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孔祥军 华波 张洪涛
摘要:通过对576名高职生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高职生的社会资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线上政治参与和线下政治参与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高职生的政治效能感与性别密切相关,与学生干部身份密切相关;人际交往、社团参与、人际信任等社会资本对于高职生政治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线上政治参与是线下政治参与的重要预测变量。
关键词:高职生;社会资本;政治参与
一、问题的提出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和渠道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府决策与政府活动的行为。研究表明,政治参与除受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个人心理特征影响之外,还受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影响。本文中的高职生政治参与指的是高职学生关心政治、了解政治和介入政治的方式。
社会资本的早期概念特指人们的关系网络,后来学者对其内涵逐步扩大,将人际信任、关系网络、社团参与、人际信任、生活满意度等均看做社会资本,并用于研究之中。在我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越来越普及,网络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网络政治世界与现实政治世界密不可分,线上(网络)政治参与可能触发更多的线下(现实)政治参与。现阶段关于社会资本和政治参与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及农民工群体上,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比较少见,针对于高职生的更是少之又少。
高职生是未来国家基础建设和伟大复兴的重要人才资源。研究社会资本视角下的高职生政治参与,有助于增强高职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引导高职生正确的表达爱国情感和爱党热情,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本来提升自我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因此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讨高职生社会资本和政治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2015年10~12月对山东省三所高职院校576名高职生进行调查。其中,女生358人(63.2%),男生218人(37.8%);大一学生200人(37.7%),大二学生200人(37.7%),大三学生176人(30.6%);文史类专业198人(30.9%),理工类专业398人(69.1%);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的82人(14.2%),非党员494人(85.8%);生源地为农村的240人(55.2%),城镇的为336人(44.8%);学生干部176人(30.6%),非学生干部400人(69.4%)。
(二)研究工具
1.政治参与。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情况,政治参与采用季程远编制的12道题目进行测量。每一小题的回答有五个选项,分别赋值5、4、3、2、1分。其中,6道题目用于测量线上政治参与,另外6道题目用于测量線下政治参与,总分越高,政治参与水平越高。本次调查中,内在效能感分量表、外在效能感分量表Cronbach系数分别是0.75、0.78,表明具有较好的信读。
2.社会资本。社会资本采用郑素侠编制的量表进行测量,将社会资本分为四个维度:人际交往、社团参与、人际信任、生活满意。本次调查中,人际交往、社团参与、人际信任、生活满意和总量表的Cronbach系数分别是0.66、0.74、0.77、0.72,表明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研究方法。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84份,经过分析后,剔除信息不全或答案连续的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共576份。测量数据经初步整理后,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生政治参与和社会资本一般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高职生的线上政治参与均值为2.46,低于“中等偏下”水平(中等水平为3)。线下政治参与均值为2.17,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线上政治参与的均值得分要高于线下政治参与,显示出“线上强线下弱”的情形,但两者之间并没有达到显著差异(t=1.33,p>O.05)。
高职生的人际交往均值为3.08,社团参与均值为3.07,人际信任均值为3.12,生活满意度均值为3.01。总体来看,当前高职生的社会资本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二)高职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线上政治参与”和“线下政治参与”是定距变量,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处理,控制变量为性别和年级,社会经济维度为政治面貌、学生干部和生源地,社会资本维度为人际交往、社团参与、人际信任、生活满意。
同时,为了考察每一维度的影响力,采取分层逐步纳人的回归策略。以“线上政治参与”分析为例,模型一仅纳入控制变量(调整R2=0.01),然后依次添加社会经济维度(调整W=0.08)、社会资本维度(调整R2=0.25)形成3个模型。结果显示,整体模型(模型三)的调整R2是0.25,且F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表2表明社会经济维度、社会资本维度均对高职生线上和线下政治参与有显著影响。
1.控制变量。高职生的政治参与与性别、年级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密切相关。具体而言,性别在所有模型中都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检验,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这表明男性的政治参与比女性更高。这与传统的认识及性别角色要求相符,一般情况下,男性大学生比较关注社会时政新闻等,因而政治参与更高。年级在所有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不同年级的高职生无论在线上政治参与或线下政治参与上都没有明显差异。
2.社会经济维度。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纳入社会经济维度后,发现调整R2由0.01提升到0.08,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社会经济维度对高职生的政治参与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看,社会经济维度包括生源地、学生干部和政治面貌。由模型二可知,学生干部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这表明学生干部的的政治参与比非学生干部较高。采用同样的方法发现,学生干部变量在线下政治参与中也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上检验。因为在高校担任干部的高职生有较多的机会与学校的党团组织和管理队伍接触和交流,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日常管理活动中,因此他们对于政治参与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表2结果表明,高职生的政治面貌、生源地对其政治参与没有显著性影响。
