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

时间:2024-05-09

路素红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随着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而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模因有益于语言的发展,同时在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模因自己本身也得到了发展。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因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本文尝试从模因论的角度去解析网络流行语中模因的传播现象。

【关键词】网络 网络流行语 模音 模因论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IT技术以及电脑在现代生活中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容易接触到新技术以及互联网,网络语言也悄悄地在网民中普及开来,它的触角甚至已经延伸到日常生活当中。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中国,短短几年间的普及和推广,计算机网络已完全被大众化,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同时对前三者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网络在不断改进人们工作及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新的语言―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从广义上讲,网络语言是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计算机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本文主要就狭义网络语进行探讨,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类网络语言之间其实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另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所涵盖的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二、语言模因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他的科普著作《自私的基因》最后一章中提出文化领域中存在类似生物中基因( gene)一样的东西,对文化社会的进程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meme (模因),meme源自希腊词mimeme,意指被模仿的东西。它是基于对基因(gene)一词的仿造而来。现在,meme一词已得到广泛传播,并被收录到几本主要的英语辞典中。根据《牛津英语词典》,meme被定义为:An element of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 means,esp.,imitation.(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模因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在现实世界里,模因可以表现为词语、音乐、图像、服饰格调,甚至是一些手势或脸部表情。模因被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复制因子,是一个文化进化单位。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则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可见模因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更进一步说,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寓于语言之中,它可以在字、词、句乃至篇章中表现出来。

三、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

根据道金斯(1976)的分析,“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是成功模因的三个标准。复制保真度是指语言模因具有很高的保真度,因而能够得以代代相传; 多产性是指模因的复制能力很强,传播的速度也极快; 长久性是指复制模式存在越久,复制的数量就越大。由此看来只有满足了这三个标准的模因才是成功的模因,才能被复制传播下去。同时,Blackmore(1999)也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模因都能成功地从一个人的头脑中被拷贝到另一个人的头脑。在此基础上,Blackmore 将模因分为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同样具有遵循着周期理论。网络流行语模因成功的基础就是引起网民宿主的注意,进人他们的记忆之中,使其受到感染、并最终获得他们的接受和认同。网络流行语的自我复制的能力各不相同。模因具有选择性,是因为模因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某些信息更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更易于被人们记住,更易于被传递给别人,成为模因;而另一些则从来得不到传播,成不了模因。网络流行语之间具有激烈的相互竞争性,以争取被宿主采纳、接受,得到表达和传输。怎样的语言模因才能成为成功的网络流行语即强势模因? 正如前文所述,Dawkins 指出强势模因的特性,即保真度、多产性和生命力。有很多模因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广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易于被记忆。

四、结语

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因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借助网络自身的特点,网络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有着自然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网络传播以其惊人的传播速度和其精确的复制功能使新的网络语言模因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复制传播成为网络流行语模因。作为文明传播的基础,语言载体的变化势必带来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这样就能不断推动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的迅捷发展。同时,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也将逐步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来。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网络流行语正是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模因论为语言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值得广大学者们关注。

参考文献:

[1]曹进.网络语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60-162.

[2]范莹霞.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的衍生与传播[J].海外英语,2010(9):176.

[3]何自然.语用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7-148.

[4]黄慧君.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395-396.

[5]江华珍.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 1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