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09

沈臻莉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呈现出碎片化、可视化、简单化、多样化等特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成为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引发了人们大量关注和深入探讨,本文对于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之中更加有效的使用微课辅助教学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微课 初中英语课堂 应用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正走入一个新时代——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课也悄然出现,微课即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微课的出现,让教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否还适应时代的变化,微课教学随之成为了研究的熱点。微课教学与传统课程相比,具备时间短、内容精、知识点突出等特点,能够弥补很多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且其主要以一些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来学习,符合当前学习者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方式,更好的实现了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将微课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应用能力,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

一、微课应用于英语课堂中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英语微课平台实现了英语学习环境情景化,强调学生的英语知识是他们在英语微课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构建的,学生既是英语教学内容接受与反馈的主体,又是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在交互式英语学习过程中实现了协作与会话。

2.视听心理学理论。人脑通过接收外界的刺激,从而产生心理活动的过程称作心理过程。没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便不可能产生心理活动。视听心理学认为只有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将微课结合到英语教学课堂之中正是借助于人的视听两个感官来(通过摹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激发学习者的心理活动。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英语课堂之中的一些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当中更为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地位,以及核心作用,并结合视听心理学的特点,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出相应的微课程。

3.教学传播理论。基于微课的英语教学新模式从教学传播过程和完整的教学系统角度来考虑最佳的学习资源配置,微课是通过计算机将文本、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整合起来,并将其进行逻辑连接,并对它们进行采样量化、编码压缩、编辑修改、存储传输和重建显示等处理,这些依据的是教学传播理论。

二、微课与传统课题的契合

1.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诉求。首先,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注重创造性与全球视野。信息化社会,课程目标已不再是单纯的记忆型和知识型,更注重创造性和全球视野,注重知识的理解、更新与创造。理解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对所学知识深入的理解才有可能创新;有国际理解才有全球视野。

其次,课程内容重构:综合化和开放性。学生需要对知识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思考问题。

再次,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自主、探究和协作。信息只有通过提炼后才能成为知识,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体验后才会深刻理解,才能成为智慧。学习必须从注重记忆、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理解,注重探究过程和创新。

最后,教学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理解、创新。学习与理解紧密联系,理解体现着学习的内涵,学习结果反映了理解程度。为提升教学品质,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应从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设计,转变为以理解核心问题为宗旨的教学设计。

2.初中英语学习模式转变。语言学习的本质和最终目标还在于通过感知和理解,达到吸收内化,最终实现交流应用。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感知和理解,即知识和信息接收的问题,而是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进行实践交流,把所学知识内化吸收并应用到自己的表达中。但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交流能力和必备的自学能力,能够实现课外自主的微课学习和课内的口语交流。在这种情况下,转换课堂教学模式,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其模式转变如下:课前定下主题,布置任务;学生课后观看相应微课,学习相关知识点;学生组队完成口语谈论和练习;课堂上进行陈述、对话和交流,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深化,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进行深入拓展。

三、结语

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并需要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微课与传统课堂的契合是信息时代由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内化达到实践创新目标的教学改革探索,改变了原有的模式,对于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当然这个过程是艰巨甚至是痛苦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包括教师对大方向的有效把握、微课资源问题、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学习过程监测、学习效果评价等等。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契合的微课,不是完整的课堂,也不是所谓的第二课堂,而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是服务于课堂的一个环节或几个教学活动的集合,与课堂教学形成呼应和共振。微课内容的选取必须是基于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提炼,需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制作教学视频和收集网络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黄杰.高中历史情境式教学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