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行业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时间:2024-05-09

史扬

摘要:行业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课程安排、教材、教学方法、师资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行业英语课程——计算机英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描述,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和需求,以期进一步完善行业英语课程体系,推动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并对其他开设行业英语课程的院校提供一些借鉴,共同探讨解决行业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行业英语;计算机专业

高职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行业英语课程将学生所学专业内容融入英语教学,针对性强,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问题,即英语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脱节,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却不能用英语解决职场环境下的实际问题。本文通过高职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和调查分析,探讨行业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以期切实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一、行业英语概况

行业英语来源于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t.poses)教学理念,即特殊用途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指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外国语言来教授和学习,学习者的目标是在特定的领域使用英语(Pal.tridge 2016:2)。它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80年代进入中国。Hutchinson&Waters;把ESP分成两大类: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学术用途英语)和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职业用途英语)。前者侧重于专业学术相关的英语教学,后者侧重于工作岗位相关的英语教学,本质上就是行业英语。

行业英语的概念在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中被正式提出,它的教学宗旨是“为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使用英语从事职场交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工作适应性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与EAP相比,对EOP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行业英语课程,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多。祖艳凤对国内2006-2015年行业英语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这10年内关于行业英语的研究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但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数量偏少。其中对教学方面的研究关注度最高,大多数研究方法为非实证研究,系统、完整的行业英语课程体系尚未形成。本研究以“计算机英语”课程为例,从课程安排、教材、教学方法、师资以及教学评价等维度对行业英语课程进行系统化研究,并运用实证研究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现阶段课程开设的评价与实际需求,力争弥补以上提到的对行业英语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此推动行业英语的发展。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了解学生对“计算机英语”课程的评价和需求。

2.研究对象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专业的高职一年级所有学生,共7个班级,230人参与调查。

3.研究方式

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有4个题目,用于了解学生的个人信息;第二部分有20个小题,用于了解学生对计算机行业英语课程的评价和需求。全部题目采用单项或多项选择题的形式,如果有不同意见,学生还可以具体说明。

4.数据收集与分析

问卷调查用“问卷星”设计,在行业英语课程期末考试结束后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发放给学生填写,209人完成问卷。然后使用"SPSS"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1.课程安排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身先士卒,积极投入到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洪流中。2012年首次开展行业英语教学试点,主要针对国家级和区级重点建设示范专业,从2014年起开始在学校大规模实施行业英语教学至今。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高职英语课程在第一学年采用“基础英语(第一学期)+行业英语(第二学期)”的教学结构模式,每学期都是每周4课时,共计约120个学时。

《要求》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基础英语是行业英语的基礎,行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根据调查,87.5%的学生都认为第一学期开设的基础英语课程有助于第二学期学习行业英语课程,80.9%的学生赞同每周4课时的安排。

除了英语基础知识,要想顺利开展行业英语教学,学生还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通过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有利于行业英语教学。调查中大约有87.1%的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为后续的行业英语课程奠定了基础。

但是行业英语课程安排的仍然存在问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刘黛琳于2007年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现状所做的调查分析中得出,即“在充分考虑和权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构成、整体学时基本状况、英语教学基本特点以及学生接受英语教育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我们认为3年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的学期设置最低应为3学期,最高应为4学期;学时设置应为每周4学时。”同时,《要求》中也明确说明:“各校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设置教学时数,原则上不低于180学时。”根据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我校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普遍偏低。从表1可以看到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高考成绩及格率很低。以这样的成绩进入到大学,经过一学期的基础英语课程学习,有些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无法达到学习行业英语课程的要求。由于英语基础不牢固,导致在行业英语课程学习中非常吃力,教师也很难组织教学,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教材

教材提供教学使用的资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材指的是教科书,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习题集、参考书以及配套的音像材料等。针对计算机行业英语课程,我校最初使用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IT英语》,之后在企业调研与专业教师座谈的基础上,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和学校高职学生的特点,依据相关的原则编写了高职高专行业英语教材《计算机英语》。历时2年完成,又在教学中反复使用,根据师生的调查反馈加以修订后,于2016年初由吉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同教材的实用性、职业性和专业性,但是需要加强教材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前沿性。由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行业更是日新月异,而且纸质教学资源“具有编写周期长、教材内容更新慢等特点”。所以这本教材的前沿性有待提高,由此也说明学生给出了客观、中肯的评价。除了这本教材,还穿插使用了职场交际英语的内容,以对话为主,由外籍教师组织教学,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涉及自我介绍、求职、面试等主题。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从广义上讲,教材还包括计算机网络上的教学材料。计算机技术的飞跃与互联网的普及大大丰富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但是调查显示我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各项学习资源的使用率和需求率都普遍较低,而且二者对比的数据显示图书(C2=4.8;P=.038)和专业资源库(C2=15.2;P=.000)存在显著性差异。首先,图书的使用率(65.1%)和需求率(56.5%)都占据首位,说明这个传统的传播信息的媒体依然深得人心,无法被其他资源所取代。但是使用率大于需求率说明图书对于学生的供过于求,由此推断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渴望拥有更加丰富多样、现代化的学习资源。与此相反,专业教学资源库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其使用率(28.7%)远远小于需求率(45.0%),对我校学生是供不应求的状况。近年来针对各个专业的资源库被大力开发,凭借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其中最突出的是教育部推出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自2010年启动以来,全国的高职院校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目前已经建成60多个专业资源库。但是在这些资源库中,都缺少与英语相关的课程资源。众所周知,在高职教育的众多专业中,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使用英语较多,所以这一点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缺失。

