础。不同的语言观会对翻译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持有的语言观对译文质量可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言语行为理论为翻译学建立了理论基础。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要求语言的协调性及构成性规则并行,这在保证理性翻译的基础上,又强调了翻译的灵活性,既保持语言的完整性,又要求准确生动地传达原文精髓,不可死板生硬。言语行为理论推动了翻译模式的转变,不再是进行逐字逐句、生硬死板的翻译,而是充分考虑语境及时代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使译文更加贴切生动。
言語行为理论开拓了翻译学的研究方面。它强调语言沟通之间的各种联系,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这样一来译者要想完成一部出色的译作须得译前进行充足的准备,实现语言内外的结合,跳出传统的意识形态等由其他限制因素构成的固有的圈子,更加灵活地与其他的意识形态或者文化背景相结合。同时,言语行为学也将交往伦理学的概念和观点渗透至翻译过程中。在现实中人们之间的交往等行为活动受到道德的约束,这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言语行动学把这些道德准则和社会规则带入到翻译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翻译。传统结构主义的语言具有静态,封闭的弊端,因此在此基础上的翻译也呈现单一死板的特点,阻碍了翻译学的发展。在传统结构主义的语言环境中,译作脱离了具体语境,无法准确还原作者的意图。言语行为理论赋予了翻译学先进性,灵活性及全面性的特点。
翻译本身是一种跨地区跨语言跨文化的人类交流沟通行为,如果用言语行为理论来指导翻译活动,就要求译者能够准确领会作者在叙述时主观动机或在说话时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意图以及在“说话”之后产生的客观效果。与传统翻译学相比,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翻译学有着很明显的优势,这主要表现为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的翻译在保持语言理性完整的基础上有更加的灵活的特点,译者对语言规则的运用更加得当,协调性更好,充分体现了翻译过程人性化。此外,译者受该理论指导会根据情景及场合翻译出不同的效果,使译文更加得体,更加贴近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风格,尽可能地译出原著之中的精髓之处,将美感缺失降到最低。言语行为学理论追求译文的准确忠实,简洁凝练,灵活变通,以求实现作者、原作、译者及读者间的共鸣。要想完成这种几乎完美的译作是不易的,言语行为学理论要求译者不仅要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还要分析时代特征与文化背景,这些工作都是要在翻译活动实施之前完成的,只有做到了“先利其器”,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原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采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恰当的表达形式将作者的精神传递给读者。
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后来被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进行了丰富。奈达提出译文不仅仅要使得读者能够理解,并且还要让他们“以行动作出反应”,这就是强调了言后行为。然而,信息接受者(即读者)会根据环境因素及个人的主观意识产生不同的感受,从而做出不同的行为。所以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没有必要过分强调个性及每一个体的不同反应,应以大局为重,以大多数读者的整体感受为基准。译者应对在同一历史文化背景下有着共同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的群体要有所了解和掌握,判断他们的整体反应,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进行翻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文化共性的问题,具体指原文和译文在修辞手段,词汇搭配,词汇选择,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等方面的一致性。当没有提及历史文化差异时,直接转换语言基本就能达到翻译的等值等效,但一旦遇到由于文化、时代背景差异的影响时,简单的语言转换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多多少少地会造成译文相对于原文语义的亏损和缺失。举个简单的例子警示牌“Wet Floor”,西方人会很简单的理解为地滑,所以警示牌也就起到了其提示与警告的作用,读者会理解告示者的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慢些走或者远离。但是在只看其字面意思的情况下,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潮湿的地面”,如果仅仅理解其言内行为,读者就会对告示者的意图造成扭曲或者丢失言外行为,就不会产生预期的言后行为的效果。
由于文化环境、教育环境及时代背景的差异,译者很难完全再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宗旨,但是通过理解作者的施为性言语行为,能够帮助译者理解当时作者想要给读者带来的感受。译者要想理解作者表达的隐含语义,就需要充分考虑原作者在创作时的主观及客观因素,并综合加之自己的理性推断与经验而得出。中国人要想理解莎士比亚的话剧之美,就要对当时的社会和人文进行深入了解,同理若西方人想要理解中国四大名著的内涵与魅力,就要对每一部著作的创作朝代、历史背景等有丰富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让译文更加生动形象,且不失语义地表达出原著的意图和目的。通过对言内行为,言外行为以及施为性行为的综合考虑,发掘三者之间的联系,译者才能更好的翻译出原文的精髓。
忠实清晰地表达出原文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翻译的首要目的,这样才能使得原著和译作之间达到功能与语义的对等。在通常情况下,由于文化差异使得翻译中的等价和数学中的等价不是完全一致的。想让原作丝毫不差地转化为译作只是理想中的状态,语义多多少少的丧失是不可避免的。译者要在承认这种差异和误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言行为理论作为翻译的指导,在言内、言外、以及言后三种行为中追求最大的等质量,尽可能地翻译出原文表达的含义,最大限度地反映原作者的寫作风格以及思想内容。通过言语行为理论,译者可以对翻译进行再认识,再思考,以求完成更加完美,层次更深的译作。言语行为理论使译者在理论上更加科学全面地认识翻译过程与翻译目标,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起到了很好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曰国.John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J].国外语言学, 1994,3:11-15.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刘宝山.英语的施为句[J].现代外语,1979(4).
[4]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00-302.
[5]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2nd ed.Oxford:Clarendon Press,1975.
[6]Hawkes,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M]. London:Penguin Books,1973.
[7]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3.
[8]Nida,E.A.&Taber,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196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