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课程思政中的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时间:2024-05-09

朱晓娟 刘心月 马文霞 查秀芳 王芸霞 张碧全 吴少羽

摘 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行课程思政,除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外,还需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协同功能,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树立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本文以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类课程教学为例,通过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实践育人研究,着眼于实践育人路径、面临的困境和对策分析,探索高校课程思政的多维立体实践模式。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立德树人;模式

作者简介:朱晓娟(1980-),女,江苏邗江人,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日常管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刘心月(1995-),女,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金融理论与政策;马文霞,查秀芳,王芸霞,张碧全,吴少羽,西北师范大学。

外语类课程教学作为学生接触外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语言教学和跨文化对比是贯穿其中的核心要素。本文以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类课程教学为例,阐述外语教师在课堂主渠道、实践平台互动“两翼”中如何完善育人体系,实现课程思政课堂、实践的生态平衡。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一)时代进步之需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高校所培养人才的品行、能力、素质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快速迭代,大学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品质塑造。教师要坚持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双“轮”驱动,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建设的时代之需和必然要求。

(二)教学改革之需

以外语类课程的价值教育功能为例,课程内容不局限于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教学,课程形式也不局限于课堂。课堂上应用各种视听、阅读、写作与翻译材料,学生以“旁观者”身份感知语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价值引领和品质塑造融入其中;课堂外的实践教学、专业竞赛、涉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多元的真实场景模拟,特定涉外场合中突发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培养,都与思政教育目标天然贴合。因此,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平衡,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是融入育人内涵、回归教育本质的探索,也是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教学改革之需。

(三)人才成长之需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德为先,德才相济,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了解国策与省情,做时代的主人。课程思政依托课程教学传授什么是“德”,什么是社会的现实需要,但教师无法全面感知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认知和素质修养。通过实践育人,使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化为个人德行与修养,注重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能让学生们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体验人生百态,激发家国情怀,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这正是人才成长之需。

二、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实践育人即实践教育,是将理论内化为德行、修养、能力、素质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与思政课的教育理念同向同行,实践教学、专业竞赛、涉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被赋予价值引领重任,学生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在实践教育中,将实践教学、专业竞赛、涉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舞台交给学生,强化学生在实际参与和体验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理论推动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一)向西向下,外语师范教育的实践教学

外语师范教育实践是实践教学的有力探索。在校期间,学生不仅通过理论课程、技能训练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浸润教书育人初心的同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深入新疆阿克苏、甘肃深度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扶贫,或以社会实践团的形式,切身感受当地的教育发展水平。通过教育实践,学生充分运用课堂所学,接触实际,以创造力和行动力潜移默化影响人、感召人,将自我发展与社会进步、个人成长与祖国强盛结合起来,是最为生动的“课程思政实践课”。

(二)以赛促学,竞赛中的教学相长

专业竞赛是专业课程之外与学生专业学习关联度最高的实践类型,重点通过对时空的限制,考查学生的专业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专业竞赛实践中不断学习与突破,是将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并应用的有效途径。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外语类专业竞赛以听说读写译技能为核心,将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形势、时事热点等纳入竞赛背景材料,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价值导向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发展理念的综合能力。同时,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和学情,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外语类专业竞赛,使得学生在竞赛中查漏补缺,习得更多表达中国立场、中国声音的方式。

(三)志愿服务,涉外场景中的语言交互实践

学生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在涉外场景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对话,是一种志愿者精神的自我规范,也是“四个自信”的自我教育和理解。西北师范大学“馨译”外事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专业培养、真诚奉献、服务世界、传承文明”为指导,以“专业实践、服务社会”为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大型国际文旅交流会议和掌握文化发展机遇,提升学生的陪同翻译、会场接待、礼仪引领等业务能力,加深对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艺术形象的多语种表达。学生在志愿者岗位上用自己对文化理论背景的理解和对交流情景的把握,通过志愿服务传递语言交互背后的情感,在不同任务中感悟文化交流所蕴含的巨大发展赋能,在服务他人中播种文明,为中外文化交流中践行外语学习者的社会责任。

