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人文通识教育研究

时间:2024-05-09

【摘要】近年来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使得各行业都需要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理工科院校因为其办学目标和专业设置的特点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英语课程因为语言学习的特点在培养学生语言基础技能的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本文在深入分析了理工科院校的人文通识教育现状和大学英语课程与人文通识教育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与人文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人文通识 大学英语 课程设置

引言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化程度逐步加深而提出来的,具有非职业性和非技术性的特点。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文化底蕴深厚、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具有高综合素质的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我国当前社会对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当前很多高校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人文通识教育的普及,从长远看来不但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也对学校长期战略性的发展不利。

一、目前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按照学科类型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师范类等不同种类,各类学校根据其专业特色设置了不同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理工类学校相对于文科类院校,其专业设置多以知识技能培训为重心,其中很多院校将自身的办学目标定义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以技能培训和理工类基础课程为主,人文类的课程所占比重极小,人才培养重专业轻综合素质,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

目前我国高考虽然屡屡提出以素质教育为口号的改革,但实际上各地高校依然在围绕高考进行应试教育,学生甚至在高三一整年都只学习考试要求的几门课程,因为高考的沉重压力,学生整日忙于应付层出不穷的模拟考试,这些造成了高中后半段时期学生的人文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几乎为零。

待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学校通识类课程的设置也未能高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目前理工院校的通识类课程基本依托学分制来实现,包括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两类,公共基础课中只有三四门课程涉及到人文通识,例如大学语文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设置了许多人文通识类选修课程,但学生对选修课大多采取应付的态度,再加上选修课课时少,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和人文精神十分欠缺。而目前时代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要培养的是具有高的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艺术品位和身心健康的综合型人才。因此,理工类院校人文通识教育亟待改革。

二、大学英语课程和通识教育的关系

自2008年北京大学等五所大学发起“首届大学通识教育论坛”起,国内学者就多次展开了关于大学英语是否能担起人文通识教育的重任的讨论。有的学者认为ESP是大学英语发展的必然方向,大学英语课程应侧重体现其工具性的特点,有的学者则建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多类学科知识,普及人文和科学类常识,改变重工具性轻人文的弊端。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作为必修基础课,应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随着社会对综合型人才需求的激增,大学英语课程也应随之改变教学目标。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应兼顾其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特点,以工具性为主,但同时也要承担起人文通识教育的重任。

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必然在通识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英语语言的学习绝不仅仅是词汇、句子或篇章的学习,其背后承载的是不逊于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学习在传承文化、提高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也早已被中外学者认可,通过外语这门学科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和历史,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这对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提高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长远看来还能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和心理素质。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英语语言知识和中外文化等多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大学英语课程实现人文通识教育的策略

大学英语是理工科院校的公共必修课,同时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社会性、文化性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课程与人文通识教育的结合应该是科学的、生态化的整合。

1.优化课程结构设置。目前高校英语教材普遍属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的范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更多的学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向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方向发展,而根据现在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综合素质和社会各行业的需求,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大学英语基础类课程、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类拓展课程。基础课程顾名思义是为了给学生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培养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专门用途英语是为了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衔接起来,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和学习中的竞争力,通识拓展类课程则是针对学生专业的特点设置通识教育内容,对于理工类院校来说通识教育的内容要侧重于人文通识,这种课程结构设计既能够体现通识教育的构想,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对学校人才的培养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建设非正式的英语通识教育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毕竟学时有限,特别是在非重点院校里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相对很差,大学英语课程的重点都放在培养学生语言基本技能上,通识类的教学所占的比例相对很小,为此开设非正式的通识类课程不但可以解决课时不够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拓展英语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现在的新媒体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给非正式的通识课程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近几年,随着网络学习平台在各高校的普及和移动设备在学生中的普及,微课和慕课等网络课程发展迅猛。网络媒体技术有着课堂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多种信息处理能力和丰富的互联网资源给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网络通识课程的学习充满自主性、趣味性、普及性和个性化,并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交互性。

3.大力开展课外活动。人文通识的教育还可以通过大量的课外活动进行。教师应善于根据大学英语课程和学生的年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特点设计多种课外活动,例如以戏剧比赛、通识知识竞赛、辩论赛、读书会等形式开展人文通识教育。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设计和指导这些活动时要注意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教师只是活动的倡导者和监督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通识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种种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理工科院校的人文通识教育亟待加强,为了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大学英语课程应该承担起其应负的责任,在培养学生语言基础技能之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是大学英语课程的责任。为此大学英语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把英语语言和人文通识有机的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喜梅,张雪菲.麻省理工学院的通识教育对理工大学课程设置的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15(2).

[2]汪洋.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3).

[3]姚银花.通识教育视野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创新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5(2).

[4]任园园.利用外语教学资源加强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

[5]朱永君,马凤余.通识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三明学院学报,2015(2).

[6]陈雪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人文价值观导向[J].海外英语,2015(3).

作者簡介:高丽娜(1983-),哈尔滨石油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