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敦学立品 出唐入晋

时间:2024-05-09

王洪义

摘要:我的老师砚农张运成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书法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书法人才,其书艺人品名重乡里。在当前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主旋律和文化背景下,深入研究砚农先生的书道人品,弘扬其爱生如子、深入经典、强调基础,关注修养、全面育人的书法教育思想,对于传承晚清民国以降的书法艺术创作及书法教育理念与方法,承嗣正统、开引后学,为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及大学院校书法教育提供宝贵的经验范式,对于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士君子风范,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书法;书法教育观;砚农先生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12-0007-04

砚农是我的尊师著名书法家张运成先生,先生受业于成士杰门墙,其书法嫡传吉林三杰出成公多禄先生家法,先生先辈乃长春望族,幼承孝悌礼仪之道,事师如父,养老送终,名扬乡里。先生的诗文书法名播遐迩,门徒众多,尤其先生于1980年至1989年在吉林师范学院任教书法期间,可谓得时势聚人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书法生徒,如今砚农先生的许多弟子已成为省内外书法创作与书法教育领域的骨干力量,被业内誉为吉林书法现象。我亦幸甚,1986年入吉林师范,受教于先生门下,尔来三十年矣,多年来我无论在书法的临帖创作还是教学教研等方面,始终谨承师训、不懈努力,然时日愈久,愈发仰止先生的为人为书。

书法艺术浸润了中国人生活的全领域,覆盖了中国人全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审美趣向,寄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一句话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书法界乃至全社会,传统的中和正大的书法审美被边缘化,以创新和个性为旗帜的各种派别的所谓新潮书法,随这个浮躁的、西化的时代应孕而生,光怪陆离,以抢眼球的视觉刺激为第一目的,其书法作品中的内涵修养、韵致、格调等,皆在所谓有形式感和冲击力的创造中藐然遗失。

我的老师砚农先生便是这个时代岿然不动的坚守者。先生书法以柳公权和欧阳询筑基,又追法二王儒雅冲和,复致力于成多禄、翁同和等书风的深人体悟,多年恪守成氏家法,心手合一,教学相长,经年不辍,如今更是简古劲拔,静穆庄严。观先生之书,如见踽踽老夫,衣冠简古,凛然正气,行走于苍山秀水之间。这是一个文化人对文化的判断和使命的承担,是对传统书法美学的信念,是对民族传统核心价值的坚守,更是对时弊俗恶的蔑视和挑战。砚农先生以其鲠介特立之行,践行着传统文化人的人格底线和审美标准,不与世俯仰、自得古风流。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士君子的风骨风范。先生的人格书法也正是渐日稀少了的,曾经数千年薪火传承的广陵之音。先生于书法教育一如他的为人之鲠介庄严。先生教学关注学生实际,深入传统,依从经典,强调基础,关注修养,全面育人,在当前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主旋律和文化背景下,深入研究弘扬砚农先生的书道人品,传承晚清民国以降的书法艺术创作及书法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承嗣正统、开引后学,为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及大学院校书法教育提供宝贵的经验范式。

一、砚农先生坚持经典正统、软硬兼施的书法教育课程观

先生将书法的艺术性、实用性统整考虑,既重视师范生硬笔书写实用能力的培养,更关注书法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体悟与探究。先生的课堂通常有两本字帖,其一为硬笔字帖《邓散木硬笔字帖》,其二为大家熟知的由叶圣陶先生题签的软笔字帖《中学生字帖(欧体)》。散木先生是上世纪帖学书法的代表人物,其硬笔字帖也具足软笔书法的古雅韵致,帖中有许多是邓先生的硬笔临写古代经典碑帖的内容,其硬笔与欧阳询楷书也多有合处,这样的选帖,也是砚农先生主张软硬兼施、古今互参的书法教育理念的体现。硬笔从散木先生字帖入门,奠定基础后,先生便鼓励大家,以硬笔临写软笔字帖《欧阳询九成宫》,实现软硬同步的学习。从软笔书法的选帖来看,砚农先生不仅充分考虑了经典、法度性,还照顾到了软笔书法学习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应用性,软笔与硬笔之间良好的互通性。欧阳询楷书精严的法度和端正秀劲的风格,为学生们打下了深厚的书法基本功,正大、中和、秀劲的审美元素根植于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然而先生的书法教育课程观绝不局限于所选教材的范畴,而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班,乃至不同的学生,或推荐阅读书籍如《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或引领学生参观书法文化场馆,或荐举学生拜访名家时宿,或组织相关活动,乃至于结合书坛现象阐发议论,有时激昂慷慨的针砭,有时声泪俱下的讴歌,都成为教育激励学生的良好课程。可以说先生的课程观有显性系统的,也有隐性、生成、发散的,既有线性的体系,又有点性的组合,既有章可据,又不拘一格,这种立体的、动态的课程观对学生的促进是个性的、全面的。课上课下结合,安静临摹与丰富活动结合,回忆随砚农先生学习书法的岁月,激情进发,令人难忘。

