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技工院校《管理学》教育意义的刍议

时间:2024-05-09

贾磊利

【摘要】过去30年来,职业教育为经济起飞培养了至少3亿劳动力,特别是在后备劳动力培养中,我国3000多所技工学校,每年为社会培养150万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骨干人才。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国外对中国工人仍然停留在低技能打工者层面的印象。本文结合《管理学》课程自身特点和教学目标,分析在技工类院校《管理学》课程设置的地位,并如何以此为契机培养素质全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关键词】技工院校 全面素质 人本教育 管理学

一、目前我国技工人才的现状

2009年12月16日,美国《时代》周刊按照惯例公布了2009年年度人物评选结果,“中国工人”爆冷紧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之后,位居榜单次席。 5天后,胡锦涛总书记前往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亲切看望师生,了解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他还亲自拿起锉刀锉零件,并勉励学生“努力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 《时代》周刊总编辑理查德·斯坦格尔在阐述获奖理由的时候说:没有中国工人,就没有中国保八的成功,世界经济也会处于最糟糕的境地,这种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过去30年来,职业教育为经济起飞培养了至少3亿劳动力,特别是在后备劳动力培养中,我国3000多所技工学校,以400所高级技工学校为中坚,以200所技师学院为龙头,每年为社会培养150万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骨干人才。尤其是1999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开始了大发展时期,高职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我国工人的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并没有改变国外对中国工人仍然停留在低技能打工者层面的印象。

近几十年,随着全球产业分工加快,中国成为世界的加工厂,“中国制造”无处不在,但是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造成的损失每年近2000亿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低下,产品很难与洋品牌相匹敌,“Made in China”在国际上许多地方,只是制作粗糙、价廉而物不美的代名词。于是,社会对中国工人的认识停留在低技能的打工者层面上。

二、目前我国技工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经济正在与世界经济发展融合为一体,这种经济模式的增长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对技术工艺的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的智能要求也日益加深,所以,现代化企业的人才结构将逐步呈现高端化、智能化和复合化趋势。

而目前普遍的技工教育一直实行“终结性教育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只是将学生的就业作为学校培养的唯一任务。因此,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胜任某种岗位”为出发点,将学生能够胜任该职业岗位的能力作为考核学生学习合格的标准。这种片面追求就业率的行为,淡化了全面素质应有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培养,弱化了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的竞争能力,从而把技工类院校降低成单纯培养生产流水线上操作工的场所,扭曲了技工类院校在社会上的应有形象。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求职面试时,有技术但缺乏沟通、协调能力,缺乏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和调整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创新的精神。

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在到来,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更需要掌握新技术、能够适应技术变化的全面技术工人来生产出新颖、独特、高技术含量,受消费者信赖与赞誉的产品。企业对人才需求与人才素质观念上的转变,要求技工类院校在培养技术工人时,不仅要具有能埋头苦干、遵章守纪的优良传统,而且要有创新精神、不断学习深造的能力。

三、《管理学》对技工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

根据1996年9月1日我国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总则第四条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可见,已经提出不但要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进行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指导,以提高其全面素质。

2000年3月21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而所谓的综合职业能力,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构成。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被称为职业核心能力。方法能力的评价体系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等能力,社会能力的评价体系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能力。所以,技工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不应该只注重方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社会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应体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学校为学生着想”的理念。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将决定生产关系,其主导要素就是生产者。所以,在高科技日益发展、经济亟待转型的中国社会下,促使我国经济发展亟需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才能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技工类院校要转变“以学科为本位,以单一产业需要”的导向,将针对特定职业岗位(工种)进行特定类型的人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向全人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的转变,这样才能实现技工类院校是高素质工人的后备军的形象,才能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

