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实践及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4-05-09

【摘要】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针对当前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本文试图将对分课堂引入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实践中,在讲解中按照 “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的环节具体实施,充分论证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对分课堂 大学英语读写教学 可行性分析

一、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及多媒体、互联网等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越来越多样化。但就笔者观察,大学英语的教学还是跳不出传统模式的范畴,即在课堂上由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配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很难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而大形势下对英语的轻视也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失去了兴趣,选修大学英语也只是为了拿到学分或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并没有把大学英语当作一个实用的交流工具。

二、对分课堂的提出

对分课堂教学法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教学改革新模式,旨在通过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降低教师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教学法推崇的是隔堂对分,即在一次课的最后一小节课对下节课要讲的教学重点进行系统讲解,中间没有提问,学生没有反思的时间。在这次课上,教师是绝对的主角,学生所要做的就是把教师所讲的难重点听进去。临下课时,教师会根据讲授内容设置不同的课下作业,并突出“亮(闪

闪)、考(考你)、帮(帮我)”环节,让学生在对课堂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时有所侧重点,并在讲授和内化吸收之外,突出课堂讨论过程。实施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把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相隔一周),让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间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节奏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率。

对分课堂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分成了三个清晰的过程,即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每个过程的完成情况直接决定着下一个过程的实施效果,既发挥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又突出了讨论式教学所引发的积极效果。但对分课堂又不是讲授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简单相加。

“对”是相对的,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半,“分”是绝对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对分课堂的实施

1. 大学英语课程介绍。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大学英语读写采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平均每周3个学时,即单周两次读写课,计4个学时,双周一次读写课,计2个学时,每单元的讲解计划用6个学时完成,符合对分课堂隔堂讨论的时间设定。另外,我校的学生成绩考核由平时表现(50%)和基本成绩(50%)两个部分组成,平时表现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单元测试等几个方面,这与对分课堂所强调的过程性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处。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2. 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读写中的实施。通过课程组教师们的探讨,决定对第四册中Unit 2 Charlie Chaplin按对分课堂模式进行试验教学。

(1)讲授环节。讲授环节放在了双周的第2小节课,用45分钟的时间主要讲解课文的背景知识,并重点介绍卓别林的几部代表作,利用代表作的先后顺序让学生理解卓别林的艺术成就。然后,又对课文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使学生对卓别林的个人经历及成就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必要使用太多的教学形式,只需要把重难点讲解清楚。(杨淑萍)但同时又不对课文内容进行详尽的分析,应“有所讲,有所不讲”,为学生的作业完成和内化吸收预留空间。同时,教师也不应涉及到问题讨论等方面,只是单纯地讲授。

(2)内化吸收。内化吸收环节主要是利用课下及周末时间来完成。在此期间,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和英语水平自行搜集资料,消化课文内容并加以延伸。在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课下作业。作业围绕着“亮、考、帮”三个部分布置。“亮闪闪”要求学生对卓别林的人生经历进行详细了解,并写下自己从卓别林的人生经历中所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在“考考你”部分,学生需自己找出课文中五句具有固定搭配或用法的例句进行翻译,并查询出可替代的单词或词组,即同义词(组),或者找出此表达的反义词(组),并在下次上课讨论时检查别的学生的掌握程度,此举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帮帮我”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因為课文中长难句较多,学生需找出两到三处自己理解不了的复杂句式,放在下周上课时讨论。

(3)讨论。经过课下和周末的内化和吸收,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反思。新的一周上课时间,亦即大家的讨论时间。对于“亮闪闪”部分的内容,由于大家提前有所准备,所以讨论的时候都有话可说,非常热烈。即使是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也能借助作业本从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讨论环节,学生是绝对的主角,教师只是充当纪律的维持者和讨论活动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表现的评判者。教师不会回答学生的任何问题,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并如实记录。

讨论完毕,抽取几个小组的代表表达观点。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同学不固定,由教师随机抽取,这也杜绝了某些同学在讨论时偷懒耍滑的心思。大家的想法非常丰富,从各个方面对卓别林的人生经历进行了评价和总结。有的组认为他是悲哀的,因为即使他为全世界带来了笑声,也不能为自己国家的人民所接受;有的组说他从贫穷中挣扎并最终获得胜利,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还有的组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卓别林前几次失败的婚姻,等等。这部分内容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考考你”和“帮帮我”环节是考察大家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大家讨论积极,反响热烈,光这两部分的作业就写了好几页,特别是英语较差的同学,由于准备充分,甚至能考倒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这直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最后,教师会对全班都讨论不出结果的问题进行答疑或对错误的答题方向进行引导,并对这节课进行总结。

四、对分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此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在我校的大学英语读写的教学过程中实施。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讲授环节侧重于重难点的梳理,加上图文并茂的PPT辅助,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放式作业和一周时间的预留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隔堂讨论有效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充分考虑到了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需求。讨论环节的设置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亦有利于形成批判性思维,并能用英语顺利表达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

另外,讨论内容涉及到句型和词组的掌握,能有效帮助学生加强记忆、练习用法。全班同学在第二单元的单元测试成绩比第三单元的单元测试成绩(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普遍要高,尤其表现在句子翻译和理解部分。过程性评价的合理运用也能公正地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特别适用于英语水平不高的同学提高期末成绩。

对分课堂教学法具有灵活、可调节性强等特点,其实施降低了教师的上课压力。教师不用成节课地讲解,但是学生的思维碰撞要求教师不仅对课文内容准备充分,还得多多扩展课外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解答学生的疑问。“亮、考、帮”三个部分的作业设置各有侧重点,所以在讨论环节,哪一部分都不能舍弃,这样的话,三个环节的讨论和总结得用去将近两个课时。如果缩短讨论时间的话,又违背了对分课堂教学法的初衷。因为对分课堂教学法的本意就是在学生课下内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使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个更全面的理解。所以要充分发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教师还需在讨论和展示时间掌控、小组讨论效率等方面多加改进。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2]赵滨宁.基于“对分课堂”的元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以“雅思阅读”课程为例[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6(1):20-23.

[3]王霞.对分课堂: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250-251.

[4]曹帥,付慧.对分课堂: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语文学刊,2016(4):152-153.

【基金项目】本文系外研社2016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重点课题“‘对分课堂创新模式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多元读写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6SD0030B)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雪晴(1986-),女,山东菏泽人,硕士,青岛滨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