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面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教材设计与开发路径——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时间:2024-05-09

郭东洋 王保中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教材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0年12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曾指出,“教材的核心功能是育人,是大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从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小学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材的“学科壁垒”依然显著存在,教材的形式较为单一,学校和教师对教材的选择缺少自主性等。其中,如何以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为指向,切实强化社会主义新时代教材的育人功能,是教材建设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路径。

1.理解:目标确立与经验选择的耦合关系

教育目标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要求,体现了“为了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近些年来,核心素养成为各个国家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关于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已有不少,如崔允漷认为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定位为可把握的教育目标实体、课程目标的来源、学习质量评价的参照等;施久铭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1]。核心素养作为我国教育目标在中小学阶段的集中表达,理应根植于教材设计与开发过程之中,成为教材建设的根本理念和追求。

学习经验即个体在学习活动中依靠感官和工具与外部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是课程内容的主体。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承担着负载课程内容的重要任务。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唯有将个体所必需掌握的学习经验和内容传授给学习者,才能为教育目标的落实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由此可见,教材建设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因此,教育目标的确立与学习经验的选择呈现出耦合关系。教材开发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逻辑起点,最终又影响着核心素养的实现。在这种关系下,教材开发应当面向和聚焦核心素养,并肩负起培养核心素养的使命与责任。

2.核心素养与教材设计的关系解析

在课程开发的角色定位中,核心素养作为可把握的教育目标实体,不仅仅是课程发展的最终指向,还是一种具有操作性的、多层级的教育目标体系[2]。而教材作为承载教育内容和学习经验的载体,也需要基于核心素养而呈现出教材的设计体系,二者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文化基础:注重体验与探索。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处于人类文化环境中的每一位个体,在其成长历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文化基础,强调能习得人文、社会、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理解、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广泛文化基础、有更高价值追求的人[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掌握固定的知识越来越不再成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升能力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的各种挑战。教材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将自己定位为知识的载体,更应该聚焦于体验和探索。体验并把握人类社会积累和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及其深刻意涵,以丰富的人文底蕴去看待周围的人、事、物,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现象和问题,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事物之间的层层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教材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应扮演好“监督员”的角色,为学生精选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的文化知识。

2.2 自主发展:聚焦生存与发展。自主性即人按照自己主观意愿进行实践的特性,它是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强调的是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明确的自我感知力,能够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经营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仅能够安排当下的生活,还能够规划自己的未来,为未来的生存而不断发展自己。在有着丰富统编教材经验的我国,教材的编定更多强调的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这往往会造成对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的忽略。学习不仅是一个认识世界的活动,更是一个认识自我的活动。正是在学习活动的尝试过程中,学生认识和发现了自我,并在此基础上以自我倾向的方式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更好地生存和立足于社会,塑造有品质的、美好的人生。教材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扮演好“中介者”的角色,精选丰富而有深度的学习经验,为学生认识世界和发现自己、了解自身需要提供渠道和支持;既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应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发展的资料,不仅要立足现在,更要面向未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我,把握自己的人生。

2.3 社会参与:强调责任与行动。自主发展聚焦的是个人与自我的关系,而社会参与更加强调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未能够引领伦理道德、责任感、价值观念等社会意识达到同样的高度,对于教育而言,对社会意识的缺失则占有一定责任。在我国,过分关注分数的“唯分数论”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等方面教育缺失的主要元凶,课堂教学活动变成了缺少生命色彩,注重知识灌输的教化活动[4]。迫于学习成绩的压力,教材之于学生只是一个提升分数的工具。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材的编写应立足对当代生活的研究,充分展现当今社会对于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及时更新知识内容,成为学生了解社会实际的又一座桥梁。

3.面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材设计与开发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与评价的概念,是教育目的与学习结果的重要中介。它既是教育目的的逻辑必然,也是课程与评价设计、实施的技术诉求。核心素养的指导为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引和路径。其中主要包括了目标取向、形式设计、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四个部分,以下将分别进行阐述。

