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史 琴
(安徽省合肥市伦先小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应加强体育运动,具备健康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坚持下来,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强化个人的意志。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小学体育教师需明确所教学科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策略来组织教学活动、构建高效的课堂,以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1.1 重视程度不足。现阶段,很多学校会将体育看成一门辅助学科,教师、学生大多都没有对其提起充分重视,体育课堂缺乏完善的育人计划、创新理念,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长此以往,部分师生逐渐出现了“体育不重要”的错误认知,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急剧下降,难以应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压力。此外,部分学校为了提升学生分数,会存在占用体育课的情况,体育教学也多是由其他学科的男老师兼任,这些教师并非专业体育院校毕业,他们的身体素质、体育知识都难以达到授课标准,进而严重影响小学体育课堂的高效性、创新性提升。
1.2 师资力量有限。由于很多学校并未对体育提起充分重视,致使整体的体育师资力量较为有限。体育教师在授课时,工作内容流于表面,很难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突破,也很少对体育授课内容进行丰富,长此以往,体育教师很难在授课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教学乐趣,不利于他们实现自身价值,从而逐渐丧失工作信心,形成一个负面循环。此外,很多学生的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通常是一个教师负责多个班级的体育教学工作,甚至出现了一个教师担负整个年级的体育授课,这样对教师会产生极大工作压力,不利于他们分出精力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创新,从而影响整体体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阻碍了学生体育学习质量提升。
2.1 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习惯。教师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决定课堂的教学形式,受到现实情况的影响,体育学科经常被忽视,甚至边缘化。这种情况要从根源上改变,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运动技能教学的认知,要明确运动技能教学的价值,让学生在训练运动技能的同时,体会到突破困难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在进行蹲踞式起跑的教学前,很多学生对蹲踞式起跑没有概念,以前没有受到专门的学习,都是以最基础的方式站立式起跑。教师先告诉学生蹲踞式起跑的优势,让学生明确蹲踞式起跑能获得更快的初速度,短跑的时候能够占据极大的优势,赢面更大。教师先选择两名体育水平差不多的学生进行示范性比赛,一名学生用站立式起跑,一名学生用蹲踞式起跑,让学生明确该起跑技能的优越性。两名学生即便平日的短跑测试水平相近,但是采用蹲踞式起跑的学生起步更快,取得了超越平日的成绩。其他学生见此情况都跃跃欲试,想尝试蹲踞式起跑。教师拿出教学挂图,为学生讲解举例的动作要领和分解动作,并且组成多个双人小组,两人互相进行起跑训练。
教师通过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引起了一系列的教学突破,让学生进行对比示范,产生新的认知,更加看重运动技巧的学习,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为以后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奠基。
2.2 精选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兴趣。在确定运动技能教学的内容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学情调查。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递进,不能直接开始较为困难的运动技能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学习情况,层层推进。
小学时期的体育教学主要依赖教材的内容展开,但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必要时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变更,要选择有迁移性特点的基础运动技能作为内容,还要结合现实的条件,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跳远运动时,教师考虑到学生的跳远经验少,用沙坑进行跳远会比较危险,很多学生看见沙坑的高度差就望而却步,觉得一定会摔倒。于是教师准备了体操垫,组织学生学习立定跳远。教师展示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按照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的步骤进行讲解。并且让学生也进行尝试,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主进行尝试,教师观察情况,发现大学生的腿部力量比较弱,在起跳的腾空状态下腿部不灵敏,因此跳的距离不远。基于此情况,教师组织学生玩游戏“捕鱼达人”,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选出六名学生用肢体做成“渔网”,去捉其他作为“鱼”的学生,小组间进行竞赛。通过游戏,学生的精神集中度提升,肢体也活动开来,学生的整体状态都变得更好,之后再进行立定跳远训练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教师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并适时切入游戏,训练了学生的集中度和灵敏度,提升学生的兴趣,更轻松地进行技能教学,提升了技能教学的整体实效。
2.3 实行分层教学,尊重学生差异。学生个体的差异,表现为学生体能、运动水平、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差异。教师要实行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体育并不是要让每位学生都达到一样的技能水平,但是也要让每位学生学会基础的技能,以此为踏板选择合适自己发展的方向,找到自己的体育特长点。
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准备好“因材施教”,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拟定不同的运动技能学习目标和计划,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教师开展了韵律绳操的教学,韵律绳操是利用绳子的长短变化和绳形的改变来进行舞蹈,特点是节奏明快、动作优美。韵律绳操的学习有较大的性别差异,女生身体比较柔软,因此比男生更擅长学习韵律绳操。以性别作为一个分层依据,教师分别对男生和女生的舞蹈动作进行了改动,迎合男女生各自的身体特性。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观察和分析,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学生将在舞蹈队伍中混合站立,第一层次的学生站在更前面的位置,第二层次的学生在第一排后面交错站立,而第三层次的在能够对前方一览无遗的最后位置站立。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动作编排,这样的队形便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互相交流,还能模糊层次,以舞蹈编排为由,实质是进行层次划分,这也能防止挫伤学生的信心。教师先用口令节拍来指导学生动作,熟练后再进行连贯练习。每位学生都能在符合自己能力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呈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教学,从性别大类分到水平小类,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教学目标,编排了不同的韵律绳操动作,并且采用团体编队,尊重了学生的差异,让每位学生都获得同等的教学体验,掌握基础的韵律绳操动作。
