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负过重方觉一身轻

时间:2024-05-09

文 台州市第一中学 邱俊渊

压力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症状,有人将压力解读成痛苦的消极情绪,但也有人认可压力的积极意义和与之相伴而生的幸福。窃以为,人唯有在前行的道路上负过压力之重,方能享一身之轻。

不可否认,压力之所以带来痛苦,是因为人常面对自己能力的缺失与不确定;压力之所以带来幸福,是因为在解压的过程中切实地察觉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从根本上而言,压力源于人的责任感,一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反映了对自我与未来的期许;二是对他人负责,对他人负责折射出为人际关系与美好社会而做的努力。这二者本质上都是对幸福的追寻,但在追寻幸福的过程中,人又常困惑于从现实到理想的跳跃的可行性,这正是现代人难解的精神之困。

在精神的围困之中,我们需要压力之手将我们贴近大地,使我们真切实在地感知到大地的呼吸,感知到自身的存在,感知到他人和世界。鲁迅去日本留学,肩负对自己负责的压力;回到中国,肩负对广大愚昧民众负责的压力。他在思忖解救国民而不得中痛苦,也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幸福。正是在痛苦与幸福的并置下,鲁迅将自己深刻的思想真切地烙印在中国的大地上。而若没有压力,人就会飘浮空中,远离大地和大地上那些真切实在的生命。与鲁迅同时期的许多留日学生,无压力、没责任,整日寻欢作乐,终使生命也轻如鸿毛。这不就是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吗?

因此,正是压力的存在使人们得以负重前行,而非罹于空虚之苦。“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压力激励着人们将其转化为动力,进而提升自我、把握未来,这何尝不是一种轻松?久处贫苦压力下的狄更斯终成一代文学巨匠,身负高龄压力的运动员王义夫终赢奥运金牌。压力正像一个开关,帮助人们激发内在活力,挖掘无穷潜力。当然,如果压力这只手施力过重,人便可能被彻底压伏在地上。因此,人有必要找到一种最佳的压力状态,即找到一种可承受的重力状态,方能行稳致远。

从个人到团队,从民族到国家,莫不如此。中国女足顶住压力逆转绝杀,才让铿锵玫瑰重回亚洲之巅;志愿军直面落差英勇奋战,终打破美军不可战胜之神话。压力是获得成功的秘方,在享受成功之甜之前,必先品尝压力之苦。压力自带筛选机制,那些望压力之苦而生畏以却步的人首先被淘汰,唯以坚毅的意志自渡的人,才能成为生活最终的强者。

正如尼采所言:“那些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能克服的压力就是成功的契机。我们当肩负压力,直面痛苦,如此,方能一身轻松,迎接幸福!

【点 评】

此文文笔洗练,沉厚笃实,析理透辟,层进递深。以“负过重方觉一身轻”破题及立意,精准而轻巧。用深邃的哲思分析压力产生的根源及应对之道,在“轻”与“重”、“幸福”与“痛苦”的论辩中显示出论述文应有的思维的深度和力度。“压力使我们贴近大地,感受真切的存在”这一论点独出机杼,是文章的一大亮点。总体而言,论点深刻、论据充实、论证缜密,折射出论述文的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