二、砚农先生坚持一门深入、出唐入晋的书法教育路径观

先生深谙传统书法学习的法则路径。基于每班四五十人的班级授课制学习模式,先生的做法是先以欧阳率更一门深入,待略悟堂奥之后,方可各自向其他领域发展,寻求个性化道路。先生从不关注时风,也不主张学生们追风逐时,以竹山先生“立脚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与学生共勉。先生以为入门阶段的学习贵在取法与立格。取法必乎上,选择规范而有高难法度的经典碑帖临摹学习,取法关照完备的有技术难度的笔法,严谨巧妙的结构,寓变化于和谐的章法。立格则指建立高古而和雅的,能代表中国书法主流审美取向的,符合中国文化精神的书法艺术格调标准。故此,先生主张从唐楷欧阳询入门,获得方法、能力、格调之后,必须上追魏晋钟王诸帖,探寻书法艺术审美的更高境界,楷书主张学习《黄庭》《乐毅》《十三行》《宣示表》等,行书则主张首写《兰亭序》,拓以《怀仁集王圣教序》,再参王氏一门诸传本墨迹,直人文人士大夫书法的堂奥,体悟中国书法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美学风格。此后可上追三代,下迄元明乃至民国诸贤,广泛借鉴时人,方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深入傳统、自出机杼。先生之主张的学书路径,完全是正统文人士大夫帖学的规范道路。在先生看来,主要在出唐入晋,宋贤尚有苏子瞻可法其书卷气,自兹以降,则以阅读借鉴为宜耳。endprint

在教授欧体楷书时,他鼓励同学们要各有体悟、各出面貌,有的朴拙,有的秀劲,只要过了先生所谓的法度和格调关,一并鼓励肯定。然先生不固执己见,学生中若有其他探索,亦焉然笑纳鼓励新尝试。如韩戾军先生的学生时代舍欧而专攻褚河南,先生亦褒奖鼓励、耐心指导。因此,张氏门生百数千众,虽古雅流美大体类同,其中也各具自家面貌,正如孙过庭所言虽学成一家,而变为多体是也。

三、砚农先生坚持口传手授、因材施教的书法教育教学观

先生教授书法口传手授、不拘一格。常常是边写边讲,绘声绘色,情之所至处,不自禁地辅以肢体语言,手脚身段表演出各种姿态,活像一个名角,在电教技术尚未普遍使用的80年代,先生以身心投入教事,口传手授,形象生动,全心投入,向学生展示了书法艺术的节律之机巧、生命之劲美。先生讲永字八法的“勒”时,手掣脚登,声情并茂,配上怒目横眉,不禁令我这个刚入学的山里孩子大惊:这位城里先生怎么比父亲还懂马呢!

