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思想基础

时间:2024-04-24

于淑红

(秦皇岛市委党校 河北秦皇岛 066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思想基础

于淑红

(秦皇岛市委党校 河北秦皇岛 066000)

集体主义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奉行的主导价值观,而且被明确规定为我们道德建设的根本原则。但是奇怪的是现在有些学者虽然意识到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并为之在努力,但是却极少有人提到集体主义。本文从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出发,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正是集体主义,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核心价值观;思想基础;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现状及思考

目前我们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我们梳理一下目前的观点,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西方的核心价值观不是没有重合的地方。西方讲人权,我们有以人为本,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西方讲民主,我们也认为民主不仅仅是手段,也是目的;西方讲自由,我们也同意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人就是要不断地获得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自由。西方讲博爱,我们当然也不认为爱是什么坏事。分析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价值的特殊性与共同性的问题。

承认价值的共同性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看不到价值领域存在共同性,就无法解释人类文明纵向上的继承关系和横向上的借鉴关系,也就无法解释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但是同时,价值的共同性是分领域、分层次、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是由共同利益的差异决定的。在存在较多共同利益的领域或问题上,如科技进步、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卫生防疫、预防犯罪等,价值的共同性就较多,在体育竞技等领域也更容易达成价值共识。而在利益竞争、利益冲突较多的领域,价值的共同性就较少,如阶级关系、劳资关系等。

今天,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在概念上可能会有重合的地方,西方的核心价值观也一定有我们可以借鉴的科学合理的地方,但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也一定要首先明确我们的个性,明确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础有别于西方。比如中西方在核心价值观构建思想基础上的不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思想基础是集体主义

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是人权、民主、平等、自由、博爱。其实,这些核心价值观中最核心的就是人权。其他的民主、平等、自由都是围绕人权展开的。近现代资产阶级所主张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归结到一起,都是“人权”问题,都是“人权”在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人的权利的实现,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即“私有财产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也就说,西方的人权也好,其他的核心价值观也好,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建立在个人主义的思想基础之上的。

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是围绕着人来展开的,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也一定是围绕着“人”来展开的。可以说,正是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提出,才为我们今天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因为人是价值的主体,离开了人,就无所谓价值、价值观问题。

在价值观的视野里,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中西方恰恰是在对于人的认识问题上有着很大的分歧。人有三个层次的概念:第一是人类;第二是群体,第三是个人。西方尤其强调的是个人,是把个人放在首位的。而我们的传统是更加强调集体。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个人的地位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从而为真正实现个人与集体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由于对人的看法不同,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是集体主义。如果不理解这个不同,就不理解当他们西方和我们东方都在说着诸如人权、民主、自由的时候,他们的涵义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在西方还掌握着话语权的情况下,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不利的。

三、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思想基础的原因分析

首先,集体主义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我们形成了以孔孟为主导创建的群体本位的理论体系及其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居主体、占统治地位的封建主义性质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从古至今,这一价值取向引导中国人重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了中华一体的凝聚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为国为民、伸张正义、舍生取义、天下为公的民族精神。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这种群体本位价值观的弊端也是不容回避的。它扼杀了个人作为感性存在的合理的生命意志和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古人的个性和创造力。一方面,作为处于宗法网络之中的家族的一分子,必须承担以“孝”为核心的繁多的伦理义务;另一方面,作为臣民又必须爱国忠君,而爱国忠君在那时是一回事,因此自我名义上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实际常常被专制主义所愚弄,自我在为实现“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几乎被专制主义泯灭。

其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群体本位的价值心态也是“五四”后中国人接受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主观条件之一。集体主义思想的产生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即无产阶级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对于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产生,周恩来曾经作过非常精练的论述。他认为,“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是从无产阶级的劳动和阶级斗争中产生出来的,因为现代工业使用机器生产,把工人集中在工厂中,只有集体行动,才能进行生产,也只有依靠集体,才能同剥削和压迫他们的资产阶级进行斗争。这就产生了集体主义。”就是说,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为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而自发形成的一种思想。无产阶级之所以结成集体,之所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为了壮大革命力量,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所以无产阶级集体主义首先是一个政治原则,其次才是一个道德原则。

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则不同,它是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建立国家之后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价值导向,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伦理道德的反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在经济上,我们追求富裕,但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追求的不是某些人的富裕,而是共同富裕;在政治上我们也追求民主,但也不是少数人的民主,强调的是人民当家作主。

集体主义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奉行的主导价值观,而且被明确规定为我们道德建设的根本原则。但是奇怪的是现在有些学者虽然意识到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并为之在努力,但是却极少有人提到集体主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道德建设却被弱化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人认为,对于集体主义我们应该进行重新解读,甚至也要进行重新建构,因为只有这种发展了的集体主义才能真正作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1]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公方彬,崔春来,张明仓:《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于淑红:女,汉族,1975年生,法学硕士,秦皇岛市委党校讲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