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及传承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09

张敏

摘要: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漫长的农业文明创造、累积了宏富多姿的农耕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和主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深厚的沃土和珍贵的思想资源。农耕文化的传承应建立农博馆和农耕文化大观园,进行农耕文化的展示与体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推动农耕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保护性开发;加强农耕文化教育与研究,培养农耕文化传承的各类人才,从而使农耕文化薪火不息,代代相传。

关键词:农耕文化;核心价值观;传承

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据考古资料显示,大约距今一万二三千年到七八千年左右,我国有意识的农业生产已经开始,黄河流域以种植粟类和长江流域种植稻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定型。苏州农耕文化也可以上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稻作文化“马家滨文化”时期。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先民们创造、累积了宏富多姿的农耕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和主干,温润滋养着代代华夏儿女,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深厚沃土、思想资源和源头活水。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

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在农业文明的历史演进中日渐丰富扩大。学者们对其进行研究时见仁见智。统括而言,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农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物质文化层面上,农耕文化主要指民居、农具、生活用具、服饰饮食、水利设施等有形的器物文化形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农耕文化不仅体现在天人合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等哲学思想观念上,对河岳山川、自然神灵祭祀崇拜的宗教信仰上,还体现在农事活动、节日庆典等民间习俗上,以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民谚、游艺活动等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些无形的精神文化形态上。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物候气象千变万化。中原大地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带,江南地区则多湖泊河流的水乡泽国,大西南崇山峻岭环抱着沃野千里的盆地,等等。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农耕文化,中原农耕文化、江南农耕文化、巴蜀农耕文化等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体现中华农耕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呈现出各有特色、各自不同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内涵,体现了中华农耕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特征,也将悠长久远的中华农耕文化塑造得内蕴丰厚、多姿多彩。

二、农耕文化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一)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有着“农本”和“民本”的传统。农业是国人立身的基业,也是统治者治国的根本。从西周时期开始,天子要亲耕籍田,后妃也要亲蚕,成为一种“农为邦本”的象征性仪式。“农为邦本”意味着耕耘土地的农人是立国的根基,中华农耕文化有着浓厚的民本主义思想。《尚书》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主张,儒家道统的继承人孟子做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价值判断,凸显了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农耕文化注重和谐,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对土地、对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依存性,与自然(天地)建立和谐关系是本有之义。先民们对河岳山川的祭祀崇拜,不仅是人们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心愿表达,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与期待。在天、地、人的关系中,中华农耕文化尤其注重人际的和谐。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成为民间的生存智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寅所作的《一团和气》。画面夸张变形的娃娃团成一个滚圆,弯眉、笑眼、圆圆的脸,手捧一张“一团和气”的字幅,将苏州农耕民俗的“和”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中华农耕文化“农为邦本”“民为邦本”的思想,以及对天、地、人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建立和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

(二)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在社会层面有着对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以及对公道正义的置重和向往。农耕文化根系于土地,美丽的土地山川等自然环境陶养出中华农耕人对自由的渴慕,对理想的桃源乐土的向往。误入尘网30年的陶渊明,冲破“樊笼”的桎梏,开荒南野,回归园田,追求的是一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生命自由的境界。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一生不仕,悠游于吴地清幽浑朴的自然山水田园间,他的《耕读图卷》描画了心目中摆脱功名羁绊、沉醉田园山水间耕读相伴、性灵自由的理想生活图卷。有题诗云:“两角黄牛一卷书,树根开读晚耕余。凭君莫话功名事,手掩残编赋子虚。”

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也深深根植于华夏农耕文化土壤中。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并且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这些思想观念都可成为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价值追求的源头活水。

(三)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也特别推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为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培育提供了深厚的沃土。中华农耕文化重视土地、家园,中华民族历来有着不畏强暴,胸怀家国、心系故土的忧国忧民、为国为家的笃深情怀。苏州土地上也培育了无数爱国为民的仁人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们为国为家为民的事迹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激励来者。

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十分崇尚敬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敬业乐群的价值观念。敬业乐群的根基点在于诚信为人,诚信守则成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基本信条。这些精神要素可以成为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基本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丰富营养和有益补充。

三、农耕文化传承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农博馆农耕文化大观园——进行农耕文化的展示与体验

当人类步人工业文明时代,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老的农耕文明已渐行渐远,昔日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留住农耕文化的历史记忆,就是留住民族的生命之根,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建立农博馆和农耕文化大观园无疑是留住我们民族记忆最为直观、便捷和有效的途径。

位于苏州永联的江南农耕文化园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农耕文化园。园内布设了农耕历史区、土地整理区、江南养殖区、农家休闲区、乡村能源区、江南作坊区、农耕谚语区、农户设施区、生肖区等九大农耕文化功能区域,以不同的类别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不仅使久居熙攘喧嚣城市里的人们在清新宜人的田园风光中放松身心,并在亲历的农事活动中对农耕文化有着更为直接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将苏州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对接起来,使新老苏州人在对江南农耕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协力共建美丽苏州,为促进苏州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推动农耕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保护性开发

农耕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博物馆、大观园的展示与体验,更应是活态的保护与保护性开发,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相结合。首先,要对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民居和古村落进行普查,传统民居和古村落是体现中华农耕文化的经典建筑、民俗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在普查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民居和古村落的维修保护,挖掘其富有内涵性的农耕文化元素,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保护乡村清新古朴的乡野气息,保护古村落原汁原味的风土民情,保护传统民居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这些都是乡村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古老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在。

从2012年起,苏州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对17座古村落的修复保护工作,形成苏州古村落群。“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对苏州明月湾古村落发自心底的赞誉。今日的月亮湾以其幽幽的古巷、古宅、古祠堂、古寺、古码头,还有村口矗立了1200年的古香樟树,迎接着八方来客。在这江南古老淳朴的乡村,徜徉其问的人们自会放慢脚步,聆听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呼唤。回归乡土是人们心中无尽的眷恋。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出村民开始陆续回归古村落,古村落日渐“活”起来。苏州东山陆巷古村落每逢节假日都会推出东山猛将会、东山台阁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当演出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令人叹为观止。古村落“复活”使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得以再生,苏州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有助于苏州地域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三)加强农耕文化教育与研究——培养农耕文化传承的各类人才

农耕文化传承与弘扬必须与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与研究相结合,培养农耕文化传承的各类人才。中华农耕文化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进行校园文化教育不可多得的课程教学资源。我院是地处苏州市区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农业院校,学院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引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凸显了农业院校的教育特色。学院不仅在专业课程中有机地融人农耕文化的相关内容,而且还组织教师编撰了《文化·印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校本教材,将中华农耕文化、吴中地域文化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传递给学生。在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将农耕文化体验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并建立各类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基地。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将优秀的农耕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不仅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农耕文化中的优秀美德,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农耕文化培育的学生,当他们走出校园,将会在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条战线上自觉地担负起传承和弘扬自己所认同所喜爱的江南农耕文化的历史使命。同时,充满智慧灵性的江南农耕文化也为他们的进一步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不竭的源泉,从而使农耕文化薪火不息,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