1.《管理学》教学对全人教育观的培养。全人教育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20世纪60年代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为全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源泉。这种教育理念旨在强调教育的范畴应该是整体性的、全面性的。这种教育理念下的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备相关知识以因应现实社会的种种考验,而且将来他们会懂得如何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危机并转成正面的机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愿意服务大众、贡献社会。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工人和后备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我国技术工人队伍的素质,关系经济发展、产业振兴和国家未来。技校生较一般的普通中学差得多。据统计,全国各地的技校录取分数线都是在当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以下。针对目前我国技工类院校生源素质整体偏低,学习兴趣普遍偏淡,学生心理比较自卑的情况,在技工类院校开展全人教育就显得尤其必要。

《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的社会学科,无论是在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要素中,还是在沟通协调、激励领导等技术的运用上,都能很好的体现全人教育理念的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组织运行,而且还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人生规划的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合一体”的人,帮助他们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促进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内在潜能的充分实现。

2.重视《管理学》对学生素质的影响。目前很多技工类院校都开设了《管理学》课程,但是在讲授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内容枯燥,对他们的技术专业没有什么帮助。而有些学校也将此类课程设为选修课,甚至有些学校直接将此类课程去掉。这种仅仅将《管理学》作为知识来开设课程的做法,实际上完全忽略了管理思想对学生的熏陶和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而更多的将学生素质的提高规划到相应的德育课上。

目前我国技工类院校培养的主要目标开始逐渐定位于高级技工和技师,学制一般为五年和六年,如果以他们16岁初中毕业来计算,那么到他们毕业时年龄已经为21岁或者22岁。所以单纯的依靠德育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入校三年以上的学生来说,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些势单力薄。若在此时开设《管理学》课程,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将各种沟通的技巧、协调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身上,必然会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管理是系统性工程,而该课程的教学也是从系统的角度,多种职能的综合运用和交叉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理解里面所包含的社会科学,激发学生对人生、社会、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思考。

3.《管理学》课程的讲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如果《管理学》课程的讲授仅仅只是从课本到课本,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在考核上要求学生教条性的死记硬背,那么该门课程的价值则完全体现在对该门课程知识的识记,而不是对该门课程的理解。这就远离了这些知识的意义和功用,与开设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此时的管理学知识仅具有考核工具的价值。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空洞的感觉,而且引发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为了实现通过《管理学》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的教学目标,结合技工院校的学生群体特点,要求授课教师不仅理解并掌握丰富、深刻的管理知识,并能融会贯通。通过互动性教学,以一些生活中的案例、生动的活动以及深刻的故事来全方位的展示管理的内涵和意义,而不是像本科教学那样机械冷漠的照本宣科,任由学生自我领会。

例如,在讲授《管理学》中指挥、协调这两个职能时,可以引用盲阵的游戏来讲解。在整个课程过程中,对指挥和协调不需要任何书面上的讲解,只是让学生肚子去完成规定的任务。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亲自体会到了在众多人中协调和沟通的困难。当他们最终辛苦的完成任务后,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此时结合技工院校开设管理学课程的目标,再告诉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应该如何工作,并学会如何工作。

其实,《管理学》是一门涵盖众多社会科学内容的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因为人既是管理对象,也是管理主体,管理的核心就是协调,就是恰当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引导事件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由于人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注定了管理并不是使用科学的方法,作用于事件或被管理者,然后得出确定的结果,而是充满了各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如同社会环境一样,每个人都是按照自我意识中的意义选择行动方案的。可见,管理的结果主要不是取决于管理方法的科学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主观意义的选择。所以《管理学》在技工类院校的最终教育目标就是意义教育。通过团队、招聘、沟通、协调、企业文化等环节,形象而有意义的学习,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感,并且引导学生逐渐接受、融入和适应企业和社会的管理,并且有能力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和激烈的竞争中,学会选择和学习。

总之,技工院校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已经走了50年的历程,在这其中我国的技工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微缩”,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成了技术教育的“微缩”。如何重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发展,如何贯彻终身教育的观念,真正实现技工院校是培养一流技术工人的摇篮,依然是社会关注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任文举,任浩.《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文献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2012(22).

[2]王华强;高映红.新形势下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7(06).

[3]刘传宏.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建设[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04).

[4]霍彬.《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考试周刊. 2008(10).

[5]李小蔓.以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