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正确指导朗读,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时间:2024-05-09

林琴芳

【摘要】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学中,通过示范性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朗读技巧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使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指导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诵教学的现状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朗读,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朗读,是对同学们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训练的语文活动。朗读,是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所以,课堂上的朗读,对语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随着语文学习的日益功利化,朗诵逐渐由本来应该占据的中心舞台上退了出来。走进初中校园,很难听到"书声朗朗",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老师的讲课声和令人窒闷的学生考试做题的场面,学生朗诵水平每况愈下。因此,正确指导朗读显得尤为重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朗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朗诵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才能坚持以朗诵为主,并强化朗诵的指导和训练。

(一)课前让学生自己说

传统语文教学重在教师的讲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一堂语文课,学生没有多少机会阐述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养成也就不愿积极发言了。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怕因说错话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其他学生的嘲笑,不敢多说。这样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原来活跃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了。这就需要将课堂这个舞台真正交到学生手里,为他们创造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及其作者,以培养他们敢于说话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敢于置疑,围绕教材、旁征博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课上让学生充分读

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文贵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但多读并非是取消教师的讲,让学生一味地多读,相反,却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

(三)教师要加强示范朗诵

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会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品中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会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感情,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表达依依惜别深情的抒情诗,学生初学难解其内含之美,故在教学中宜用音乐(轻柔、舒缓的乐曲)营造出氛围,再辅之范读,朗读时既要读出轻柔、深沉、淡淡的忧伤之韵,又要读出轻盈、弹跳式的节奏,努力表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情景。这就能使学生在渐染熏陶中感受到诗意境的美,领悟出作者内心的忧思,形成正确的语感。

(四)切实做好朗读指导

朗读的方法对朗读的效果起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应让学生养成准确朗读的好习惯,做到不漏字、不加字、不错字、不倒字、不改字,通过多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同时老师在学生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停顿、轻重、情感等朗读方面的问题;

如:《春》文章处处充满着轻松、明快的气息,应带着欣喜的语气去读,语调上扬,整体节奏为轻快型,不时有舒缓型节奏交错,形成文章回环往复的特点。《沁园春·雪》是一首赞美与歌颂的壮词。朗诵这首词,要把握喜悦、抒情,豪迈的语调。经过反复的朗读,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熟练运用普通话表达之功效,可谓一举多得。

叶圣陶曾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我们一定要将朗读教学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提高我们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只有引起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的重视,才能使语文课上焕发出异彩。

参考文献:

[1]谢伦浩.如何成功朗诵[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01).

[2]郭鸿雁.朗读教学与语感培养[J].教学艺术.2004(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