3.社会资本维度。模型三在模型二的基础上纳入了社会资本维度,模型的调整R2由0.08提升到0.25,这表明,社会资本维度同样显著影响高职生的政治参与。具体来看,模型二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在此也获得了通过。同时,社会资本维度除满意度外,人际交往、社团参与、人际信任在“线上政治参与”和“线下政治参与”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人际交往多、社团参与多、人际信任度高的高职生政治参与较高。
4.线上政治参与对线下政治参与的影响。网络互动、匿名、快速等特征使得高职生更易与政治参与更多的人产生讨和互动。为了深入探讨线上政治参与对线下政治参与的影响,特此构建模型四。模型四纳入线上政治参与变量后,社会资本的显著性有所下降,线上政治参与(β=0.44)则高度显著,其他变量的显著性没有变化,这表明对于“线下政治参与”来说,“线上政治参与”也是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
四、建议与对策
高职教育现在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半壁江山,高职生的政治参与热状况将直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未来。提高和改善高职生政治参与素质,不仅有助于拓宽民主政治的研究范围,更有助于在实践中引导高职生积极有序参与政治,增强其政治责任感。
(一)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选修课、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政治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政治参与情感,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通过各种途径,使高职生充分认识其政治权利和义务,不断提高其政治效能感,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师,要针对高职生的独特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关注社会民生和新闻热点事件,通过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使高职生积极学习现代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积极阅读党史和主流媒体言论,不断提高自己的分辨是非能力和甄别批判能力,学会批判性思考,培养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人格和心态,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
(二)拓宽实践途径,利用网络资源,增强高职生社会资本培育的意识
本文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是影响高职生政治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和预测变量。高职生社会资本较少的原因就是缺少与同学、老师和社會的接触。从丰富和增加高职生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高职生应该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各类社团活动,或者加入学生会组织,通过参与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等,与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人进行交往,扩大自身人际交往范围。从高校管理角度来讲,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和助推作用,鼓励和帮助高职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志愿者活动等各种实践,让这种实践成为高职生了解社会现实和社会运作方式的桥梁和纽带。
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沟通成为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形式,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利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时时处处进行沟通和联系,也会促使高职生越来越被有相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同学吸引,所以利用网络资源是丰富高职生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
(三)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对高职生网络参与的引导和教育
本文发现,线上政治参与会显著影响高职生的线下政治参与。现阶段,网络也已成为大学生参与政治的重要平台。网络平台的出现,扩展了高职生表达意愿和发表真实言论的新渠道,而且由于匿名化、共享化等特点,其反应能力更加迅速、反应表现也更趋于多元化。针对这一现实,高职院校要合理运用网络媒体,开拓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开通学校及各院系和各部门的官方微博或微信,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相关的时政新闻、校园政策、学生管理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政策制定和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参政能力。
(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
本文的研究表明,学生干部这一身份可以显著提升大学生的政府参与。在高职院校中,通常是以行政班的形式开展各类教学和实习活动,学生干部作为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高职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善于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先锋作用和骨干力量。在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的同时,要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崇高的理想鼓舞学生,用先进的理念引导学生,不断提高高职生的政治素养。
(五)高职院校学生自觉提升自身政治素养
高职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和希望,良好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素养是其顺利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高职生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系统化条理化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多阅读政治类和社科类书籍,要心怀天下,多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民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多与同学、老师、父母交流,善于倾听、善于学习他人优点、善于反省自身缺点,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热情,不断提升自我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勇于承担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赋予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