2.4 设计趣味性的体育教学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影响教学氛围和效率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课堂导入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参与热情,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必不可少。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精力旺盛、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征,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要重视引入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提升小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故事、游戏、提问等方法,吸引小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如故事导入法。在学习新的体育项目或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著名运动员的故事来导入课堂教学,学习篮球时可以通过姚明的故事进行导入,学习田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讲解刘翔的故事。讲故事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导入也就顺理成章,可以让学生接受体育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问题导入也是一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通过提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这样一来,体育课堂教学可以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2.5 开展体育游戏教学,吸引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兴趣。小学体育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体育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游戏的安全系数较高,而且体育游戏能够很快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小学生能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体育教师设计体育游戏时可考虑到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心理状况、体能情况等等,因此学生会对于体育学习和体育游戏非常有兴趣,教师也能够预测学生在下一步的游戏反馈,能让学生在每一次的体育游戏中都有所进步。每个体育教师都希望能提高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反馈意识更敏锐,因此,要想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掌控范围之内,可以采取以生为本的教育方略,加入更多技能型和经济型的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快速成长。
比如,体育训练要求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反应能力逐渐提升,对于教师给予的突然测试应该有极其敏锐的反应速度。游戏是最能够提升学生反应能力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选择“贴人”趣味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堂上活跃课堂气氛,掌握体育运动技巧的一种方式,贴人活动要求学生的活动范围不大,教师在能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之下,让学生们围成一个圈,两个人一组,依据教师的口令做出正确的反应,这种体育竞技类的游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而且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游戏教学,不仅游戏的安全系数更高,游戏环境更好,而且还能保证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反应速度的提升,很多体育项目要求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并根据变化做出下一步的动作,而游戏教学模式恰恰能够让学生自己爱上这种快速反应。训练方式通过游戏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喜欢上体育课,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也更好。这样有助于迅速打造高效率的体育课堂,并能够基于游戏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愿意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2.6 师生共同参与,情景创设激趣。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不是让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势必会导致课堂的失控。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知识面不是很广,作为教师就应该做好“诱”的角色。教师应该多和学生共同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动向,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原则,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再进行精心的设计。同时这样也打破了教与学的界限,优化了师生的关系,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中,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从而营造了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而在这种氛围下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有些内容在教材中非常抽象,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在师生共同活动的基础上,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对学生进行生活保健的教学中,情景剧可以变成大家的朋友。在剧中,教师充当学生的角色,而学生充当家长的角色,进行换位的表演,让“家长”帮“学生”解决生活中有关保健的问题。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深度。同时也增进了师生的感情,这种教师共同参与的方法对于增强课程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爱听故事,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根据这一天性,我们可以把整节课的内容融入自创的童话剧中,师生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达到在“玩乐”中锻炼身体的目的。如“猫捉老鼠”一课,老师扮演猫,让学生扮演老鼠,表演中可以做出“猫”猛扑、静待战机等动作,同时引导“鼠”的动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与积极性。这样的活动,学生兴趣浓厚,在无意识中完成了模仿的过程,并进行了探索、创新。既发展了学生的运动素质,又提高了参与积极性。
2.7 发挥体育器材作用,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体育器材是一种必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一方面教师需要借助其演示相应的体育技巧,让学生产生直观的印象,再进行模仿和练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体育器材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通过亲身体验掌握所学知识,而教师也可根据学生使用体育器材的成果对其学习情况做出准确判断,然后给予他们针对性指导,不断巩固其学习成果。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可以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足球运动技巧时,教师需要用足球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并为学生分发足球,使之能够及时跟练,迅速掌握运球方法,之后也可以讲解足球比赛规则,将学生分成两个阵营开展对抗赛,从而在体育器材的帮助下不断提升其学习的成效。
由上可得,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强化创新和探究意识,不断努力、不断追求,把课堂从“有效”转变为“高效”,让学生和自己均受益、同进步。
总的来说,高效课堂不是某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全新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参透其含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相应的授课方案,确保有效改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情感,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其学习效率、增强其身体素质,进而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高效课堂的建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