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蹀躞归来是故乡

时间:2024-05-09

文 衢州第二中学 宋与越

人生难免一苦旅。曾有人嗟叹,我们总是在逃离与回归中斟酌着抉择,在他乡与故乡的折返里彷徨。诚然,远行与回望,本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两个命题:我们在旅途中的马鞍上追逐梦想,又在蹉跎的归途再见故乡。

未经历过离乡出走,人在精神上就不能塑就独立完全的人格。如果把从胚胎到个体的孕育算作人的初次成长,那么从故乡的怀抱里挣扎着脱离,则无疑是剪断心理脐带依赖的第二次成长。这种脱离,出于种种命运所系的原初动因。为冲出桎梏奔向自由的天地,如陶朱公泛舟太湖,如徐霞客踏遍青山;与时代大潮的起伏浮沉,如王小波扎根云南,如米兰·昆德拉颠沛流离“生活在别处”。

远去故乡之人,其见闻随脚下道路绵延增广,其心性经羁旅岁月打磨凝实,脚步越远,道路越长,其思想也就越得到提炼与升华。走出故土,方能摆脱依赖故乡的童稚状态,或磨砺出“沉郁顿挫”的诗坛圣人,或点悟了“知行合一”的心学大家。

然远行之后,更需回乡。远行绝不是为了割裂人与家乡的精神联系,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远行之后的沉潜,我们才能用全新的、饱含期待与审视的目光回望自己的故乡。而“故乡情结”的油然而生,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成熟的写照?!

从莫言的朴拙高密乡,到陈忠实的神奇白鹿原;从萧红的童真呼兰河,到沈从文的记忆古茶峒……他们深邃的目光,总是柔情无限地投向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故土。带着现代的、发展的思想,从灵魂深处剖析故乡的人情世态,或记录、讴歌,或鄙夷、直斥,或认同、扶持。他们将故乡抽象成深埋心底的信仰符号,如莫言所言:“我骂这个地方,恨这个地方;但我眷恋这个地方。故乡是一条永远流动的河,流进了我的血液。”

是的,归乡不是远行的终点,而是再一次旅途的启程。我们因为自己的求索而去乡,因为自己的眷恋而还乡,当是时,又将因为对故乡永恒的爱而远行。离乡之人再回故乡,除却落叶归根的自然情愫之外,更多的,是“背着乡井走向远方”的坚定目光,是白首归来再获新生的盈眶热泪。

的确,“梁园虽好,不如归去”。万水千山走遍,回望是炊烟袅袅的故乡。然而被母亲河哺育过的人们,每一次出行,总会毅然提起装满乡愁的行囊,迎向辽阔平原上那文明的曙光前行。

【点 评】

这是一篇较为出色的考场作文。从此文的立意看,写了他乡对人成长的影响,故乡对人精神的温柔抚慰;从此文的风格看,对于这个问题,考生思考深入,情感充沛,定位准确;从此文的语言看,用词准确、句式灵活、修辞精美、行文雅致、诗意盎然。而最大亮点是,作者在阐述乡愁时,随意流露出自己广博的阅读、丰富的积累、深厚的素养,这就可以在轻松诉说和自然抒情中,轻易表达哲学思考和现实关注。

细究文章内容似乎和前文考题中的指向略有出入,为什么此文也是好文?这就牵涉到一个更深入的话题:考场作文到底怎样写,才会获得青睐?“文无定法”,是说文章实际上并无一个固定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去自由发挥,各显神通。

在此,我们提供两个可借鉴的方向。

一是侧重理性思考的。如作文题关涉的是事物之间内在隐性的复杂关系,牵连某些社会现象的成因、发展、结果、危害,需要严格遵循逻辑与哲理,那么最好条分缕析,清晰阐述。

二是侧重感性抒情的。如作文题呈现的是一些一望而知的价值判断,或无须繁复说理的高低贵贱、是非曲直,关联的是一个人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德、开阔的胸襟、乐观的态度、深厚的素养,那说理亦可无须赘言,而多一些感人的事例和抒情的语言。

具体情况,考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题目的类型而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