先生创造性将怀素书蕉的习书方式,化为“书地”教学实践,课间学后,学生们在走廊、厅堂挥洒习字,蔚然壮观。既节省了纸张,又锻炼了书写的胆量气魄,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先生巡视指导,蹲下蘸水示范,走廊也是先生传道授业的课堂。常手持提斗水桶,与学生们在走廊共同挥洒,引来众弟子围观。先生的教学重视个别指导,尊重学生个性,乃至能深入学生的家庭,走进学生们的心灵,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教育。先生的课堂体现了精讲多练、个别指导的原则,针对新知识技能或是共通的问题,进行精彩的统一讲授、示范,大部分时间则是走下讲台,或表扬激励,或指出不足,鼓励个性探究,有的学生临摹其他碑帖,先生也欣然鼓励,认真示范指导,甚至格外厚爱。先生从不严厉批评,总是将批评化为语重心长地交谈,或是一句委婉的点拨。若学生有明显进步,老师则会欣喜地轮班宣传表扬,这位同学一时便可名噪学年,招来众多学友们的围观和倾慕。先生关注每一名学生,肯定每一点进步,还主动了解学生的父母家庭情况,鼓励学生孝顺父母,发奋学习。当年大多学生都来自偏远的山村,像我一样的许多农家子弟,永远都会铭记师母可口的菜肴、美味的水饺。

四、砚农先生坚持临摹结合、见缝插针的书法教育习练观

先生的教学颇重视对经典碑帖的临摹,常言:临帖的水平便是创作的水平。先生认为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不二法门,临帖同时也可适当摹帖,常以孙过庭“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告诫学生临帖要形神兼备,对于古帖的笔法、结构、章法、风格进行扎实的分析临写。原字的筋骨血肉脂泽风神皆应予以淋漓尽致的再现。初学者尤其不可贪多,哪怕每天写好一个字,举一反三、积少成多,渐至登堂入室、化茧成蝶。针对师生的实际,先生当时的教学较少涉及创作的内容,先生认为,创作是临摹的自然升华,先生反对为创作而创作的做法,更不主张对作品形式的过分设计渲染。

先生认为书法艺术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技进乎道的长期熏习的修养过程。因此先生的书法教学一方面重视立足传统取法高古,这一点前面已提及,另一方面十分重视持之以恒的临帖实践。先生多渠道创设书法学习条件和氛围,鼓励学生珍惜大好青春,多临帖多读书,他认为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字习千日去古不远。先生提出临帖学习要见缝插针,持之以恒。当时师范学校的习字临帖风尚蔚然成风,清晨的朝阳、傍晚的明月都曾见证了一群青少年的翰墨挥洒,教室里墨韵飘香,走廊上水韵成行……曾几何时,吉林师范学校的书法是一代中师生永不磨灭的青春怀恋。先生的施教不仅在课堂上,更关注我们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学生们朝起早夜眠迟,发奋读书,刻苦临帖,常弘才、盛国兴、韩戾军、胡鑫、崔宝国、邓砚光、牛成等等,都曾经在先生的鼓励下,为一个个农村学子树立了榜样,如今他们都正在成就着各自的书法艺术人生。

五、砚农先生坚持以书养书、孝悌重品的书法教育修养观

砚农先生可谓是当今传统士君子的典型,一言一行,处世为人无不流露着传统文人的遗风,儒释道的修身治学观念深刻影响了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手不释卷、仁爱孝亲,温良恭俭让;其淡泊宁静,虚怀若谷;其深信因果,持戒俗修。先生始终将书品与人品看作一体,每谈及书家忠奸善恶,爱憎分明,又常联系时弊,感慨系之,刚正磊落、堂堂高迈之气,实为校园活生生的品德教科书。先生常说书为心画,将书法看作人的综合修养的外化,品评书法也常以人品谈书品,以作品的书卷气品鉴书法的格调,常以颜鲁公之忠义,苏东坡之才情,而颇推崇其书法,也每因蔡京、张瑞图等为人不忠不耿而薄其书作。