(四)校园文化,三全育人的实践载体

校园文化育人即环境育人,是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价值土壤,也是实践“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德智体美劳”五项培养目标的实践载体。学生在校除课程学习之外,还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如参加运动会、合唱比赛、舞台表演、艺术鉴赏、公益劳动等多种校园文化活动,五育并举,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同时,与语言学习相关联激发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以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为底色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活动育人的价值最大化。外语短剧大赛、经典诵读、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经典影视作品外语配音大赛等系列活动,是外语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良性结合,将“课外八小时”交还给学生,能够鼓励学生走向多元的文化实践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五)乡村振兴,实践教育的生动社会基地

实践教育与理论价值传授的关系正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乡村振兴的实践场,是学生开展国情教育的天然教育基地。外语类课程教学应引导学生以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方式,走向乡村和人民,开展社会调查、政策宣讲、暑期支教和就业见习,是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重要补充。在暑期实践中,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在对口帮扶学校将语言和育人元素融入“语言成长训练营”的体验式课堂,将传统的支教转变为包含世界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灾自救、环保知识等互动式立体的教学方式探索,同时为村民文化活动增添中华经典外文版诵读等内容。此类新时代的文明实践,能够将学生在思政课本和课程思政中的情感认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润物无声地融入其价值“骨髓”中。

三、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能仅靠思政课的“单打独斗”,还需依托课程思政的“润物无声”,发挥实践育人“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实践效果可知,在实践教学、专业竞赛、涉外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实践育人探索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政教育实施主体不明

实践育人中,思政教育实施主体多为单个活动或由主管部门指定,具有随意性和随机性,实施主体不明导致实践设计缺乏体系化和递进梯度,也使实践活动整体质量不高、专业性不足。

(二)实践设计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改革未能“步调一致”

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全面推进过程中,实践设计仍停留在原来的价值教育功能和定位,每年度根据不同的主题设定,继续应用相同的实践模式。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没有和大思政格局相适应,缺乏实践理论指导,制度保障不足,也没有显性指标,对实践的评价考核缺乏说服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不足。

四、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对策与思考

构建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有效机制,需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内在参与者和外部环境的协同要素,实现教师、学校、社会、家庭的主体保障,制度与评价机制的价值认同。

(一)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关系着实践育人能否“同向同行”,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效果和质量。教师是课程教学与实践的实施者,在实践育人中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在实践育人中自主参与、自主教育、自主发展。同时,应统一规划实践育人基地,針对青年思想关切,组建出由专职思政干部、课程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组成的实践讲师团和专项工作组;借助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的多维度方式,加强正面引导,深入解疑释惑,把课堂教学的理论性、思想性与实践教学的生动性、渗透性结合起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情感需求,制订差异化、精准化的育人方案,使实践回归校园,反哺课程思政。

(二)课堂与实践两手抓,夯实实践育人的专业性

挖掘外语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整合学科研究优势、社会网络资源、校史育人功能等实践资本,着重在外语基础教育、对外文化交流两个方向开展研讨、论证。由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专职思政干部、辅导员、学生骨干、普通学生组成的学校主体,以企事业用人单位、公共服务组织为代表的社会主体,以及以学生家长代表的家庭主体,“三体一心”共同参与实践内容的梯度设计并不断修正,推动构建常态化的实践育人体系。一方面,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衔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编写配套的实践教育大纲;另一方面,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社会主体的需求,调整实践教育内容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实践育人体系。

(三)完善实践育人的评价考核机制

由于实践活动作用于不同思想道德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的学生,其显性价值难以量化.由于学生存在主观选择壁垒,实践活动隐性的效果导向较难突出。因此,实践育人的评价考核机制应依托课程思政改革中的“价值引领”“认知、情感、价值观”等评价指标,采用动态监测、过程评估、结果评价等多种综合评价方式,逐步将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的检验融合,制订更为系统的评价指标。不单以“素质拓展学分”“志愿学时”为基准,也将学生成长档案记录纳入考核和学分管理体系,督促学生在理论自觉基础上实现实践自觉。

五、结语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高校课程思政路径探索,既需发挥课程改革主体作用,也需将实践育人贯穿始终。通过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引导青年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由思政小课堂迈入社会大课堂,坚定“四个自信”,铭记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责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参考文献:

[1]张兄武,徐银香.文科专业应用性的内涵特点与增强路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6(5):7-11.

[2]许波,黄琪嵩,朱庆明,丁厚成,林晓飞.《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20(30):32-34.

[3]李婉露.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困境及路径探索[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1):126-129.

[4]王娇.提升高校社团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20.

[5]刘芳.“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J].鄂州大学学报,2021(3):75-76,1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