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时间:2024-05-09

唐城淋

(安徽省滁州市紫阳中心小学 安徽 滁州 239400)

新课程以“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基本理念,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实践”的自学方法,目前,人们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人们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便是“如何促进自主学习”。它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有意义联结的学习内容,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以促进学生具有批判性和创新精神。

1.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缺乏恰当的学习方法。学生存在参与式的问题,调查报告中显示,教师提前一天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占半数以上,但在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就达到30-40分钟,这说明课堂上没有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去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进行交流展示,从而影响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缺少了主动参与课堂的自主性,缺少了主动参与实践与探究的机会。

学生普遍存在方法上的问题。好多学生都没有自主学习的好方法,只是完成老师给出的学习题单,或只是翻翻书,做做习题,没有更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还有个别学生,实在是不知从何处开始,只想得到老师的现成答案,根本没有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开展自主学习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信心,拓宽孩子的眼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但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岁数学生偶尔进行自主学习,在老师要求下的自主学习只占一半,只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养成主动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

1.2 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作业类型不丰富。现阶段,虽然大多数教师都能合理地利用校内的资源,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那些年龄较大的教师,还是只以讲授为主要的授课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难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也阻碍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另外,作业对复习数学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业,但是教师往往为学生布置书写作业,这种不丰富的作业类型,容易让学生产生抄写的不良行为,从而弱化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也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1.3 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难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由于数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数学知识教学中,当教师提出难题的时候,只有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能主动地回答问题,并能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害怕自己回答错误,从而逃避上课主动说出问题的答案,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回答问题,这样不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当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有些学生也不能及时向教师反馈自己的问题,致使学生不能和教师进行良性的交流,也极大地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2.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了解多样的学习方式,从中综合掌握数学知识,全面提升数学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锻炼适应能力。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更高效地接受数学知识。

2.3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面对数学之外的问题时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提出解决办法,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面对数学问题,有利于锻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更加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能使学生掌握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快速地理解问题接受知识,也能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实际运用数学,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所有学科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积极作用。

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3.1 肯定式评价,鼓励学生自学新课。除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之外,教师也可以多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多肯定学生行为的评价,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自学新课。如学习圆这种新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预习然后再和教师分析自己的收获,学生们理解能力的差异会让学生们有不同的收获。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前理解圆这个图形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区别,有的可能会提前理解圆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面对学生们的不同发现,教师应该积极肯定学生们的收获,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提升自信心。对于学生们的作业和课堂练习,教师也应该从肯定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如学生们的作业答案错误但过程正确,那么教师应该先肯定学生的正确思路,然后鼓励学生加强基础的计算。这样学生们即使错误较多,他们也不会灰心,而是会针对教师给出的意见更好的加强练习,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们更自信,还会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亲近。

3.2 学生动手操作,强化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育,充分意识到学生作为主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一步步的实际操作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当引路人和指明灯,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在学生陷入疑惑时能够为学生指点迷津,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裁剪纸张,分析出长方形、正方形以及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互转化,进一步在自主探究中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公式。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学生能够将之前所学的知识贯通起来,意识到知识的整体性和包容性,从而形成对多边形相关知识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理解,在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各种“多边形”公式的相关推导后,鼓励学生在课后及时的对所学进行整理和归纳,在同化学习和类比学习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3 概念学习转变为技能实践。数学教学中,概念的习得十分容易,但如何将死板的概念转化为灵活的思维体系却相当困难。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在素质教学开展的当下,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例题训练,例题的选择应该具备灵活性和多变性,一道例题往往需要涵盖多个知识和概念,这样学生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不断思考和整合知识概念的过程,通过该过程的训练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也能变得四通八达,不再局限于一个层面。例如,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通过联想小学阶段学过的整数等运算法来实现知识的整合。教学运算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向学生布置纠错任务,引导学生在查漏补缺中进一步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训练,加以在实践后对知识的反思,不断深化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完整性的思维框架。

3.4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的任务并未完成,教师应该设计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个性化作业,促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真正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践中,学生不仅能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还可以在此过程中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真正地接受数学学习。例如,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想要测量一棵参天大树的高度时,由于实际操作的困难和复杂性往往难以真正实施,但是运用数学中的相关知识则显得游刃有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调动头脑中的有用知识,帮助学生回想课堂上所学的“正比例”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学生在此过程中独立完成整项活动,在实验中反复观察数据变化,最终通过利用物体的高度和影长的比值计算出大树的高度。实践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对之前的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统计和总结,从而完成个性化的设计,在之后的学习中碰到类似的问题自然能够迎刃而解。

3.5 重视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也是自学的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时,不可忽视的则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打造。数学学习中的知识有难有易,如果只是靠单一的自主学习来完成所有的学习活动,则是非常难实现的,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去创设相应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尝试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遇到自己可以完成的数学项目,会自发地完成,但是对于难度系数高,学生自主难以完成的,则是需要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这种轻松的学习方式的转化,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够保障学习成果,又能够确保学习效率,不会在自学中消耗太多的学习时间。

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能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所以教师要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地位,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并让学生在课堂中具有思考的空间,这样才有机会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在课堂之中,创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启发数学思维。当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渐养成的时候,就是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的时候。当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没有真正养成的时候,可能会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这时可以给他们进行引导,并在班级内部进行分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双方的想法。

3.6 重视教学中前置作业的布置。很多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地倾向于课堂之上的学习,但是会忽略学生前置作业的布置与设计。其实,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更加地重视前置作业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课前学习活动,来实现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几何图形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去搜索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进行逐一的列举,并且试着画出几何图形,对于自己设计的几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进行计算,告知学生自己要在课前检查,这种督促方式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效率,还能迫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根据知识的需要去翻阅课本,查找知识与问题,从而提高自学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水平长进,也在此基础上,确保了课堂的学习质量。

3.7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组成的,老师和学生的互动需要良好的课堂氛围,所以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自主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自主探索新的知识,所以老师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举例来说,当学生在学习“角”这一课时,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就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情景,比如我们随处可见的路牌、限速标识等,其中都包含了角,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分辨出角,找到那些图形有角,那些图形没有角。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之中,可以通过自我的初步探究,对角有个初步认识,这样在以后的角的学习就会比较简单。

3.8 选择合适引导方法。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从旁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对于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导致他们对身边的事物都会采用直观的思维去观察,并对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举例来说,当我们在学习到体积与容积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对体积与容积二者的概念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相对于枯燥,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对二者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又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的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教师可以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水杯,并在水杯内部注满水,之后在相同的水杯中,各自放入一个大一点的木块和一个小一点的木块,之后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与含义。

结语

综上所述,上文主要论述了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好处。学生的在日后需要进行自主的学习,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