先生教书育人,尤重人品学养。先生主张以书养书,以读书提升文化修养来滋养书法作品的内涵韵致,他的教学不仅涉及文史哲的相关知识,相关书法理论,尤其重视对古典诗文的阅读记诵,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籍,如《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论语》《道德经》《沈尹默论书丛稿》等等。我至今还能记得夜深人静,寝室熄灯后,与二三学友悄悄至洗手间背诵《古文观止》的情景。先生重视人品修养,尤其重视对孝道的弘扬,先生认为孝为百德之本、众善之首。先生以身示范践行孝道,孝亲尊师,此方面凡先生弟子无不钦佩之至,仅举一例:记得师爷还健在时,一次我与先生闲聊谈及书法,先生命我为其字进言,我也效法献之谏说“先生宜改体”,建议先生不必坚守成氏家法,求古开新,先生则感言:“总觉得尚不称意,另外你师爷不高兴我写其他风格的书体啊。”我沉默良久若有所悟,先生多年出入欧柳、恪守成氏家书,以继承和弘扬成氏书学为己任,以其艺术生命的践履,更印证了一个传统文人对“孝亲尊师”精神的衷情捍卫。若其弟子门生的家长中有高寿长者,先生和师母也常常关心生活境况,早些年我的祖父祖母健在时,先生每关怀并嘱我一定要多回家乡,祖父过吉林市治眼疾,先生和师母亲自去医院探望。时至今日,先生仍然特别关心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宣传孝亲尊师对个人修养和家国和谐的重要作用。在时下市场经济理念下,书法家也都关注和经营作品的市场,唯先生一以贯之,不为利趋,安静读书写字。前不久,去舒兰市白旗镇小学深入学生书法课堂,为学生们挥毫题字“孝为德本”,并鼓励学校弘扬孝道,表示将为评选出的校园小孝子无偿题赠书法作品。先生倡导的以书养书、孝悌重品的教育理念,使满门弟子,竞效贤德,书风隽秀儒雅,无论善书与否,皆能因读书而知书,因知书而钟爱传统文化。

六、砚农先生坚持不拘门限、修己达人的书法教育处世观

先生教学师法古人,无门户之见,爱生如子,一视同仁,无论童叟老幼,无论贫寒显贵。先生主张转益多师,互相陶染,其以饱学厚德,为人师表,与吉林先辈名儒过从甚密,颇得敬重。常常以自己的师友关系,为学生广开门径,推荐弟子们广泛拜访吉林名家。当时电话尚不方便,有时责高年级学生带领,有时亲自便条书信推举引荐。我们这些后生常是当时诸位前辈家中的常客,砚农先生的学生造访,诸位先生们是从不设门限的。当时我和韩戾军先生常常是那致中、金意庵、窦黎明、劉乃中等老先生家里的不速之客,因是砚农先生的弟子,总是得到老辈们的厚爱。刘老严谨治学、谈古论今;窦老吟诵新诗、激励进取;尤其是到了那老家,经常是美餐一顿砂锅面后,戴月咏而归。先生还常将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们请到学校与同学们零距离交流,当年学校书法协会成立大会上,十余位吉林市书法界名儒皆在列席,诗书翰墨,至今难忘。先生尊重同道,尤其尊重老一辈书家的个性探索,他与人谦逊友好,从不贬抑时人说长道短。先生的书法教学不拘门限不分贵贱,是建立在对人广泛尊重的基础上的,是一种高贵的教育品行,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情怀,是一种涵容的人格雅量。

先生的书法教育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不仅教导学生们以书法修身悟道完善自获得幸福人生,鼓励学生们学以致用,服务他人和社会,众善奉行,敬业乐群,爱国利生。弟子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无论走到哪里,先生总是默默关怀牵挂。先生所言,自己的爱好如果能与工作结合起来是幸事,要以感恩心珍惜努力;若不能与工作结合,也要服从单位和大局,尽力为国家社会多做事情,体现自己的价值。先生笃信佛教、持戒修行,他常以佛教教义告诫弟子们要怀着感恩之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困境则理解鼓励,处顺境则劝导告诫,特别是劝导乃至认真地要求从政为官的学生们,要爱护百姓帮贫济弱,学生们在老师的感染下也都能谨遵师训不敢造次。

先生以耿耿丹心持守成氏家法,以拳拳之情教书育人,以悲悯大爱报效苍生厚土,以清净简淡面对苦乐人生。多年来我始终在揣摩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始终以先生的教诲作为我人生事业的指引。总结先生的书法教育观,愈觉其博大无垠,不能万一,已而仰叹:先生所持可谓大书法教育观也!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