3.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教学法是针对语言教学的常用方法,任务教学法近年来在高职教育中大力提倡,笔者就这几种方法展开调查。数据显示讲授法使用率最高,占了78.9%,但是需求率下降至55.5%,二者对比产生显著性差异(C2=35.8;P=000)。说明讲授法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运用普遍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显然供大于求。讨论法紧随其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要求》中规定“各校应以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设置英语课程”,交际教学法用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而在语言教学中盛行。但是在本次调查中,它的使用率(34.4%)偏低,学生对它的需求提高到52.2%,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C2=17.8;P=000)。我校的行业英语教学内容以阅读为主要形式,辅之以外籍教师讲授的职场交际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但是显然这样的安排不能满足学生的交际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手段已经进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使用阶段,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数据显示如PPT、音频、视频等常用的手段供大于求,反之如微信、QQ、微课、慕课、虚拟仿真技术以及教学应用软件等一些近年来涌现出的较新的手段都供不应求,说明这些新型手段更能吸引学生。其中使用率和需求率都位居首位的教学手段是PPT,它凭借简单易学、形象生动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使用率达到95.7%。但是需求率(69.9%)的下降说明可能因过度使用而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或者学生对其质量不够满意。调查还显示虚拟仿真(5.3%)、微课(2.4%)与慕课(1.0%)的使用率依次排名在最后3位,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很少使用这些手段。需求率的显著上升说明学生希望这些先进的方式能够被教师运用到教学中,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

4.师资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在行业英语教学中,师资一直是一个热议的主题,关于它的研究层出不穷。祖艳凤(2017)对国内2006-2015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41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以教师发展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排名第三,仅次于教学和课程的主题。杨修平(2014)指出“行业英语改革的主要障碍是教师的行业英语能力和素养欠缺问题。在当前和今后較长一段时间里,高职英语教师的行业能力发展和职业素养提升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研究的主要课题。”由此可见,行业英语课程的师资问题非常突出,日渐成为制约行业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行业英语教学与基础英语教学不同,虽然在本质上还是英语语言教学,但是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尤其在职场环境下,涉及到行业和专业知识。张燕如认为:“开设行业英语课程需要培养一支特别的外语教师队伍。他们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语言教学能力,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经历,两者相结合才能胜任行业英语的教学任务。”除此之外,行业英语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ESP相关理论和教学方法。ESP属于英语语言共核之外的变体,其教学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并遵循一定的理论原则,如需求分析,题材分析理论等。”因此行业英语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般行业英语教学都是由基础英语教师承担,我校也不例外。英语教师在行业英语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专业知识和行业实践的欠缺。调查显示64.6%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行业英语教师精通计算机专业知识,34.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略懂专业知识,只有1.4%的学生认为老师不懂专业知识。张天华对此也做了调查,100%的学生希望由“经过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培训的英语教师”来授课。除了专业知识,我校英语教师偶尔到企业调研,行业实践经历少之又少。同时,在能够胜任行业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选择调查中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英语专业教师与计算机专业教师合作,32.1%的学生选择英语专业教师,13.4%的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教师。

5.教学评价

近年来学校对行业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作了一系列调整,首先在口试中,依据岗位需求,模拟职场环境,要求学生展开对话,考察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其次,笔试不仅涉及英语,还包括对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考察。调查反映大部分学生对此设置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最后,在评价主体上,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模式,引入开放、多重的模式。除了英语任课教师,外籍教师、专业教师、学生本人、企业人员以及行业专家等共同参与教学评价,有助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针对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初见成效,调查显示69.4%的学生认同评价形式的多样性,59.3%的学生赞同评价内容的全面性,44.5%的学生赞同评价主体的开放性。

四、建议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针对其中发现的问题,给出如下建议:

1.适当增加基础英语课时,为行业英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保证。

学校应该调整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结构模式,增加一学期的基础英语课时,即在第一、二学期开设基础英语,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有利于第三学期的行业英语课程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保持每学期每周四课时。

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相对较短,普遍课时较为紧张。我校高职教育实行“2+1”学制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出外实习1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增加英语课程的课时,也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以此改变教学安排不合理的状况。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条件,培养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每种教学方法都具备优点和缺点,只有扬长避短,使用得当,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结合岗位需求,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多创设真实的工作场景,鼓励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还要积极拓宽交际环境,利用学校机房甚至带领学生到计算机相关企业进行实地练习。同时,由于课时有限,要重视课外英语活动,为学生提供练习交际能力的平台。

3.大力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探索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模式。

近年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概念应运而生,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互联网+职业教育不是簡单的叠加,而是一种创新,它不仅是单一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互联网工具,而是从思维模式到教学模式上的革新。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学生也要培养新的学习观念。”

因此,行业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车间搬进课堂,注重实践训练。研究新理念,学习新技术,着力开发和建设行业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大胆尝试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自主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推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4.英语教师积极向跨专业转型,组建行业英语教学团队。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行业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其次,职业院校要为行业英语教师提供更多企业实践的机会,为他们熟悉工作流程、了解行业动态提供条件。也有利于他们在教学中进一步满足企业需求,增长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技能。最后,行业英语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积极向跨专业转型,通过自修、听课以及向专业教师请教等方式学习专业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

同时,行业英语教师要邀请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成立教学团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与教学能力。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教学是大多数研究者对于解决行业英语师资问题提出的策略之一,是“高职ESP教学的有效途径”。

五、结论

综上所述,对行业英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无需质疑。至于在开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属正常。但是需要从国家、社会、学校、教师等自上而下的大力扶持与共同努力下,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才能推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发展,为国家培训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