3.1 教材设计的目标取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的本质上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本质上属于教育目的的范畴,围绕着人的素质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材作为学习经验的载体,其选择的学习经验是教育目的的具体表达,必然遵循着教育目的的根本方向。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即全面发展的人是物质与精神、劳动能力(智力和体力)与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教材所涵盖的内容应彰显这一育人本色,破除囿于知识传授的围栏,突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以科学的知识技能、高尚的精神品质、先进的思想观念塑造人。全面发展并不仅仅在于学科教材的繁多,更重要的是教材呈现和表达的角度的多元化,以及各科教材之间的融合与渗透,这不仅有利于有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而且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语文学科性质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材内容的包容性。教材的编写在坚持社会主义大方向不动摇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深刻把握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关怀学生的生命立场[5]。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正是要坚持这样的总基调,遵循体系化、宽领域、高质量的课程内容编排原则,精选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史学、自然科学作品,广泛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领域的选文,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语文教材内容的包容性。同时,教材的选文应注意种类比重合理、呈现方式多样。

3.2 教材的形式设计:数字化教材与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必将带来对教材形式的冲击。纸质教材由于存在开发和更新周期较长、对林木资源的消耗过大、存储知识的固定性,呈现信息的单向性等方面的局限性,已经难以适应当今时代知识和信息的飞速发展和流动,也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最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等)[6]。因此,仅仅依靠纸质教材已难以保证核心素养目标的全面实现。为突破传统纸质教材的桎梏,促进教育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数字化教材应运而生。数字化教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现代化教育理念,以其丰富而大容量的信息资源、多媒体内容及组织方式、多元化教学互动、快捷的内容更新速度以及低廉的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纸质教材的劣势。这些优势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信息素养,有效保障所学知识的先进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这些正是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内容。

数字化教材以其独有的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对常规纸质教材有着巧妙的互补性。这一互补性对于语文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尤为明显。语文作为典型的人文学科,需要学生依靠自身的思维和注意力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和主题,深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对问题的解读,并形成自我对问题内容的思考,从而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见解;需要学生调动自身的各项感官,细心感悟和深刻理解文本内容中描述的情境,以自身为视角解读文本,关注自身感受。数字化教材能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软件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情境体验,使学生产生更真切的“对话感”、“互动感”成为可能,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文字带来的美感,同时也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见解的平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3 教材的实施过程:师生对教材的理解与创造。教材编定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师生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和学生的教材观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多年来,“忠实取向”课程实施观严重束缚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秉持这一观念的教师往往把教材视为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不愿或不敢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学生亦把教材当作不可置疑的权威、学习成绩的尺度。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飞跃,首先应改变的是师生的教材观,合理看待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要求教学是师生之间通过思考和对话对教材进行意义建构的活动,这一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来看,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它是基于解释者本人的,因此知识是被创造出来的。为保证师生之间的这一“创造性”活动,教材只是为这一活动提供参考、资料等。故教材的编写要注意弹性建设,不但要科学、正确,而且应提纲挈领,即为师生教学留有充分的发挥余地,提供变化幅度或潜能。

开放性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教材的编写上理应尊重课堂教学的再创造。而这些亦体现了核心素养有关有效收集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的要求。为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适配性,语文教材在角色定位上应起到渗透作用,即非强制的、无意识的。通过呈现多样化的经典作品,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教材内容,唤醒沉睡的心灵,渗透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

3.4 教材的使用效果评价:设计者与使用者的多元参与。在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的速度飞速提升对教材的多方面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教材使用效果的及时反馈就成为了推动教材不断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重要动力。教材使用效果的评价是基于各个主体的需要对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些主体可以包括教材编写者、教材审定者、教师、学生等。其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教材的直接使用者和效果受益者,理应在教材的评价过程中拥有较高的话语权。各个学科教材的开发与设计是基于学科课程标准,但对教材的学习效果的评价绝不能仅仅聚焦于学科课程标准。

教材使用效果评价至少包括两个环节。首先,建立健全的教材评价体系是教材评价工作的首要环节。在这一体系下,语文学科教材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立场,坚持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点,面向教学活动的意义建构。具体可包括这些方面:第一,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呈现知识尽可能丰富多样,蕴含科学原理,体现人文情怀;第二,注重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尽可能贴近现实,反映当代社会的需要,兼顾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第三,激发学习的互动性,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其次,提供多样化的反馈渠道是教材评价工作另一重要方面。反馈渠道可以包括线上方式(如教材出版社官方网站的读者反馈专栏、多种第三方媒体平台等)和线下方式(如教材出版社深入小学课堂),尊重和倾听每一次的反馈结果,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材结构和内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